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0,(9)
天气逐渐转凉,又到了一年中为数不多的运动好时节.可是一天中什么时间运动效果最好?秋季运动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关于"晨练"好还是"晚练"好的问题,一直为人们所争论不休.医学专家指出,中医内经<百病始生>篇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相似文献   

2.
未羊 《瞭望》1995,(27)
美国同意李登辉“以私人身份”访美以后,中美关系遇到了严重的挫折。美国驻华大使因任期届满而离开了北京,中国驻美大使也奉召回国述职,国际舆论敏锐地注意到,这种情况,中美建交十七年来尚未发生过,中美关系处于十字路口。 现在,人们关心的是:下一步,中美关系会如何变化?是逐步好起来呢,还是越来越糟?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中美关系受挫的原因中去寻找。 说到中美关系受挫的原因,美国装作很委屈的样子,反反复复地说李登辉的美国之行纯属私人访问,美国并没有改变“一个中国”的立场,是中国方面反  相似文献   

3.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问题是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的历史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世界进入 21世纪之际,台湾的未来发展趋势、美国的反应、中国的抉择,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正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偏见,屡屡导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误判。二战结束后的7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重大战略误判就有六次之多。第一次误判:共产党和国民党,谁能赢得中国?二战结束前后,中国的第一个问题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究竟谁能赢得中国?而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战略误判,导致其作出"扶蒋反共"的错误决策。当时,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向美国国内提供了大量军事、政治  相似文献   

5.
新新 《侨园》2007,(3):38-39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出国留学已成一种风潮,从美国到英国,从欧洲、澳洲一直刮到了东南亚。现在中国学生留学外国的热潮,经过几年持续升温之后,正逐渐回归理性。许多家长经过冷静思索后梳理出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问题:家长为什么要让  相似文献   

6.
李红艳 《侨园》2013,(11):27-27
<正>美国:百无禁忌美国人喝咖啡,像进行一场不需要规则的游戏,随性放任,百无禁忌。欧洲人冲调咖啡时的种种讲究,美国人是不屑一顾的。美国人喝咖啡随心所欲,非常自由自在,因为咖啡已深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就习以为常了。咖啡对他们来讲,可谓是"大众文化"。无限期:君子风度咖啡在中东古国宛如《一千零一夜》里的传奇神话,既可以帮助亲近神灵,又是冲洗和抚平人们忧伤的清泉。如同中国的茶道,土耳其人喝咖啡也有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个时期中美关系处于一个非常敏感时刻。中美在经贸关系上纠纷频生:在人民币汇率以及贸易逆差问题上,美国的一些政治势力频频对中国施压;在两国贸易问题上,从纺织品、钢管到彩电等,美国接二连三地对中国产品采取所谓的“反倾销”措施。同时随着公投议题在台湾岛内急剧发酵,台海局势更加显得波谲云诡。在这种非常时期,作为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的温家宝在12月7~10日第一次对美国进行了  相似文献   

8.
华盛顿专电 洛杉矶种族暴力事件虽已平息,但这一事件暴露出来的美国日益严重的老城区问题却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忧虑。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彼得·威尔逊说,洛杉矶这种暴力事件可能在美国任何一个城市发生。美国新闻媒介在洛杉矶事件平息后进行的民意测验也表明,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洛杉矶事件不过是个报警信号:如不解决正在恶化的老城区问题,美  相似文献   

9.
美国"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地位未定论"的矛盾美国长期以来宣称实行"一个中国"政策,其内涵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发表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美国政府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10,(39)
<正> 城市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而不是说带来更多的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预言,21世纪对世界经济影响大的两件事:一是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王玉庆认为,这一判断具有代表性,高科技产业将来会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而美国在这方面是领先的;同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会是一件影  相似文献   

11.
正透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表象,可以看出台湾问题仍然处于极大的不确定之中,这种不确定性来自岛内的战略焦虑。焦虑一:在中国大陆未来大战略的设计中,台湾问题的紧迫感或者说在全局性战略议程的位置并不靠前。一旦中国大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迈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时,台湾问题的解决势必加速。焦虑二:在美国亚太"再平衡"展览中,台湾找不准自身的定位。近日台湾表面上  相似文献   

12.
美元贬值与中美经济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贬值折射出全球化趋势下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 ,美国贸易逆差日益严重和国内就业率下降就是与此相关的两个重要表现 ,实际上美国在扮演着世界最大逆差国角色的同时又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国的贸易增长和贸易顺差带来的是“双赢”或“多赢”格局。中国坚守在人民币升值与否问题上的主导权 ,关键在于中国的经济地位。在中美经济摩擦中 ,改善和解决贸易摩擦的主动权仍然在美国一方。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马萨诸塞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史蒂芬·雷斯尼克先生回答了一位中国年轻学者提出的几个问题:马克思主义是应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唯一武器吗?马克思的学说在当下是否有效?当代马克思主义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人们为何重新关注起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铮鸣 《侨园》2014,(10):43-44
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欲望极强,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算太大。  相似文献   

15.
沈殿忠 《侨园》2004,(6):20-23
在2004年11月2日美国总统大选投票前的1个月,我应美国国务院国际访问者项目的邀请,从中国到美国进行了为期3周的考察,考察的主题是“美国的选举”。我9月11日从北京启程,由于时差的原因,到旧金山入境再转机到华盛顿,仍然是9月11日。一路走下来,三周内共途经10个州、1个特区、14个市和1个镇。其间,访问了40多个组织,谈了100多人,讨论了1000多个问题(据我10多万字的考察笔录)。待再回首时,方知无非是东进西出、南来北往、走街串巷、上山下乡、登堂入室、连珠问答。我看到,在美国除纽约等少数城市外,很多城市并  相似文献   

16.
《党政论坛》2011,(10):21
【英国《卫报》4月12日文章】题:中国在环保方面的进展令美国脸红。文章称——说到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中国与美国形成了鲜明对比。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方面的发展速度显然较快。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以70年代日本企业的生产率大大超过美国,并夺走了大量原属美国企业占领的市场为契机,开始受到企业界和理论界的普遍关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科学理论形成于80年代,其标志:一是人们已自觉意识到世界上大批优秀企业(不只是日本的优秀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二是企业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广泛深入地探讨企业文化问题,并有一批企业文化理论著作问世,其中不少成为畅销书。国外企业文化的兴起正值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并逐渐展开之时。这时人们已普遍意识到我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曾以欧亚大陆比喻为一个棋盘,它的西部和东部是棋盘上的两个重要棋子来说明欧洲和东亚对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性。最近,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宣布,美国军事战略将做重大调整,其战略重点由欧洲转移到东亚。他的话一出立即在国际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欧洲猜测:美国真的要放弃欧洲了吗?亚洲则惊呼:狼真的要来了吗?这种“半头雾水半惊慌”的心态不断在欧亚两洲蔓延。那么,美国“新战略”这一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人们急于探知谜底。  相似文献   

19.
一位权威人士断言:中国至今没有一个国际名牌。谈起日本,人们立刻会想到三菱、松下、索尼。谈起美国,人们又会自然联想到IBM、可口可乐、万宝路。名牌产品的形象、企业的形象,已与民族形象、国家形象密不可分。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CIS战略推广研讨会上,企业界、理论界以及来自各方面的人士纷纷呼吁,希望借助于CIS战略的推广实施,创造中国人的国际名牌,以全新的企业形象来推动我们民族形象和国家形象的建设。 珠江三角洲的一家乡镇企业率先导入CI,开创了中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和企业形象战略的先河 一位权威人士断言:中国至今没有一个国际名牌。谈起日本,人们立刻会想到三菱、松下、索尼。谈起美国,人们又会自然联想到IBM、可口可乐、万宝路。名牌产品的形象、企业的形象,已与民族形象、国家形象密不可分。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CIS战略推广研讨会上,企业界、理论界以及来自各方面的人士纷纷呼吁,希望借助于CIS战略的推广实施,创造中国人的国际名牌,以全新的企业形象来推动我们民族形象和国家形象的建设。 珠江三角洲的一家乡镇企业率先导入CI,开创了中国企业实施名牌战略和企业形象战略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黄钢 《瞭望》1988,(27)
(一) 用不着很多语言,就可以概括《西行漫记》的国际成就:它是一个正直的美国记者和作家,从东方架起到西方的桥。这座桥,让全球人们可以看到一个还未被人知悉的东方新人世界:而这一批中国新人的集群,在地球东方创造的奇迹,在人类近代史上确实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