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正红 《法制与社会》2013,(22):186+188
本文分别对新电热棒、正常使用一段时间的电热棒、通电过热电热棒在经自然冷却和水冷的情况下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系统地分析电热棒金属管表面形貌特征和电热丝表面形貌特征形成的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从而能直观识别电热棒在火灾前、火灾后所处的状态,为电热棒火灾的鉴定提供更为有效的鉴定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钢结构工程司法鉴定案件数量逐年递增,但目前国家尚无专门针对钢结构的司法鉴定技术标准。结合部分钢结构司法鉴定案例,对钢结构司法鉴定与一般检测鉴定的区别、钢结构司法鉴定现场检测技术、钢结构司法鉴定方法与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对钢结构司法鉴定现场检测及质量评定方法进行总结,提出钢结构司法鉴定现场取样原则及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列举实践中常见的几类钢结构司法鉴定所依据的标准及鉴定方法,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由于CT检查结果在某些法医活体损伤鉴定案例中能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某些当事人常利用他人损伤的CT图像改换成自己的CT图像进行法医伤情程度的评定,这在日常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工作中时有发生的,如果不能正确识别这种CT造假图像,将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工作中能否正确识别当事人提供的CT图像是否属实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作者对23例不同类型损伤CT造假罔像的正确识别案例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法医活体损伤鉴定工作中对CT造假图像的识别能力,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图像降噪和图像增强方法对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的影响,以期为人脸识别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图像处理方法选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方案。方法收集33起人像鉴定领域实际案例中的人脸图像素材,研究以高斯滤波和小波变换为代表的图像降噪技术以及具有边缘保持和小波变换特性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增强技术对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的影响,并对不同图像处理方法对人脸识别性能的影响进行量化比较分析。结果本文研究的图像降噪技术均显著提高了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准确性,而图像增强技术虽然提高了人脸图像显示效果,但对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无正向促进作用。此外,高斯模糊图像处理的图像降噪方法虽然简单,但与本文研究的其他方法比较,其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改善方面效果最显著。结论人脸图像质量对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具有显著影响,可以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改善人脸图像质量进而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准确性。其中,图像降噪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人脸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且比图像增强技术更适合于实际人像鉴定应用中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5.
时虎  胡源 《刑警与科技》2005,1(1):63-70
钢材是本世纪最为创新的建筑材料,在高层建筑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轻钢结构等当今现代建筑工程中有广泛应用及发展前景。钢材虽为非燃烧材料,但钢不耐火,温度为400℃时,钢材的屈服强度将降至室外温下强度的一半,温度达到600℃时,钢材基本丧失全部强度和刚度。本文介绍了钢结构的火灾危险性、钢结构的火灾灾害等,指出钢结构防火保护的重要性及目前现有的几种钢结构防火保护方法,并着重介绍了防火涂料对钢结构的防火保护。  相似文献   

6.
田雪梅  闵建雄 《证据科学》1999,6(3):140-141
单独的心脏钝性损伤或锐性损伤较常见,且较易识别鉴定,而心脏钝性损伤合并锐性损伤少见,有时较为复杂,不易鉴定.特报道一例.  相似文献   

7.
浅析活体损伤鉴定的几个问题胡智斌鉴定损伤的时机鉴定损伤的时机是指伤后进行损伤鉴定的适宜时间。通俗讲,即伤后多长时间进行损伤鉴定适当。根据轻、重伤标准的有关规定,鉴定损伤的时机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受伤后即可根据当时的原发性病变或损伤后很快出现的并发症进行...  相似文献   

8.
烧骨个体识别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骨DNA检测在火灾、焚尸、爆炸等事故中的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STR作为重要的遗传标记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法医学个体识别、亲权鉴定等领域。本文从焚烧温度及时间对烧骨STR分型的影响、烧骨STR基因座的选择和烧骨DNA的提取方法三个方面结合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9.
体表损伤程度的鉴定是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刑事案件、民事纠纷等提供科学依据。体表创口的长度、挫擦伤及瘢痕的面积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等级划分的客观证据,而其精确测量是法医临床实际鉴定工作的难点。三维测量技术的出现为体表损伤程度的准确检验提供可能。本文着重对三维测量技术在体表损伤程度鉴定实践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司法鉴定的准确性、科学性、公正性。  相似文献   

10.
体表损伤程度的鉴定是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刑事案件、民事纠纷等提供科学依据。体表创口的长度、挫擦伤及瘢痕的面积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等级划分的客观证据,而其精确测量是法医临床实际鉴定工作的难点。三维测量技术的出现为体表损伤程度的准确检验提供可能。本文着重对三维测量技术在体表损伤程度鉴定实践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司法鉴定的准确性、科学性、公正性。  相似文献   

11.
放射影像资料的法医临床学同一认定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放射影像学在法医学中主要是应用X线、CT和MRI等技术方法,识别身体异物、判断有无损伤、推断损伤时间及损伤机制,同时还可以用于同一认定,特别是对于重大灾祸如空难、海难及刑事案件中肢解、碎尸、白骨化、高度腐败等无法辨认的尸体的认定。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则会遇到需要对不同时期的放射影像资料进行同一认定的案例。本文就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中对放射影像学资料进行同一认定的报告,结合有关文献,探讨法医临床学中对放射影像学资料进行同一性鉴定的原则及注意事项。1材料和方法从1995年至2004年10年间四川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法医临…  相似文献   

12.
精神损伤是指个体遭受外来物理、化学、生物或心理等因素作用后,大脑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出现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精神紊乱或缺损。狭义的精神损伤鉴定,即精神损伤程度鉴定,是相对于躯体损伤而言,应同属于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范畴。本文试从精神损伤的广义层面上,将精神损伤程度及损伤后的精神伤残程度、精神障碍因果关系等相关鉴定案件统称之为精神损伤类案件,以探讨此类案件司法鉴定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是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建筑结构体系,本文对交错桁架的结构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进行了介绍,对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在火灾作用下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地探讨,提出了一些钢结构交错桁架体系抗火设计方面有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海难事故遇难者遗体数量众多,但相对于空难、爆炸、火灾等事故遗体的保存完好,个体识别难度相对较小,在法医学检验鉴定方面,主要突出体现快速高效性和规范化、程序化。本文通过对发生在烟台的“11.24”、“10.28”两起特、重大海难遇难者遗体的法医学鉴定,试图为建立处置各类重特大灾难事故的遇难者个体识别预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放射影像学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随着放射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和成熟,X线检查、计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临床诊断技术也临床法医学活体损伤鉴定中广泛应用,为科学、准确的定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检查手段。尽管放射学几乎自其发初始就成为法医学的检查手段的一部分,然而这些技术法医病理尸体检验中却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1],把放影像学诊断技术用于尸体检验中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国鲜有这方面的相关报道。可喜的是,在法医学实践中,放射影像学诊断技术作为法医病理学的检验手段正日受到重视,在尸体个人识别、组织器官的损伤、死亡原因鉴定中发挥重要作用[1],其…  相似文献   

16.
MRI检查在隐匿性骨折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伤性隐匿性骨折是MR I检查技术出现以后的一种新的骨损伤概念。以往因X线平片和CT检查难以显示隐匿性骨折的直接征象常被漏诊或误诊,因此,骨外伤后能否正确识别和诊断隐匿性骨折具有法医学意义。作者对33例骨外伤案例进行了常规MR I序列检查,旨在提高法医伤情鉴定中对外伤性隐匿性骨折的认识,预防和减少该类伤情案例漏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法医损伤程度鉴定是法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损伤鉴定中涉及损伤长度及面积的不在少数。精确、科学的测量损伤对于最终的鉴定意见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通用的做法是损伤旁加比例尺,照相机拍照后保存、测量,但由于人体表面大部分是一个不规则的弧面且外伤导致的损伤形态常常是不规则形,利用此方法进行测量具有一定的误差,对于后  相似文献   

18.
正在颅脑损伤(主要是交通事故所致)人员的伤残鉴定中,由于受赔偿心理作祟而故意伪装的情况较为普遍,大多还受到亲属或代理人的纵容、教唆。在精神伤残鉴定中有74.5%存在伪装,故智力测验在精神伤残鉴定中的价值有限[1-2]。因此,识别伪装是此类案例  相似文献   

19.
应用ABR法评定外伤性耳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通过对40例外伤性耳聋的症状、病变和听力检查,重点讨论了鼓膜损伤所致的听力障碍,其损伤程度不超过50dB,给法医学鉴定中耳损伤程度提供了客观数据。进一步验证了ABR检查在判定听力损失的意义,对夸大、伪聋的识别优于其它听力检查。从临床耳聋程度分类法就《人体重伤鉴定标准(试行)》中,关于听力损伤的重伤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足迹鉴定科学性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侦查和诉讼过程中足迹鉴定的技术难题一直是制约足迹个体识别技术发展的瓶颈。本文针对足迹鉴定理论和公安工作实际所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最终确立和发挥足迹个体识别技术在物证鉴定领域的应有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