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电脑和网络在中国家庭的普及,青少年上网问题成为家庭、学校及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之一。有的青少年能够健康地使用网络并从中受益,而有的却陷入到所谓的网瘾之中不能自拔。本研究以正常青少年和成瘾青少年两个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家庭社会资本理论为框架,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探究,剖析家庭对于青少年网络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2005年的调查,目前我国有网瘾的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除了现有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在目前无网瘾的青少年中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并且网瘾青少年数量的有增无减是无可置疑的,所以对于网瘾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关注也应是与日俱增的,根据陶宏开素质教育亲子互动夏令营的实证研究,从当前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目前,网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产生网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家庭的、心理的,等等。因此,对网瘾的纠治也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努力转变家长、老师的态度,认真调研,平等沟通,用更精彩的生活与艺术、更多样化的兴趣化解青少年对网络的过分痴迷,并用心的关爱发挥出网络艺术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如何科学、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降低青少年"触网"风险,防止"网瘾"的发生,是每个家庭都需要面对的课题,家庭无疑是孩子出现"网瘾"行为的第一道"防火墙",父母的行为至关重要。什么样的行为是网络成瘾?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对网络成瘾的定义及其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网络成瘾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  相似文献   

5.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不良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影响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的家庭模式有 :父母认知水平较低型、父母粗暴争吵型、感情失衡型、单亲家庭型、其他亲属代养型。这些家庭模式易形成溺爱、保护过度、要求过严、放任不管等教养方式 ,从而导致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 ,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要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 ,必须从“家庭”这一源头着手。家庭心理治疗是预防、矫治青少年犯罪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当今各国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直接和重要原因。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不良的家庭环境和不当的家庭教育两大方面。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必须首先从家庭做起。要强化家庭的教育职能,提高家长的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新教育观念,讲究教育方法,做到德智并举。  相似文献   

7.
陈恒 《青年探索》2006,(4):44-46
本文通过从玩家心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角度,对出现青少年网络游戏上瘾现象的原因进行深层剖析,指出网瘾问题其实是青少年的亚健康心理问题,家庭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也是产生网瘾问题的主因之一。要避免青少年网瘾,我们应该更加关心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同时现行的教育思想和方式也应作相应的反思和调整,以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国外应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对策及启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青少年网络成瘾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全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如何有效应对,是举国上下都非常关注的课题。但另一方面,网瘾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国外在此问题上的某些成功经验对我国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国外的研究发现家庭余暇活动是促进家庭关系的重要元素,但在华人社会却甚少这方面的研究,且以往的研究角度均以成人为主。为此,我们尝试从儿童及青少年的角度,去探讨在香港这个华人社会中,家庭余暇活动与家庭凝聚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余暇活动及活动时良好的沟通都有助于提升家庭凝聚力,而参与活动时家庭沟通的质素亦有助加强家庭余暇活动对家庭凝聚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问题行为一直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既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成长,也对社会和他人产生不良的影响。传统的解决方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有必要尝试从抗逆力角度来重新解读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并以全新的角度探索对问题行为的解决方式。  相似文献   

11.
蓝海 《桂海论丛》2001,17(4):90-92
环境和犯罪有密切的关系。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起着决定的作用。因此研究家庭不良环境是探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根源 ,从而找出对策 ,减少青少年的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12.
离异家庭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生活在离异家庭的青少年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家庭环境与行为的分析,提出了解决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及其矫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信息社会,网络成瘾是网络对青少年的最大威胁.网络成瘾青少年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其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表现为身体伤害、心理伤害、发展伤害和行为失范.青少年网络成瘾矫治行业严重混乱,缺乏科学有效的网络成瘾矫治方法,部分矫治方法侵犯了网瘾青少年的健康权、生命权等合法权益.要坚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借鉴国外经验,科学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湖南省六个城市九所大、中小学的1775名青少年学生实证调查发现,青少年学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压力问题。在心理压力这一变量上,家庭因素表现出了非常高的敏感度。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因家庭经济、家庭声望、家庭关系、家庭规模、家庭区位和家庭结构等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影响青少年社会行为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探讨家庭结构完整性与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2013—2014学年以及2014—2015学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为基础,基于OLS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与生活在结构缺失家庭中的农村青少年相比,结构完整家庭中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发生率显著较低;家庭结构通过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两条亲子关系路径来影响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状况;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父母监督以及父母对子女的信心等亲子互动显著正相关,而与家庭经济状况并无显著相关。这一结果揭示了亲子互动的重要意义,从微观的为人父母层面和宏观的公共政策层面都对预防和减少农村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引人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家庭则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诱发地.(一)家庭结构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首先是家庭结构小型化而产生的隔代教养问题;其次是家庭结构的缺陷问题;最后是病理家庭问题.(二)家庭教养管理形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教养管理的自由型;教养管理的严厉型;教养管理的溺爱型.(三)家庭人文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家族成员的教育素质;家庭成员的道德修养;家庭的经济状况;家族成员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 家庭结构的残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家庭教育失当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不良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 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有普遍性的、严重性的社会问题,被称为世界“三大公害”之一,它已引起各国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的犯罪人群中,25 岁以下的罪犯已占犯罪总人数的80%,“救救孩子”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增长如此之快?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犯罪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分别来到辽宁省未成年人犯罪管教所、辽宁省…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情感缺失现象.本文从青少年情感缺失的表现入手,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强青少年亲情教育、生命教育和体验性教育等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陈立平 《传承》2011,(18):34-35,52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数量呈逐年快速扩张之势,对个人与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鉴于青少年网瘾干预机制研究多集中于政府、家庭、学校与个人领域,对网站干预救助机制研究很少,试从青少年网络成瘾普遍这一问题入手,对网站核心责任缺失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网站干预救助的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邹生才 《传承》2014,(9):104-105
网络的合理使用能为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正能量,但如果过度使用网络,就会引发青少年网瘾问题,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通过探讨网瘾的涵义和界定标准,分析我国青少年网民和网瘾青少年的规模及网瘾类型,以及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