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和相关部门等各方面进行努力。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者是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和保证;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是高校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主旋律的教育和引导是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相关部门的配合和辅助是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学者们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保持了高度关注,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载体、方法以及存在问题、相应对策等方面,而对其内涵、本质、评估、经验和载体功能等的研究相对薄弱,特别是结合实证调研对上述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为了使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实现良性互动,今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的研究应该在有效路径、资源整合、载体功能和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五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应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为主渠道,以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主方式,以学科队伍建设为主依托,以学生社团为主载体,以良好的理论宣传氛围为主环境.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承担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要完成此重要任务,就需要高校领导真正重视、落实到位;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建设和发挥好校园文化的职能;发挥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社团的桥梁作用;充分发挥媒体的影响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刘秀峰 《世纪桥》2014,(6):45-46
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中,统筹整合现已证明的有效路径,进而形成一个有序的、完整的、较容易操作的稳定模式,贯穿于大学的四年时光,覆盖于大学生成长的课堂与日常生活,确保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只停留在纸上。  相似文献   

6.
潘小宇 《湘潮》2016,(1):36-37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目标、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当代高校肩负的历史重任。高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完善相关的机制,建设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人才队伍,建设传播的平台等途径不断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建设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应以提升大学生的理论自觉为目标,通过教学实践、育人实践、支撑保障等实践路径深化理论教学,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结合、政治导向和价值渗透的结合,发挥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4,(1)
儒家思想通过学校、家庭、民间艺术等传播途径使其传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这些传播途径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有一定的启示意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人民群众的对接融合,当代马克思主义教育主要以学校授课为主,其他多种形式宣传为补充。但在学校教育中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其他宣传形式没有的到充分发挥,儒家思想累积的优秀传播经验对进加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起到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阳松 《理论建设》2013,(2):34-37,91
构建并进一步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平台,对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学平台、宣传平台、主体平台和研究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革新和媒介运营理念的跃迁,以网络为载体的讯息传播扩散和社会舆论无限拓展,使得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充斥于网络社区。网络新媒体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置身于一个全新的活动空间之中,网络自身的开放性、便捷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性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全新的发展契机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当前,强化网络媒介传播的秩序规范性、突出网络议程设置的舆论导向性、加强主流经典网站建设、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多重交互性作用、积极利用技术把关好网络媒介传播等,有益于新时期网络媒介境遇下更高效地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经验教训探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一直都在进行中.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有效掌握社会大众,这是大众化实现的根本立足点;必须始终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最大限度地赢得社会大众,这是大众化实现的强大动力和支撑;必须始终坚持抓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卓有成效地引领社会大众,这是大众化实现的坚实政治保证与组织保证.中国共产党在这三个方面有经验,也有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  相似文献   

12.
李艳玲 《世纪桥》2012,(7):30-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青年学生是接受和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也是思想领域内最容易产生迷茫和困惑的群体,迫切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来解决思想方面的困惑。本文从高校学生群体的不同心理特征出发,探索不同学生群体接受传播马克恩主义的方法和途径,力争找到针对不同学生群体自觉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任务。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围绕这一核心命题组织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开展了多视角的研究实践,汇聚了一批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深化相关认识,进一步开展研究,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与生俱来的理论品格,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前提。"大众化"就是放下"身段",接近民众;"大众化"就是关心"人民生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  相似文献   

15.
新的历史时期,中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需要关注并严肃回答以下三项实践创新课题:一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逻辑,二是平衡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性与学术性,三是如何应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挑战。只有深入地研究这三项课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才能被打造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同时使马克思主义在语言风格、思维习惯等方面适合中国人民的需要;结合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普及,主要是建立宣传教育体系,坚持群众路线,宣传内容有所侧重,理论表述通俗化,充分利用传播媒介。  相似文献   

17.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百年历程(191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火种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首先撒落在中国的高等学府.这非偶然,而是大学追求理想之必然高校,作为知识分子的集团,同时又是造就知识分子的集团,历史地担负起了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的责任.文章把自1919年近一个世纪以来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传播和宣传、普及过程中的作为,分成3个30年进行梳理和归纳,以期对当下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北京党史》2010,(2):1-1
<正>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十七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党总结中外社会主义运动经验教训,立足国内发展建设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直接关系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成效。然而,现有大众化途径难以适应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需要,存在着诸多问题,如:重意识形态的单向度"灌输",轻受众者主体能动性的发挥;重发挥显性教育的功能,轻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重个体途径的建设,轻各途径间的整合。究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理论的灌输;二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机制不健全;三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滞后;四是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工具化和功利化。  相似文献   

20.
张晓洪  渝莉 《探索》2012,(3):151-156
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开展红色经典、榜样教育、自创箴言、信仰共建小组和心理之家等一系列实践路径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效果明显,在认知理解、内化态度和实践行为方面均有积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