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今后五年目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6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相似文献   

2.
2007年,辽宁省经济在连续四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整体运行质量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在辽宁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经济发展为主题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焕鑫向与会记者介绍了辽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东部地区在发展的"转弯处"怎样保持领先,西部地区怎样学习东部的经验,怎样避免东部曾经走过的"弯路",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是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共同面对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4.
《当代党员》2008,(10):26-26
搭建敢比敢拼的干部思想平台。用赶超发展理念“强脑”,用向东部发达地区学习“放眼”,用提升干部素质“增智”,用强化干部管理“凝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地区综合发展指数(CDI)报告。报告显示,2000-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稳步提升,东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部地区增速最快,2010年各地区综合发展指数比上年均有所提高。其中,2000-2010年,在综合发展指数年均增速排行榜中,我省位列第十。  相似文献   

6.
(一) 近年来,怀化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但总体上仍属于后发展地区。从经济实力看。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达到503.69亿元,但在全省排名仍然靠后。人均生产总值10950元,比全省低6571元。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2.37亿元,在全省排名从2007年的第11位上升到第8位,但人均一般预算收入只相当于全省的43.3%。  相似文献   

7.
2007年,辽宁省经济在连续四年高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经济整体运行质量达到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在辽宁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经济发展为主题举  相似文献   

8.
自1979年开始,东部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经济得以迅猛发展。据统计,在1979年至1995年的17年间,我国经济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速度为9.8%,东、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2.8%和8.7%,东部地区高出西部地区4.1个百分点。这使一度缩小的地区经济差距又呈拉大之势。在近几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中,东部地区占65%以上,西部地区仅占15%左右,在全国人均创造国内生产总值中,东部地区超过平均数4成以上,西部地区只有平均数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当代》2012,(10):63-63
据第33期的《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对全国8个省份300名乡镇党委书记的调查问卷显示,东部地区乡镇债务额大多在千万元以上,有的超过亿元,个别的在十亿元以上;中部地区乡镇的债务大多在百万元左右,少数乡镇债务超过千万元;西部地区乡镇的债务额多在百万元左右。令人担忧的是,一些乡镇或旧债未了又欠新债,或透支偿还能力超负荷负债,乡镇经济被拖入"越没钱越举债,越举债越欠  相似文献   

10.
孙维鹏 《求贤》2009,(1):8-8
市委九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为西青区今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西青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力争到202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三番以上,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进入全国发达地区的行列。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阶段的奋斗目标,人才是保证。因此,人事人才部门必须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开拓创新,努力工作。积极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改进人才工作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1.
宋霖 《当代贵州》2007,(6):24-25
2006年.正安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在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抢抓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两大机遇,大力推进“三化”的进程中。正安初步探出一条建设绿色生态与特色经济强县、加快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曹征海 《实践》2007,(1):17-20
为深入贯彻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努力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不久前,自治区领导和东部盟市主要领导齐聚赤峰,座谈东部盟市经济工作。东部盟市与全区特别是呼、包、鄂相比,存在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薄弱,工业化水平低这些“天先不足”。东部区能不能凭借“后发优势”,实现“后来者居上”?东部区如何加快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加快东部盟市发展,既是东部盟市广大人民的迫切愿望,也是我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内蒙古、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的“提高两个水平、保持两个高于、确保两个实现”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能不能加快东部盟市发展步伐。加快东部盟市发展,是落实五个统筹、促进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着眼未来、实现可转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2005年东部盟市经济工作座谈会后.东部五个盟市。把握机遇、主动融入、积极时接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超过全区平均水平,与呼、包、鄂地区增速接近。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和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已经超过呼、包、鄂地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效益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这说明,东部盟市已经在加快发展,也完全能够加快发展,而且已经进入蓄势快发的新阶段,这次座谈会,是东部盟市实现崛起的新的动员大会,会议提出的“加快发展,力争成为自治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经过努力一定会实现。东部盟市已经在实事求是地制定方略,实事实是地狐抓落实。限于篇幅,我们仅摘发东部五盟市领导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前线》1997,(7)
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超过东部地区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情况表明,1996年我国地区间经济增长格局发生可喜变化,中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超过东部地区。统计显示,1996年东部12个地区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为39270亿元,中部9个地区和西部8个地区创造...  相似文献   

14.
柳长毅 《学习月刊》2010,(10):59-60
近年来,郧县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省委“一主三化”方针为指导,积极应对郧阳卷烟厂关停带来的重创与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调整完善发展思路,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县域经济呈现出又好义快发展的新局面。200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8%:财政总收入完成3.65亿元.比上年增长37.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83亿元.比上年增长51.8%:农民人均纯收入3021元.比上年增长10.2%。  相似文献   

15.
《福建理论学习》2014,(9):48-48
●国家发改委发布信息,我国今年以来地区经济呈现两个积极变化:东部地区经济增速降幅逐渐收窄,呈现逐步趋稳的良好态势;中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和国际产业转移,固定资产投资等增速居各地区之首。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收入来源的多元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体制出现混乱,个人收入差距迅速拉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改革开放后,在"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和国家给东部地区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双重结合下,加上东部沿海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从而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迅速腾飞。东部地区的实际收入远远超过了中西部地区。由于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别是个别行业的垄断经营,使得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迅速拉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外资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截止2005年底,我国已累计实际使用外资总额超过6000亿美元。然而吸引外资的分布结构很不均匀,东部地区外商投资发展很快,聚集效应也较好;而中西部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宁夏,外商投资发展缓慢,差异迥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我国外商投资地区的分布结构由东向西扩展。由沿海向内地延伸,这就使外资过于集中于东部地区,加剧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18.
数据     
《廉政瞭望》2006,(7):26-26
2005年职工平均工资上涨14%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5月25日,央行发布的“2005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职工平均工资上涨14%,以东部地区的平均涨幅最高。在中国的东部,平均年工资达2.24万元,这一数字相当于中部地区工资的1.5倍。  相似文献   

19.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鲜明提出:"在奋力拼搏中实现新的跨越,各项工作比上个五年搞得更好,发展得更好更快,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这就要求宁夏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要奋力拼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涵 《学习月刊》2014,(15):34-35
中国需要更均衡的城市群,各城市群地位平等、各有特色.才能避免全国各地的人为了寻找机会统统涌向一线城市。缓解东部的人口压力,前提是发展中西部地区,保持中西部的经济竞争力与生态承受力。越来越多的西部城市开始崛起,又何必忍受一线城市的歧视眼光?就算是东部地区,城市化效率也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