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当前,一些地方在公务接待中铺张浪费的现象严重。有的领导来去迎送到辖区边界,警车开道,前呼后拥;有的领导干部下基层,安排住高级宾馆,用公款多次宴请,一桌饭就花几千元甚至上万元,还有高消费的娱乐活动;有的机关工作人员到边远贫困地区出差,一天就花费公款几百元、上千元;有的干部出差每到一地,接待单位就发一套洗漱用品等等。这些做法,不仅妨碍了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对基层真实情况的了解,影响正确的决策和工作的落实,而且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严加制止。 关于领导干部外出活动接待工作,中央…  相似文献   

2.
如何做好接待工作,当好东道主,是礼宾交往中的重要课题。 准备工作 为安排好接待工作,首先需要了解来访外宾或代表团的基本情况。例如,来访外宾的总人数,是否包括主宾和其他人员的配偶,来访人员的职务、性  相似文献   

3.
射洪县太乙镇纪委规范信访接待工作,实行“挂牌上岗,承诺服务”。即在办公室门前悬挂承诺服务牌,标明办公室职能、人员、办事程序等,并贴有纪委书记、纪委委员的照片,注明其姓名、职务、岗位职责等,办公室内贴有承诺服务的具体内容。该镇把场镇的每个逢场天作为群众来访接待日。  相似文献   

4.
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如古之陪乘、陪隶、陪房等。这些习俗,而今大都失传,但不甘寂寞的人们却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陪”法:如陪汇报、陪检查、陪开会、陪吃、陪喝、陪玩;来时接,走时送,步步陪同,一陪到底。今之“陪”较古之“陪”,不仅规格高、人员多,而且时间长、内容广,让古人自愧弗如。当今“陪”风盛行事出有三:一是要我陪。个别领导喜欢警车开道,威风八面,于是下面就“兵对兵、将对将”,有职务的按职务陪,没职务的按级别陪。结果一个领导变成了一群领导,工作组变成了工作团。二是我要陪。少数单位的领导自身有“难言之隐”,又怕上头…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部队我们常会发现一种现象:一些同志把自己的直接领导叫“老板”,把上级首长也就是领导的领导叫“大老板”,同志之间也往往以“老板”相称;有的是在与地方交往、移动电话中这么称呼,有的甚至当着领导干部的面叫“老板”,而有的领导也很受用,满口答应。那么,“老板”一词流行军营的现象该如何看待呢?  相似文献   

6.
近闻,一个单位刚召开党委会研究人事任免的问题,不久其内幕就有局外人知晓了,甚至在会上哪个同志赞成,哪个同志反对,说了什么话,都一清二楚,得利的人高兴地笑了,不得利的人立即找到领导,要求领导不改变主意,就不接受安排的工作,搞得领导很为难。据反映,类似这种“跑风漏气”的情况在其他单位也不少见。 党内会上研究的问题出现“跑风漏气”的现象,不外四种情况:一是有的领导主动“说”出去的,这种情况往往是对亲属知己;二是曲线“漏”出去的,这是通过与当  相似文献   

7.
工作交流     
《正气》2001,(9)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做好来访接待工作 接待来访群众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一项工作职责,同时也是信访举报部门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近几年来,我们始终把来访接待工作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举措,做到文明接待群众,及时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8.
时下,有些领导在研究和处理问题时,颇喜欢用“原则上”这个词,诸如“对到单位检查指导工作的上级领导原则上不搞超标准接待”,“干部下乡原则上不准到餐馆就餐”,“原则上不得收取基层和被检查单位送的礼品”,“原则上不用单位汽车运送私物和探亲访友”,“对本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家属原则上不予以照顾”等等。“原则上”这个词成了一些领导和单位制定廉政措施和红头文件的修饰语。  相似文献   

9.
一看这个题目,就会有“溜须”、“拍马”之嫌,其实不然。笔者和所有的正直之士一样,是最痛恨那些溜须拍马之辈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文章呢?因为在一些单位调研时,发现不少有才能、有水平、有业绩且是一门心思干好工作的人,因为没有注意和领导处好关系,结果,年纪都一大把了,还只是个“老干事”、“老医生”、“老编辑”、“老教员”。职务升迁,职称待遇都没他们的份,甚至连分房、工资都远远落在同事们的后边。他们本人感到很委屈,别人却说他们“混得不明白”。看来,和领导处好关系太重要了。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和领导处好关系呢?一、要…  相似文献   

10.
公务接待不用自己掏腰包,消费起来没有标准,随意性大:外面来了人,一定要尽可能高规格地接待,用餐,送礼,娱乐……这不仅造成了严重浪费,而且形成一个很大的黑洞,使相当数量的国家和集体资金以“公务接待”之名被私人所挥霍,借公务之名以权谋私的现象也得以大行其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公务接待费用仅公款吃喝就达2000多亿元,导致各级政府行政费用连年攀升,财政不堪重负。资兴市是一个人口才36万的县级市,其公务接待费用也十分惊人,2002年—2004年每年的接待费都在1480万元以上(不含乡镇和垂管单位)。去年资兴市有一个单位的公务接待费用…  相似文献   

11.
所谓“贸然履新”是指一些领导者在走马上任、履行新职务之际表现出的信日开河、轻举妄动现象。这是领导活动中的一种病态现象。它不仅会严重损害领导者的自身形象,还会给当地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拟就其主要表现及危害、成因和克服办法略作探讨。一、“贸然回新”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第一,下车伊始,妄加评说。有些领导者在踌躇满志地走马上任之时,因得志而得意,往往情不自禁地表现出以下“症状”:一是说自己,夸夸其谈。到新单位走马上任之后,在不同场合眉飞色舞地将自己的“非凡履历”广而告之,夸耀自己过去如何如何,在那里时怎么怎…  相似文献   

12.
施从美     
@@2005年以来,江苏在“双带工程”的指导下,积极发挥农村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均出现了先富能人担任村书记、村主任等主要职务的“富人治村”现象。本文选择苏南A镇和苏北B镇的“富人治村”现象进行分析,探索“富人治村”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以期对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漫画幽默     
原因A领导一向刚愎自用,终于有一天酿成大错被撤职。接替A的原副职B在一次会议上大谈A的不是,有人质问B:“当时你为什么不给A提意见?”B听到问话非常气愤地反问:“台下是谁在说话?”整个会场顿时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只见B笑着说:“这回你们该明白没有人给A提意见的原因了吧!”  相似文献   

14.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当纪检监察机关查办一些部门、单位的违纪案件时,一些违纪行为往往是已经“集体研究”。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这“三不怕一不力”。一是“集体承担责任不怕”。有些部门、单位的领导,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阳奉阴违甚至拒不执行。以为有“集体”承担责任,法不责众,违纪起来便有恃无恐,无所顾忌。二是“只要不装入  相似文献   

15.
不知打何时起,我们政府机关兴起了一股“责任状”热,各种名目繁多的“责任状”应运而生,而且由于分门别类,层层效仿,致使“责任状”满天飞,有的地方领导究竟与多少部门、多少单位签订了多少“责任状”,往往连自己也记不清楚、说不上来了。 是不是什么工作都要签订“责任状”呢?依愚之见,时下许多“责任状”利少弊多:其一,有职务就有责任,正常的工作何需签订“责任状”?职与责,从来就是一对“连体婴”,你有多大的职务就有多大的责任。可见,对  相似文献   

16.
为依法保障律师执业,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案件管理部门精心打造规范有序、文明服务、创新高效的律师接待“三个窗口”。一是健全接待工作机制,打造“规范有序”窗口。为确保阅卷过程中的案卷交接安全,二分院在接待过程中执行“两查一登记”制度,即在阅卷前后各清点一次案卷材料,制作体现接待全程信息的《律师查阅卷宗信息流程表》,将律师递交材料、案卷流转情况进行详细登记并留存备案。  相似文献   

17.
朱岩 《求贤》2010,(4):1-1
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过多,则不可取。领导职位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时候提拔,除了要看个人的素质和条件,更主要的是要看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18.
开展“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是全国组织系统深化拓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的一项重要载体。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在“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我始终把参与信访接待、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开展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利用70天时间深入联点的贵南县。采取现场接访、带案下访、重案约访、电话接访等多种形式,接待来访群众69人次。解决信访问题22件。通过参加信访接待工作,我主要有以下收获和体会。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还原】某厅办公室主任林某,牵头制定了一份本单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其中,明确接待工作餐参照会议用餐标准执行,即每人最高150元。此外,加上每人不超过80元的酒水费。而省财政厅和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制定下发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中,相关要求只有"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我单位姜某原是机关党委副书记(副处级),前两年因经济问题受留党察看2年的处分。最近,姜某留党察看期满,恢复了党员权利,单位领导考虑到他本人的工作能力,让他到业务处任副处长。群众对此有意见,单位领导解释说,姜某原来任的是党内职务,受留党察看处分期满后,可以安排他任党外职务。请问,单位领导的这种做法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明亮明亮同志: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第十五条第三款“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高于原任的职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