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波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 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是法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系统中国化的组成部分。在法学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法律思想是沿着何种路径发生中国化现象并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成果的,这是全书的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2.
法学理论是对法的原理、原则、价值、范畴和规律等法的基本问题的理性思考,对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走向起着重要作用。正确的法学理论可以引导法律制度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错误的法学理论则可能把国家法律制度甚至政治制度引向歧途。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理论和其他各种各样的法学理论不同之处在于:一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是一定发展水平的经济基础的产物,法的发展必须同整个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相适应,法律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经济条件所  相似文献   

3.
作为对象和论域的法律文化——概念考察与意义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法律与文化之关系:概念的诞生自20世纪中叶以来,“法律文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和分析工具已为国际学术界认同与接受,不过,这一概念的广为流行并未促成定义的统一化,相反,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定义始终在激烈地争夺概念的话语权,而这一概念本身也始终遭遇着世界范围的广泛质疑与尖锐批评。笔者认为,要追问“法律文化”到底是什么,必须回到问题的原点,回到概念所由产生的历史、文化和学术的背景与源流中去。循着这一思路,我们发现,西方学者对法律文化问题的关注,其实绵延于西方法学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①但只是到了萨维尼时代,研究法律…  相似文献   

4.
[英]安德鲁.埃德加著,杨礼银、朱松峰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该书《译后记》中写道:"哈贝马斯的思想渊源颇为复杂,德国古典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实用主义、分析哲学、现象学、解释学、精神分析学、系统理论等等都被他加以了批判性的吸收;他的思想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摄了哲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政治学、宗教学、语言学、心  相似文献   

5.
法律意识形态的概念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意识形态是一个具有相当分析力与解释力的学术概念。法律意识形态概念的重提具有哲理与法理的双重理论基础与支撑。同时,回顾新中国法学六十年的演进历程,无论从法学研究角度还是从法律实践角度来看,法律意识形态概念在我国法学界的重提都具有迫切的现实必要性。法律意识形态概念重提与再思应当包括概念分析、结构与功能分析、社会化实证分析等几个向度的重要论题。  相似文献   

6.
法律经济分析的理论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法律与经济有机统一的立场出发 ,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 ,特别是将经济学个人行为动机的几个基本假定 :最大化行为、有限理性、稳定偏好、机会主义等 ,作为法律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前提加以探究 ,证诸法学理论与实践 ,以求得法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学术自足性。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以来,中国政法大学王人博教授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生活、法律的所思所想。他以凝练的语句,搭配唯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地阐述颇有哲理性的思想。经过多年,这些文字、图片已累积成厚重的名句集,在法学界广泛流传,并被亲切地称为"法学者王大爷语录",在法律圈内外构成了一道别样风景。这本《你看我说:一个法学者的人间情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版)即为"法学者王大爷语录"的精选之作,谈论的正是他作为一个法学"业余者"对法学及法学以外一些问题的思考心得。本书  相似文献   

8.
法律行为是法哲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法学理论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法律行为理论却是我国法理学中的薄弱环节,我国尤其缺乏对法律行为的性质、特征及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律及基本模式的系统研究,不能为各部门法学研究具体法律领域的行为提供一般理论。同时,现有的理论与部门法理论又很不一致,这无疑会影响我国法律调整的效果,影响法治进程。如何使法律行为成为各部门法行为的共同上位概念,实现对部门法的指导,改变法理学与部门法学脱节的状况,为未来我国民法典法律行为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是当前我国法律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公安研究》2012,(7):92-93
宋树涛在《法学论坛》2011年第5期撰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始终坚持人是法律的主体和目的。科学发展观体现在法学和法治思想上,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权利为本。推进马克思主义法学大众化,主要是弘扬与时俱进法学理论品质,弘扬社会主义法学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注重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表述”、“中国风格”,使法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法学成为通俗化、具体化、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所运用的“大众法学”。  相似文献   

10.
<正>一、法学实践教学的概念和意义(一)法学实践教学的概念法学实践教学是为配合法学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法律问题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法学实践教学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即课程作业、案例探讨、辩  相似文献   

11.
《新东方》2015,(4)
法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的法学教育和法律实践脱节,学生参加法律实践的时间短、次数少,实践效果不理想。通过研究美国、日本、德国等高校的法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的衔接,笔者提出法学教学要构建一套完整可行的法学实践教学体系,把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对接起来,以适应司法改革的需要,最终实现法科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法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慧 《思想战线》2000,26(2):116-119
民族法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20年来,我国的民族法学研究主要在民族法学基本理论、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法制建设、民族法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一个科学领域是由一群观点相互认可、语词系统相同的学者组成的社区。在这个社区中,学者们用相互认可的词汇、术语——语词系统进行交流、探讨,而对不能认同该语词系统的学者则认为不属于该领域。所以在某学术领域中,使用频率越高的语词(word),越能代表该领域的学术内涵与本质。文章通过对英文语种文献摘要高频词的语义分析,应用5W1H概念构造法,为电子政务(e-government)提炼出一个国际同行广泛认同的概念。该概念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近20年来领域成员,包括专家学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对电子政务这一概念本质内涵、理论与应用范畴及发展趋势的看法。同时,该概念的构建对我国相关理论与应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4.
赵永琛教授是我国较早从事国际刑事法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他密切关注国际刑事法学研究,开拓进取,在国际刑事法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国际刑事法学术研究领域广泛,科研成果丰硕,涉及国际刑法的基本理论、国际犯罪、国际刑事法院、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国际警务合作、区域刑法、跨国犯罪、国际恐怖主义、国际刑事诉讼法及侦查学、犯罪学、反恐学等诸多领域。他勇于开拓创新,研究自成体系,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洞察力强,崇尚思想宽容。  相似文献   

15.
图书推介     
《国际视野本土实践:亚洲地区性别与法律研讨会论文集》:薛宁兰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2006年12月性别与法律研究中心在北京主办"亚洲地区性别与法律比较研究研讨会"。这是该中心以性别与法律研究教学网络为信托,推动中国性别与法律研究教学的一次学术聚会。论文集以研讨会为基础,主要研讨了以下四方面问题:1.性别平等法与性别平等法律原则;2.国际人权公约确立的性别平等标准及其国内适用;3.具体性别与法律问题的社会性别分析与对策;4.法学研究、法律职业与法学教育中的社会性别主流化。(妇女研究所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6.
王志 《湖湘论坛》2003,16(1):18-19
法学和美学本属于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学科 :法学研究法这一特定社会现象及其规律 ,属于理性研究范畴 :美学研究美的现象及其规律 ,属于感性认知研究范畴。然而如果把法律现象当作审美对象加以分析 ,人们便可以借助法学和美学的结合发掘出某些对法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新视角和新见解。本文拟从法律美的表现、特征和内在机制、价值效应等几个方面对法律之美命题作一点尝试性探讨。  一、法律之美的现象表现如果说对法律现象进行审美评判 ,不难发现理想状态下的法律现象具有下列美的表现 :(一 )法律自身的内在美。这种内在美表…  相似文献   

17.
<正>《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自2002年创刊以来,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政治方向,立足司法行政,服务教学科研;打造品牌栏目,突出咎法特色;严守出版规范,狠抓编校质量;追求学术风尚,不断提高层次。长期以来,学报一直关注法学理论前沿问题,关注司法实务重大现实问题,展现法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法学理论界、法律实务界提供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主流思想史著作中并没有法学的踪迹,当下法学界/人不仅没有意识到该问题,吊诡的是,当下学人反而写出各种法学史、法学制度史的巨著,这实质上是将现代法学概念投射到传统社会的臆想罢了,因此,有必要认真反思当代法学作为一种知识类型的性质。中国思想世界可分成子学时代、经学时代、理学时代和法学时代,历史性、世俗性、创生性和循环性是中国思想的特质,现代中国法学正是应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开放社会的形态之运以及中国文化人格结构进入到壮年时代之运而创生的新的知识类型,但要建构起法学思维方式还需要走漫长的路。中国学人只有建构起中国现代法学的思想系统,才可以说为现代中国法治秩序的建构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研究是法学研究的特色和魅力所在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只有法学研究的对象中存在案例(司法与仲裁案例)现象,而哲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研究领域中均不存在法学和法律研究领域中特有的案例现象。这使得法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来,《国家安全通讯》围绕国家安全学和国家安全学科体系问题,开设专题,进行理论探讨,笔者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们。国家安全学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就是国家安全法学。尤其是在我国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今天,重视国家安全法学的研究,加强国家安全法制建设,更显得十分重要。回家安全法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我国法学研究的领域很广泛,涉及诸多方面的法律,已建立并形成一定学科体系的有:刑法学、刑诉法学、民诉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学、军事法学、警察法学等,各有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