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涵 《法制博览》2023,(12):69-71
担保作为维护社会信用、保障债权顺利实现的一种手段,在融资业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典型担保已然无法满足中小型企业的融资要求,在实践中出现了突破传统担保方式的新类型担保;然而,对于这些新类型担保方式我国《民法典》并未明文规定,使得法院裁判时陷入了法律适用的困境,故对新类型担保方式效力的认定显得尤为重要。在权利担保物权的抵押、质押二分的体例之下,本文通过对常见的新型担保的基本理论分析,从担保的法律性质和公示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新类型担保在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探讨了新型担保的法律效力,以期推动此种担保模式的发展,为中小企业运用新类型担保提供正确的指引。  相似文献   

2.
钟颖 《法制博览》2014,(1):86-87
针对公司违法对外提供担保的行为是否有效的法律问题,实务界分歧很大。要理顺这一问题,应从分析《公司法》第16条的规范属性入手,然后才能明确该条适用于具体案件的基本规则。《公司法》第16条并不是对公司对外担保行为效力的规定,而是对公司对外担保内部程序事项进行规制。因此,公司法定代表人违反第16条规定、越权担保订立担保合同的行为是否有效,应根据《合同法》、《担保法》相关规定来判断,而公司章程效力的判定对该担保行为的效力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计雯妍 《法制博览》2013,(9):110-111
依照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196条的规定,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申请人可以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担保物权登记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受理后,经过审查,区别情况处理: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拍卖、变卖担保财产;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作出拍卖、变卖财产的裁定,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裁定驳回申请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4.
实践中,在公司股东之间拟转让股权时,许多股东选择让其公司为股权转让款提供担保.但是,当公司与股权转让者签订担保合同之后,可能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合同双方按时履约,公司不需要承担担保责任;另一结果是,股权转让股东未按合同约定履行股权对价给付义务,股权转让股东便有权要求公司承担担保责任.当公司承担了担保责任之后,公司资产...  相似文献   

5.
担保法律制度是民法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横跨物权法和债权法两大领域,内容十分丰富。执行担保亦为担保的一种,在整个执行制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量,是人民法院执行实践工作的顺利推进一个重要因素。但因其发生在诉讼和执行程序中,其性质、适用的法律、担保责任的方式都有别于平等主体之间约定的担保。人民法院在适用担保法的过程中,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本文对担保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达到正确理解和适用担保法的目的,对正确解决担保问题和纠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公司僵局现象在有限责任公司的运营中时常出现,公司僵局的出现会对公司本身、股东乃至社会产生危害,所以预防公司僵局的产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公司僵局界定后,通过进一步分析公司僵局产生原因,逐步提出公司僵局的法律层面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刚良 《法制博览》2023,(10):67-69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印发〈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中指出,审判实践中裁判尺度不统一会影响司法公信力,由此最高人民法院陆续对公司主体为他人提供担保作出了一系列的细化规定。本文主要聚焦现行法律环境下,从债权人的角度出发,论述如何确保担保无瑕疵从而无碍实现债权。  相似文献   

8.
马婷 《法制博览》2013,(1):112-113
随着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担保制度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债权人在瞬息万变的经济环境下,为了保障自身的债权安全,获取最大的利益,往往采取了混合担保的方式,即同时要求债务人提供人的担保和物的担保。但是,当同一债权上同时存在保证人和物上保证人时,应如何确定两者间担保范围及实现担保的顺序、两者之间能否可以追偿等。对此,我国在《担保法》、《担保法解释》及《物权法》中均对此做出了规定,但规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比较其差异有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适用法律,也有利于我们检讨现行法律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邵堃 《法制博览》2022,(3):62-64
同意是信息主体处理个人信用信息的重要机制.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深入,原有同意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异化现象.法律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在异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与法律系统中个人信用信息的同意产生联系.不同的法律构建进路对同意的异化影响各不相同,规范生成反身性的进路中从法律系统内部异化,形成静态的共识;系统间结构耦合...  相似文献   

10.
王守乾  王玉 《法制博览》2024,(11):118-120
公司是基本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由于其行为模式选择会对其他社会主体产生不容忽视的示范效应,所以立足于社会角色的定位,公司不仅应该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重要的是成为社会规则的模范遵循者与优秀道德文化的引领者。而合规制度是各国法律制度效力外溢的主战场,即实施长臂管辖的核心制度依据,对规范公司合法合规经营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由于合规意识过于薄弱及合规文化熏陶不足,我国部分企业现已成为欧美国家及国际组织实施经济制裁甚至是刑事制裁的主要对象,此外我国还未针对公司合规要求颁布相应的基础性法律规定,由此造成相关企业不具备合理的抗辩理由。因此,无论是立足于国际竞争的层面还是立足于维护企业自身利益层面,都必须高度重视公司合规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