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子文是旧中国政治舞台上一位风云人物,在南京国民政府的整个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作为宋氏家族的主持人,其与蒋介石的关系发展演变更耐人寻味.探寻宋子文与蒋介石关系发展演变的背景及其原因,对我们今天加深对宋子文的研究及认识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轻松的奥秘     
吴若增 《党课》2011,(6):121-122
有一回,我在媒体上读到,某地准备出售几个海岛……心里边不禁一动。就想:我要是买下一个海岛,那有多好。在岛上盖几间茅草屋,屋前屋后种瓜种豆。再搭一个葡萄架,养一只大狼狗。  相似文献   

3.
八旬老夫妻和百岁继母一鸣当初她迫于无奈抛弃了两个年幼的养女,离家出走。71年后,她又奇迹般地重返家门。是恨?是爱?请看——这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71年前,一个风高月黑的夜晚,在江苏省射阳县乡下一座低矮的茅草屋里,闪烁着昏暗的灯光。一名年轻的...  相似文献   

4.
宋子文保存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的1万多件资料,是宋家最后的秘密。宋美龄去世之后,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这批材料。这批档案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宋子文亲历西安事变时记下的日记。  相似文献   

5.
宋子文保存在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的1万多件资料,是宋家最后的秘密。宋美龄去世之后,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这批材料。这批档案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宋子文亲历西安事变时记下的日记。  相似文献   

6.
所谓“四大家族”,指的是以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和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为核心的“国民党封建买办寡头集团”,他们作为中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曾统治中国22年之久。那么,”四大家族”这一政治言说,是如何出现、打摩和传播的呢?  相似文献   

7.
司久岳 《廉政瞭望》2004,(12):53-54
宋子文保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档案馆的1万多件资料,是宋家最后的秘密。宋美龄去世之后,胡佛研究所终于在近日公布了这批材料。这批档案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宋子文亲历西安事变时记下的日记。  相似文献   

8.
正"茅草屋一大片,每年都会发生大火灾,群众生活穷困潦倒。"这是灯塔村未开发前的发展状况。自2006年任村支书以来,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民摆脱贫穷,过上富足生活。 要发展,必须有产业支撑。上任后,我组织村班子成员经过考察探索,走出了一条"以商招商"的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9.
赵义 《党史纵横》2006,(2):30-33
蒋介石逃到台湾后,宋氏兄弟姐妹异路东西。宋子文于1949年6月抵美,直到1971年4月去世,一直生活在美国。宋子文猝死1971年4月的一天,对于美国西部城市旧金山来说,与往常没有什么两样。傍晚时分,一辆乳白色流线型小轿车在湾区林森路158号前缓缓煞住了,从车里走出一位中等身材、穿  相似文献   

10.
沈海滨 《党课》2008,(6):114-115
非洲的茅草屋别具一格。世世代代的非洲人都居于斯,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农村居民以此作为掩蔽所和避风港。一位非洲年轻人说:“住茅草屋安静,下多大雨也听不到声音,晚上睡觉特香,不像铁皮顶那样叮叮当当地敲鼓。眼下茅草比铁皮瓦贵得多!”  相似文献   

11.
《理论与当代》2009,(11):54-54
石剑峰在9月2日的《东方早报》上撰文指出:长期以来,因为史料限制,对宋子文在西安事变中所起的作用,只能从周恩来的电报等点滴资料中寻找蛛丝马迹。随着保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宋子文有关西安事变日记手稿的公开,他在其中起的作用开始展示在世人面前。  相似文献   

12.
唐宋 《当代贵州》2011,(10):7-7
兔年新春,贵州省湄潭县龙凤村农民自编自演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火遍乡村。“十谢歌”感谢啥?以前我们做牛马,现在人人把家当;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温饱奔小康;以前住的茅草屋,现在砖瓦新楼房……翻身、吃饭、穿衣、住房、走路、照明、上学、看病、致富、养老,龙凤村农民从十个方面歌唱幸福新生活、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  相似文献   

13.
梁衡 《学习导报》2012,(13):30-31
民国时期宋子文在蒋政权里任外交部长。国民党政府从成立到垮台几乎都是在风雨飘摇中,内忧外患,焦头烂额。弱国无外交,在这样的时候出任外长,应该说没有什么故事,但故事恰恰在他的身上发生。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接近尾声,美、英、苏三巨头在雅尔塔开会,决定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同时默许外蒙古独立,实际是投入苏联的怀抱。国民党政府大惊,派宋子文带团赴苏交涉。斯大林态度蛮横,绝不让步。  相似文献   

14.
孙夫人接待南京来客 上海,莫利爱路29号,宋庆龄寓所。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时为1935年12月底。 客人是谁?宋庆龄的弟弟、当朝“国舅”宋子文。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姐弟分道扬镳。宋庆龄通电讨蒋,被迫流亡苏联和欧洲,参加国际反帝和保卫和平运动。“九·一八”以后回国居住在沪,致力于抗日救亡与民权保障。宋子文则成了拥蒋派,在南京国民政府里担任要职。政治信仰的不同,同胞手足成了政敌,多年不相往来。这一次,宋子文出乎意料地登门拜访,这是为何? 他是奉蒋介石之命而来,负有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5.
关注近代历史研究或近代人物研究的人们不难发现,国内学术界、出版界似乎"遗漏"了一个重要的人物——宋子文.以至当众多的国民党要员的研究文章和传记纷纷面世之时,而其仍然"无人问津".宋子文当真这么无足轻重吗?不是的,他是近代中国政治舞台上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从本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他出任过中央  相似文献   

16.
宋美龄回忆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端纳奠了基,宋子文筑起墙,而我盖上了顶。”这番话就事变和平解决的整个过程来说,是言过其实;但就国民党当权派中亲英美一方在事变和平解决中所起的作用来说,是一个比较恰当的概括。当时宋美龄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老舍辟谣     
抗 战胜利前几个月,陪都重庆发生一起黄金舞 弊案,曾轰动一时。事情原委是这样的:由于黄金价格受物价暴涨的刺激,节节上涨,现货价已超出官价数倍。为减少国库损失,国民党政府决定提高黄金官价。3月28日上午10时,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召开了秘密会议,参加会议的只有财政部长俞鸿钧、四联总处秘书长刘攻芸、中央银行业务局长郭景琨、行政院机要秘书林维英五人。经过一番紧张策划后,下午四时,宋子文复召开各金融部门负责人会议,当  相似文献   

18.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9世纪被英国占领.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在各界人士的强烈要求下,向各国政府提出了“废除旧约,另订新约”的要求.中英新约谈判于1929年开始,但不久因日本入侵我东北被迫停顿下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英结盟,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在新的形势下,英国打算放弃根据不平等条约在华享有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其真实意图是想换取维护战后它在中国的利益.中英谈判于1942年10月28日在重庆举行.参加会谈的英方代表是英驻华大使薛穆,中方代表有外交部长宋子文、外交次长吴国桢、王宠惠等人.30日,英方向中方提交了英国拟就的新约草案.关于香港问题,英国在其草案中只字未提.英国的态度引起中国政府的反对.11月13日,外交部长宋子文向  相似文献   

19.
中国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距在一步步缩小,如今的乡村早已不是昔日的茅草屋、土墙坯、旱厕所,一排排小别墅的拔地而起让许多来到中国农村的人们都惊讶于这里翻天覆地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在泥泞的山间小道上,在农家的茅草屋舍里,在河口乡中心校的校园里,人们常常能看到一个年近花甲老人的身影。他,就是白山市八道江区河口乡河口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副组长、共产党员穆金生。 穆金生是一个左手截肢的残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