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证据制度比较研究王向群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是指行政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关于行政诉讼的证据的条件、种类、收集、调取、鉴定、保全、举证责任及审查运用等有关规范的总和。①是行政诉讼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法系的所有诉讼制...  相似文献   

2.
行政诉讼中企业性质审查和认定的问题缘于我国经济体制转型过渡期,本文以这一特定历史背景下出现的诸多“红帽子”企业为基础展开论述;人民法院在诉讼中审查认定企业的性质,无论是基于诉讼手段的选择还是诉讼结果追求的目标,均可在现行法律法规中找到充足的依据;行政诉讼中的企业性质审查认定与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并不矛盾,而且与民事范畴的确权之拆迥然不同,二者不能混淆。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不仅仅是一种救济程序,更重要的是作为国家对行政的一种监督程序而存在。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相比较其他两大诉讼证据规则,有其独特性。行政诉讼证据规则中最重要的是有限审查规则和补充性调查规则。一、有限审查规则(一 )有限审查规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时所要进行的各种活动,应当以被告在行政程序已进行完结的有关证据活动为基础1人民法院进行有关证据活动的性质是审查。所谓审查,应理解为:再看一遍,以查明现有证据有无错误和疏漏。如果没有被告的第一道处理,就谈不上审查。 2具体行政行为的现有证…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法之所以允许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是赋予了检察机关以诉的形式实行法律监督的职能内涵,意在构建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法律监督机制。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都镶嵌并运行在行政诉讼之中,它们依托于法院判决,也不可能具有超越法院判决的监督能力。检察机关应当采用与法院相同的合法性审查。严控检察建议尺度,与司法审查一样,不代行行政裁量。对行政机关履职状况的后评估,应当以能否获得法院判决支持为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试析给付判决应当成为我国行政判决的种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的类型的形成是依据一定标准对不同的诉进行划分的结果。诉讼类型化成为当代世界诉讼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但我国的行政诉讼类型化研究滞后,诉的种类没有给付之诉,相应地行政判决种类也没有给付行政判决。给付行政判决应当成为行政判决的种类之一。行政诉讼应将"诉"的类型增加给付之诉,故应当通过对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将给付之诉和给付行政判决种类都予以法定化,类型固定,以规范和完善我国的行政判决种类。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系我国三大诉讼制度之一,其诉讼制度具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行政诉讼证据虽与其他诉讼证据同样具有证据的"三性",但法院在审查认定时亦有独到之处。本文对审判实践中如何认定行政诉讼证据"三性"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7.
行政审判体制改革应当回应社会转型时期行政纠纷化解的需要。通过引入相对独立的专家参与诉讼,可以发挥释明知识、分清责任、权衡利害、沟通情报和减缓双方对立情绪的作用,进而增强行政诉讼救济的可接受性和行政判决的公正性。专家参与行政诉讼并不否定法官的司法程序主导权和合法性审查权。专家参与的行政诉讼和解促进机制也因案件性质、难易程度与和解进程的不同而保有其自身的界限。  相似文献   

8.
由于中国证据规则的基本空白,使得学者们试图通过证据属性问题的研究,为证据的收集、审查、判断等提供证据的使用规则,因而对证据属性问题的研究陷入了误区。证据的属性是证据本身所固有的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基本性质,不同于证据的特徵;证据属性与诉讼证据规则属于不同的范畴,不能混为一体。本文针对主流的证据属性理论误区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证据属性的分层次理论。  相似文献   

9.
人民法院在审查当事人未在专利无效行政诉讼中提交的证据时,应当采取有限采纳的原则。如果诉讼新证据确实能够证明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审查决定违法时,司法审查也不宜完全无视这些诉讼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
德国、日本和法国都坚持司法权严守于解决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纠纷、救济当事人权利的界限内。在坚持司法权界限的前提下,德国和日本将行政诉讼纳入其司法权范围之内并统一于诉讼的本质上,以救济权利为其根本任务,行政诉讼主要呈现出主观诉讼性质;法国在司法权范围之外建立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的专门机关,行政诉讼主要呈现出客观诉讼性质。三个国家的行政诉讼都是以一种性质为主导,再通过立法政策以类型化的方式增加特定诉讼种类,以达到主客观兼顾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1.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比较研究王向群行政诉讼的证据制度是指行政诉讼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中关于行政诉讼的证据的条件、种类、收集、调取、鉴定、保全、举证责任及审查运用等规范,是行政诉讼制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行政诉讼脱胎于民事诉讼,两者不...  相似文献   

12.
论行政证据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福俊 《法商研究》2004,21(1):61-69
行政证据是行政程序中具有法定形式、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并经行政主体查证属实的一切事实 ,行政诉讼证据从本质上说就是行政程序中的证据。《行政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来源、属性、程序、效力及审查判断等方面的规定 ,既是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审查行政行为证据合法性的依据 ,同时也是建立行政证据规则的依据。而且 ,还应当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确立行政程序中的“谁主张 ,谁举证”规则、证据调查和取证的期限规则以及案卷排他性规则。  相似文献   

13.
毕玉谦 《证据科学》2009,17(2):150-152
一、最高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功能与定位 为了适应审判实践的迫切需要,最高人民法院已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颁行了《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力。因为它们是以准立法的形式较为全面、系统地对举证时限、证明责任及其分配规则、法定证据种类的证明力及其判断、当事人举证与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庭审质证及法院对证据的审查采信等规则进行设置。为证据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证据规则能够独立应用于相关诉讼程序开辟了具体空间。  相似文献   

14.
董皞 《法学研究》1993,(1):51-57
证据问题是诉讼的基本问题之一,行政诉讼证据由于行政诉讼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具有自身的特点,但人们在研究和探讨行政诉讼证据问题时,似乎有被告负举证责任倾向,本文试图就行政诉讼证据问题作些展开性研究和探讨,旨在抛砖引玉。一、行政诉讼证据特点与行政诉讼证据运用特点之区别行政诉讼证据特点是指由具体行政行为决定的,在行政诉讼中表现出来的,反映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问题的证据属性。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表现为:(1)证明对象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论行政合同诉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行政合同既不同于一般的民事合同,又不同于一般的单方行政行为.基于行政合同而产生的纠纷,应当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但行政合同诉讼又是一种特殊性质的行政诉讼,其在起诉主体、审查对象及内容、举证责任、调解制度、审理依据及判决形式等方面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诉讼存在着诸多差别.  相似文献   

16.
诉讼权能与审查密度同属行政诉讼的关键制度,但我国学理却惯于对两者分别观察,有关这两个领域的制度实践同样分头进行,并无关联。与此相对,德国法中严格的诉讼权能与高密度的司法审查,却体现出行政诉讼制度间的相互配合与密切衔接。两国的差异一方面源于在制度建构中,行政诉讼是否首先被作为由诸多环节共同构成、紧密关联、配合作用的整体来对待;另一方面则源于作为制度建构基础的行政诉讼学理是否强调对逻辑一致的周密考虑和整体完整的反复锤炼。而本文的写作正是从诉讼制度的整体构成与系统作用角度出发,通过对照德国与中国在诉讼权能与审查密度两方面的不同处理,以及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一方面尝试跳出以往对行政诉讼制度予以片断认识和分隔理解的视野窠臼,从整体上观察和把握不同国家行政诉讼的概观风貌;另一方面则希望在我国的行政诉讼的学理讨论和制度实践中,同样导入对逻辑一致和整体完整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判断测谎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必须从证据的"三性"出发。合法性和客观性都不应阻碍测谎结论成为诉讼证据,更不能以真实性否定测谎结论的客观性;作为证据的本质属性,关联性的缺乏是测谎结论不能成为诉讼证据的根本原因。明确测谎结论的法律性质,方能更好其发挥人权保护功能和审查判断、获取其他证据的手段功能。  相似文献   

18.
三大诉讼举证责任比较郑旭举证责任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是诉讼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前提。但是,由于三大诉讼的性质不同,决定了举证责任的承担者也各不相同。举证责任的概念不仅在三大诉讼的证据理论中没有一个统一的概...  相似文献   

19.
由于行政诉讼案件审理原则的规定,使行政诉讼案件的证据具有与其他案件不同的特点,因此,在审理中,应注重证据的审查、判断工作,具体从四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20.
论诉讼中附属证据性行政行为问题的解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诉讼中附属性行政行为问题是指具体行政行为在诉讼中作为证据如何审查判断其效力的问题 ,实质是其公定力与证据效力的关系问题。具体行政行为中认定的事实具有相对公定力 ,直接确定的法律关系具有绝对公定力。应当根据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公定力、公定力的效力范围及具体行政行为所处状态 ,灵活适用行政诉讼制度和本案诉讼的证据审查规则确定其证据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