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席小华  金花 《法学杂志》2005,26(5):123-12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必须建立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现象的科学分析、对犯罪原因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之上。为此,我们以未成年人犯罪的现象和原因为切入点展开实证调查。样本是2000年至2003年4年间北京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入狱的全部少年犯。调查内容主要是北京市未成年人的犯罪数量、犯罪特征和犯罪原因等。希冀本调查能够有助于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矫正。  相似文献   

2.
将社区矫正引入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执行程序,是针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率高、性质严重的趋势,社区矫正有利于对少年犯进行教育、挽救和感化,能够极大缓解少年犯日益上升的趋势,减轻对我国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的巨大压力。在实践中我国少年犯社区矫正制度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因此,文章研究少年犯社区矫正制度,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期能改善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如何处罚,不仅关系到少年犯的前途,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其意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 笔者将就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起诉标准作一粗浅的探讨。本文中所提及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检察机关经过审查,认为犯罪事实已经存在的情况。故本文中所说的不起诉只包括相对不起诉一种情形,而不包括绝对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  相似文献   

4.
70年代末,青少年犯罪人数在整个刑事犯罪人数中所占比例为30%左右,到1988年已高达75.6%。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人们就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有益探索。我国各级法院从1984年以来,大胆改革刑事审判工作,积极探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上已创造了不少的经验,但对少年犯如何适用刑罚的问题尚缺乏系  相似文献   

5.
犯盗窃罪的未成年人在少年犯和少管人员中所占比例相当大,而在盗窃犯罪的少年中团伙盗窃居多,这是近两年犯罪中出现的新特点。根据北京市少年犯管教所新近在犯罪少年中的调查,其中属于团伙盗窃的占71.6%,单独作案仅占28.4%。少年团伙盗窃多,这是一个亟需重视、认真研究的问题。 对于少年犯管教干部而言,这些少年是怎样形成团伙,为什么盗窃?弄清这些问题,是为今后对他们开展改造教育的基础。 警官王之声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6.
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如何处罚,不仅关系到少年犯的前途,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其意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法学理论界一直把审判机关的活动作为研究的重点,探讨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的条件,怎样从轻或减轻处罚,却很少触及检察机关如何适用不起诉权。而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起诉标准把握不清,已成为困扰检察实践的主要问题之一。 一、放宽不起诉标准,扩大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的范围 综观世界各国立法,近些年来,对未成年人犯罪已由犯罪主义逐渐转化为保护主义,即认为对来成…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市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缓刑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社会效果较好。 对少年犯适用缓刑的意义 对少年犯多适用缓刑较之判处短期的有期徒刑更有利于改造少年犯。对少年犯一般处刑较轻,刑期较短,少年被告人从被羁押到判决一般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如果判处一年有期徒刑,实际在劳改场所几个月就刑满释放。被告人由于被判处实刑,精神压力大,容易产生破罐破摔的思想。如果宣告缓刑,缓刑考验期则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世界各国未成年人犯罪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控帛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实现社会稳定,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途径,关心和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又是民族发展的百年大计.为了给未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加大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力度,我国于1999年11月1日起施行了《中国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标志着我国预防未成年人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司法,是国家司法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每年约有数万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要经过刑事诉讼程序作出处理。这不仅仅是对若干名少年犯个人的处置问题,而是关系到下一代人能否在法制水平较高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以及由此幅射到青少年家庭、亲友生活幸福的大事,关系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进而关系到维护国家政治、社会稳定的大局。这在国际上,也是有关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司法机关普遍关注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过去,我国司法机关及有关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在立法、司法、行政等各个领域,有关未成年人犯…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如何处罚,不仅关系到少年犯的前途,而且还会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法学理论界一直把审判机关的活动作为研究的重点,很少触及检察机关如何适用不起诉权问题。而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不起诉标准把握不清,已成为困扰检察实践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将就这一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因文中所提及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检察机关经过审查,认为犯罪事实已经存在,故不起诉只包括相对不起诉一种情形,而不包括绝对不起诉和存疑不起诉。一、放宽不起诉标准,扩大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不起诉的…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人们就青少年犯罪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侧面的有益探索。我国各级法院从1984年以来,大胆改革刑事审判工作,并在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方面,创造了不少经验,许多法院已建立了少年法庭,为建立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奠定了一定基础。但是如何对少年犯适用刑法的问题迄今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而在国外,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不少国家都专门制定适用于少年犯的少年法。因此,探  相似文献   

12.
为切实把握我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进一 步做好少年法庭工作,我们从审判的视角,对2000年 以来山东省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了专门调查,分析 了犯罪原因,总结了少年法庭工作经验,并提出了防治 未成年人犯罪的措施和建议。 一、全省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 (一)未成年罪犯数量 四年来,山东各级法院共审理未成年罪犯8672 人。其中,2000年审理1790人,占当年罪犯总数的 5.14%;2001年审理2227人,占5.20%;2002年审理 2077人,占5.48%;2003年审理2578人,占6.35%。 如图1。  相似文献   

13.
当前未成人犯罪的几大特点 根据从中国北方某一大城市的少年犯管教所的统计调查:1996年在押的少年犯暴力型犯罪占57.8%、1997年占58%、1998年占66%、1999年占62%。他们的主要特点:自我控制能力差,性格粗暴,重“感情”讲“义气”,祟尚“为哥们两肋插刀”,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诱感,遇事不能冷精思考,行动不考虑后果,胆大妄为,往往犯罪时先“动手”后“动脑”,打死人不知对方是谁,盲动性大,这类未成年人犯罪大多在16-18岁之间,作案90%以上是团伙作案,相信“一人胆小、二人胆人、三人什么都不怕”的信条,作案时稍遇反对就一哄而上,大打出手,被害人往往致死致伤。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并实施了危害社会、触犯刑律而应当受到刑法处罚的人的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给社会造成了较大危害。要从根本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加强未成年人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的能力,也就是自我控制能力。本文在自我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探讨了如何对未成年人自我控制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进而在本源上找到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我院在1988年7月成立了“少年犯合议庭” (简称少年庭)。市里同时建立了审理帮教少年犯领导小组,并建立了与少年犯合议庭相配套的公、检、法、司政法一条龙和工、青、妇、教社会一条龙  相似文献   

16.
祖文光  袁红丽 《中国司法》2011,(10):100-102
关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教育矫治未成年服刑人员使其顺利回归社会,是理论与实践、立法与执法的重要课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减少和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的一部重要法律。自1999年11月1日施行以来,天津市各级政府机关和社会各部门共同参与,为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7.
16年来辽宁省未成年人犯罪的走势及特点未成年人犯罪的走势1980-1995年的16年间,辽宁省未成年人犯罪的总量、犯罪的类型以及对犯罪人员的处理,呈现以下走势:1.未成年人犯罪总量呈稳步上升趋势(见附表一)。以1989年为分界线可明显看出,前9年(1980-1988年)犯罪总量始终在2900-5600人之间波动,后7年(1989-1995年)年犯罪总量则在5600-10100人之间波动,且前一时间段的最高峰值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把握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深层次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效地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笔者以浙江湖州市2006—2008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统计数据为样本.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就开始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所受到的教育有了明显的改观,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和条件因素出现了许多变化。因为社会的复杂性与未成年人成长的特殊性和过程性,决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也就形成了未成年人犯罪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差异性。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年龄呈现提前倾向,并在未成年人犯罪上有所体现。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进一步加深,我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初步表现为下列特点:1.低龄犯罪、传…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把握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深层次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效地预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笔者以浙江湖州市2006-2008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统计数据为样本,以分析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对检察机关今后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