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致制度反思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反致制度产生 1 0 0多年以来 ,理论之争一直不断 ,然而此争论并没有阻碍其在实践中的发展。采纳反致制度是国际私法历史发展的要求 ,更是国际私法发展现实的需要 ,并且符合国际私法的目的与宗旨。反致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接受国家增多 ,适用范围趋同 ,各国并通过一些具体措施克服反致弊端 ,使之更具有可适用性。我国立法也应规定反致制度 ,以便顺利解决国际及区际法律冲突 ,更好地维护涉外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关于国际私法中反致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致是国际私法的一个重要制度,反致从其诞生之时起,即是国际私法理论领域争议较大的一项制度。关于这项制度的合理性,至今仍未在理论上或实践中得到一个统一的认识。国际私法学术界一直围绕着应不应该采用反致形成了对立的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因此,更加认真深入的对反致制度进行研讨,有利于解决各法域间冲突规范的冲突。  相似文献   

3.
现代国际私法理念下反致制度的发展前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致制度是国际私法领域中一项重要的也是颇具争议的制度。结合当代国际社会的总体发展趋势,透过对反致制度的功能解析和理论分歧,反致制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并发挥辅助性调节冲突的作用。制定我国反致制度时,应充分考虑我国国际私法发展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4.
反致制度自产生之日起,一直受到国际私法学界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反致制度巨大的实践价值使其受到各国立法的普遍接受和司法实践的青睐。本文以反致制度的价值考量为主要内容,藉此探求反致制度的发展定位及其在我国的立法需要和建议。文章第一部分是对反致制度的概述以及笔者对于反致制度内因的一些思考。第二部分笔者对反致的理论博弈逐一进行解析讨论,重点论述了反致在传统国际私法上扩大本国法适用范围、维护国家利益,追求判决结果一致性,软化冲突规范、保护合理期望以及现代国际私法上实现更好法律的选择,实现特殊领域的特定目的的实践价值,同时思考新环境下反致的定位。第三部分主要浅析反致在我国的实践需要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反致制度作为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国际私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详细阐述反致的起源,理论,实践及其发展趋势。同时讨论我国目前对反致的立法,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我国应对反致制度进行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6.
反致是国际私法中特有的一个重要制度,它是在适用冲突规范选择准据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冲突规范本身之冲突的一种表现形式。自1878年福果案开始至今,反致这一制度在国际私法理论领域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歇,并且反致制度的发展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趋向。  相似文献   

7.
<正> “外国法院说”(foreign court theory)是英国冲突法中的一项独特制度,但我国学者对它的认识并非一致。韩德培教授主编的《国际私法》认为它是“英国法官依英国国际私法而适用外国法时,应与该外国的法官自行适用其法律相同,就是说英国法官应将自己视为在外国审判,而依该外国对反致所抱的态度,决定最后所应适用的法律”。董立坤所著《国际私法论》认为英国的“双重反致”或“外国法院说”是指:“英国法院受理设住所于  相似文献   

8.
反致是国际私法上特有的制度,但在逻辑上有严重缺陷。它基本不考虑受致送国对于反致的态度,因而并不能体现对于外国法的尊重,也不能保障判决结果的一致性。随着反致制度的规则化、成文化,其灵活性也渐渐消失。更重要的是,只有当受致送国不接受反致时,反致才能体现人们所赋予它的优越性,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它,这一优势越来越受到削弱。由于当代国际私法的新发展,其所追求的目标大多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因此我国立法不必借鉴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9.
许光耀 《时代法学》2007,5(4):100-107
反致是国际私法上特有的制度,但在逻辑上有严重缺陷。它基本不考虑受致送国对于反致的态度,因而并不能体现对于外国法的尊重,也不能保障判决结果的一致性。随着反致制度的规则化、成文化,其灵活性也渐渐消失。更重要的是,只有当受致送国不接受反致时,反致才能体现人们所赋予它的优越性,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它,这一优势越来越受到削弱。由于当代国际私法的新发展,其所追求的目标大多可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因此我国立法不必借鉴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王秀玲  武兰芳 《河北法学》2006,24(7):149-151
反致制度是从司法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一项制度,在保证司法裁决结果的确定性,维护当事人合法利益,增加传统规则灵活性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其自身的缺陷如适用领域较窄,其运用结果会大大增加司法成本等限制了反致制度的运用.探讨我国国际私法中对此制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反致概念起源于19世纪末一个涉外亲属法中的继承案件.从其发端到现在,已经历一百多年的历程,随着时代发展,反致制度在世界各国国际私法体系中的地位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涉外亲属法特别是民事身份领域,反致制度—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1年在我国最新施行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中对反致制度的取舍显得格外慎重.  相似文献   

12.
反致作为当今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制度,自1878年福果案后就引起了学界激烈的争论,赞成与反对之声不绝。时至今日,在反对派更占优势的情况下,大多数国家仍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反致的存在,这足以说明反致的存在还有其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法国1878年福果案开始至今,反致制度一直是国际私法领域争论最为广泛和激烈的问题。理论界围绕是否应采用反致制度这一问题,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两大派,即赞成派和反对派。通过对两派观点的对比,我们认为反致制度没有其存在的意义,应予以废止。  相似文献   

14.
韩雪 《法制与经济》2008,(14):96-97
反致作为当今国际私法的一项基本制度,自1878年福果案后就引起了学界激烈的争论,赞成与反对之声不绝。时至今日,在反对派更占优势的情况下,大多数国家仍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反致的存在,这足以说明反致的存在还有其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于飞 《现代法学》2005,27(3):160-167
在海峡两岸的冲突法立法中,反致制度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与特点。我国台湾地区立法一直对反致持肯定的态度,规定接受当事人本国法的广义的反致,立法较为全面。但在涉及有关合同、国籍的消极冲突、区际冲突等问题的法律适用时是否采用反致尚存疑问,其反致制度不论在内容上还是立法技术上都有需要完善之处。祖国大陆现行立法对反致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从《示范法》及《民法(草案)》的有关内容来看,主流观点不是一概地拒绝反致,表现出例外接受反致的立法倾向。反致有利于实现冲突法的价值取向,有利于解决海峡两岸特殊的区际法律冲突,祖国大陆应借鉴他人的立法经验,明确接受并建立自己科学、合理的反致制度。  相似文献   

16.
韩德培教授的国际私法思想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对法理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等领域有精深造诣外,韩德培教授自1939年考取中英庚款出国研究生,到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开始,一直致力于国际私法的研究和教学。在长达60余年的研究生涯中,韩先生的国际私法思想非常丰富,他不仅对许多国际私法问题提出过精辟的论述,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国际私法学者,不愧为中国国际私法学的泰斗和一代宗师。韩先生的国际私法思想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文革以前,他主要关注一些具体国际私法问题的研究,如实质问题与程序问题的划分,反致问题等,他于1948年在《国立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  相似文献   

17.
传统国际私法理论将识别仅作为冲突规范或准据法中的一个附带制度,内容过于狭窄。在现代与当代,识别对于法律适用或法律选择已具有直接意义,可成为判断国际私法案件的一种基本的和通用的制度存在形式。因此,有必要将识别从国际私法冲突规范与准据法等制度内容中独立出来,成为与其他国际私法制度并行的一项基本制度。如此,国际私法上的识别意义、尤其是识别方法就具有了研究的专门性。从法学方法论出发的识别方法论可建立其基本的分析理论,它既是识别的理论基础部分,又是识别的司法实施内容。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在原《关于适用〈涉外经济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曾明确规定在合同领域不采用反致制度。反致正如其所表现的那样,确实带来了法理与实际操作的困难,故一般是作为例外而予以适用。即反致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调节措施,即使采纳这个制度的国家也往往附加条件与范围上的限制。本文认为应顺应发展趋势,考虑反致的立法与实践缺陷,着眼我国的实际情况,不采纳反致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9.
目次一、导论二、经济全球化与外国判决承认和执行互惠原则之理论三、经济全球化与外国判决承认和执行互惠原则之制度四、尾论一、导论尽管学界对国际私法的范围仍然存在争议,但是较有共识的一点是,管辖权、法律选择和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制度构成国际私法的核心内容。其中,判决的承认与执行是涉外民商事诉讼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  相似文献   

20.
和谐强调一种更高要求和层次上的配合,其意味着冲突的消弭,而国际私法以解决法律冲突为根本任务,其中的国际民事司法协助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体现了这一价值追求.和谐与国际私法是否存在联系?存在怎样的联系?其作为一种价值范畴对于国际私法是含是可欲的?带此疑问对国际私法中程序法领域的国际民事司法协助进行具体制度上的考量,以期获得一种对和谐与国际私法内在关系上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