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慧瑜 《南风窗》2013,(10):88-92
香港电影的文化登"陆"战,不仅诉说着香港人在内地经济崛起背景之下新的身份焦虑和定位,而且重构着当下中国新主流文化的想象。如果说1980年代以来以香港电影、流行音乐为代表的大众文化作为一股强劲的南来之风深刻地改变了后革命时代中国的文化景观及记忆,那么新世纪以来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的全方位融合所产生的华语电影则成为中国崛起时代的文化表征。这些香港电影的文化登"陆"战,不仅诉说着香港人在内地经济崛起背景  相似文献   

2.
香港、台湾与祖国大陆经济关系的发展及资本融合王建民王刚*自70年代末祖国大陆实行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到目前近20年的时间里,香港与内地、台湾与祖国大陆及香港与台湾之间的相互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一个由香港、台湾与祖国大陆构成的资源重新配置与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3.
香港高校大多从1998年、1999年开始在内地招生。今年多所港校计划招收内地生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2011年排名前八位的港校,内地招生计划共约1500人,计划招生人数比去年增加100人左右。随着在内地招生的香港学校越来越多,人数越来越多,甚至不少省市的高考头名组团投  相似文献   

4.
贝加 Gray Becker,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香港经济正面对相对优势转变的挑战,内地经济腾飞,使以往香港优而为之的经济活动,逐步迁徒到内地。然而,香港过去积累的人力和智慧资本并未失去,仍非常有价值。因此,香港的挑战是如何运用本身的资源长处,进行调整,找到新的相对优势,在全球化下发挥自己的角色。 斯特恩 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目前要吸引外资,需要增加投资环  相似文献   

5.
谭保罗 《南风窗》2013,(22):67-69
商业地产和实体经济的紧密度超过住宅,当实体经济疲弱,商业地产会首当其冲。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内地商业地产不论是售价还是租金,其增幅越发被住宅拉开。李嘉诚在内地"抛楼"和在香港"套现"一度被有些人质疑为对中国经济的"看空",而王石在微博上那句"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的点评更带来了疑惑和遐想的空间。一时间,经济的不安全感再次向中国人袭来。但更多的评论者认为,李嘉诚在内地先后拥有近80个投资项目,对  相似文献   

6.
1998年12月26—31日,应香港法律教育信托基金和香港青年旅舍协会的邀请,我院国际政治系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研究生、本科生10人,在该系系主任李义虎教授带领下,赴港参加“京港青年法律交流计划’98”。该计划旨在通过参观和访问香港有关机构和举行座谈等,增进内地及香港青年对两地法律制度及文化的了解。同行的还有北大、清华两校法律系的部分师生。访问期间,该团在香港大学法学院参加了“中国内地、香港  相似文献   

7.
前海合作区作为内地与香港高端服务业合作示范区,未来法院审理的争议必然涉及到香港法律适用问题。将香港法与外国法同样定位为"特殊的事实",并由当事人负主要查明责任,法官引导查明符合立法精神。香港法的查明途径的多元化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自此,这项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双边自由贸易协议,从最初的酝酿、谈判到最后出世,在经历  相似文献   

9.
港澳     
《南风窗》2011,(21)
香港政务司司长唐英年辞职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9月28日发表声明,向行政长官提出辞职。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的提名和建议,2011年9月30日,国务院决定:任命林瑞麟为政务司司长,任命谭志源为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批准唐英年辞去政务司司长职务,免去林瑞麟的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职务。唐英年表示,要认真思考参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他希望在致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改善民生,更可以使弱势社群切切实实感觉到经  相似文献   

10.
袁易明 《南风窗》2007,(13):38-39
香港回归既承载着在社会制度上一国两制伟大战略构想的实现:内地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又承载着两种类别经济制度的并存:香港充分自由的市场制度和内地的转型经济制度。在回归后的相当长时间里,实现平稳过渡、维持香港稳定是中心议题,其后5年,关于促进香港的繁荣又成为讨论的焦点。对内地而言,香港回归给国人带来政治上的自豪感,这是政治收益;在经  相似文献   

11.
香港的引力     
对于香港资本市场,相信没有比已经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民企更有心得。而这种心得在有些民企甚至更为刻骨铭心。为此,本刊约请金蝶总裁徐少春、欧亚农业副总裁阎闯谈论一下他们对香港资本市场的理解。《南风窗》:香港资本市场目前的情况能否对内地民企形成足够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2.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讲师曹景钧博士应我系邀请,于1995年5月12—28日来我系进行了学术访问。在访问期间,曹景钧博士与我系师生就香港和内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学术讨论和座谈。并就“香港廉政建设与反腐败”、“香港政制及其与内地的关  相似文献   

13.
戴玉 《南风窗》2014,(8):20
<正>中移动在香港推出的优惠套餐"意外"地在内地引发关注和吐槽。原因是:实在太优惠。来看一下反差:内地推出的58元3G套餐,仅包含350分钟本地通话和10兆流量,并且短信费另收;而约合人民币54元的香港套餐,却囊括1700分钟本地通话、1万条本地短信及本地无限上网流量等。可以想象,人们愤怒了。为平息众怒,中移动很难得地玩了一个"自黑"的动作,曝出香港套餐的本地上网速度最高仅为384Kb/S,是其他用户的1/100。但是在内地,  相似文献   

14.
叶竹盛 《南风窗》2013,(6):10-10
前不久,香港出台法律,禁止携带两罐以上婴儿奶粉出境,违者最高可能被判两年监禁。虽然这部法律的合理性尚存争议,但它背后隐含的问题值得认真讨论。据统计,"限带令"出台前,香港每卖出10罐奶粉,就有8罐销往内地,最终到消费者手上的价格比内地同类产品要高出许多。香港自身并不生产奶粉,只是国际贸易的中转港,香港市场在售  相似文献   

15.
自7月以来,香港传媒热烈讨论的话题,就是未来五年香港的发展路向问题,讨论焦点集中在:香港未来发展是否要走北向的道路?这个问题不仅关系未来香港的发展,也关系到内地特别是大陆东南沿海地区的发展。本文作者是台湾主流报章资深新闻从业人员,曾长期驻香港,从事香港及大陆新闻报道工作,其观点有一定代表性,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金惠亮 《法制博览》2014,(1):208-209
2009年的香港民事司法制度改革提出,调解由于其自愿合意和降低诉讼成本的特征将被广泛使用,作为替代法庭诉讼的最主要争端解决方式。这次改革实质性地促进了香港调解制度的发展。本文将通过阐述香港调解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形成原因和主要特征,并探讨对于内地社会管理创新实践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清时代     
崔少明 《南风窗》2008,(1):94-94
友人来电为《南风窗》约稿,希望写点"港事",特别是从个人经历出发,讲讲传媒。.的确,内地与香港的媒体都需要多从当地角度去了解对方。开放自由行后,来过香港的内地人以百万计,讲到香港哪里好吃、哪里"抵买"(便宜),有时候比本地人还要精。但讲到社会民生,则又是另一回事。这与港人不了解内地是同样的道理。从未到过深圳的香港人绝无仅有,但明白深圳的香港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在香港已有80年经营历史的中银香港集团将旗下12家姊妹行及信用卡公司重新组成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成为规模仅次于汇丰银行的香港第二大银行集团,今年7月25日,它在香港挂牌上市。 这创下了中国的商业银行以境外资产在境外上市的新模式,对内地商业银行改革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被普遍视为中国金融业在入世后的发展新姿。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24)
正这段时间,内地投资者买香港保险的事情激起了千层浪。之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香港不再"香",这颗"东方之珠"正在衰落。不远的将来,它将被上海或者深圳取代。我并不这么看。近年来,内地投资者不断被曝"去香港买保险"的热潮至少说明,这个地方衰落得并没有那么快。它对资金、对人、对要素资源依然有它独特的吸引力,内地城市,至少现在还做不到。香港对资本的吸引力究竟在哪里?最流行的观点是法制环境,作为英美法系城市,它非常适合做金融中心。但在笔者看来,香港吸引资本有着三大因素,所谓"法制环境"可能根本无法放在第一位,而只能作为最  相似文献   

20.
内地“民企概念”在香港股市还能走多远?自从格林柯尔与欧亚农业事件以来,在国内,这个答案已相当悲观。“民企风险更大”的结论广为流传,舆论深陷于民企缺乏诚信的伤痛中不能自拔。日前,本刊记者赴港追踪一个“内地民企上市推荐会”,在广泛接触香港资本市场的各方人士后,倾听到与内地悲观结论相当不同的声音,其中的信息甚至让内地媒体一些可怕的误传显露原形。那么,谁的分析更靠近内地民企在香港股市命运的真实?无论怎样,答案都来自香港资本市场本质的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