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梁琳 《学理论》2009,(11):27-28
“儒、道、佛”三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对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其他方面发展都起着深刻的影响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儒、道、佛”三家关于生命伦理的思想各自都具有着非常丰富的理论价值。开展深入研究三家生命伦理的思想,思辨地对待中国传统的生死观,吸取精华,弃其糟柏,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才能指引我们选择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30)
汉传佛学在形成过程中,融合道儒,有着复杂的本体论思想演变,受道家与玄学的道、无、本、元气等本体思想的影响,汉传佛学的本体是无、空或气;受道家元气与民间"神识"观的影响,出现了神本论。  相似文献   

3.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中国古代很早就选择了单一小农业经济方式。在这种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和道德文化,当然就是与小农经济相关联的。其中尤以儒、道、法三家为主要内容,以儒、法两家为骨干,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数千年间,最能被统治者、知识分子和普通平民百姓所接受、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则非儒家思想学说莫属。但我们需要认清它在中国两千多年社会历史进步中究竟起何种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儒、道、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立意和宗旨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程诚 《学理论》2012,(14):197-198
中国先秦时期的犯罪研究,在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的思想有着代表意义,虽没有呈现体系化,但是对犯罪的研究有着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6.
李雄燕 《学理论》2010,(6):80-81
《红楼梦》中儒释道诸家思想异彩纷呈。但由于曹雪芹的人生际遇及清代重儒佛轻道的文化政策,使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对道家文化取不够重视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的历史是儒佛道三家共同构成的。宋明理学是在与佛道两家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中崛起的。作为理学奠基人的二程兄弟一方面对佛道两家的思想有一些借鉴,另一方面又坚定地站在儒家立场上与释老展开针锋相对的理论斗争,期望以此中兴儒学,重新树立起儒学的思想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政府管制改革的趋势,一方面表现为管制机构和管制过程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表现为管制范围和管制方式进一步调整.这种改革趋势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政府管制改革需要考虑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变革,管制范围要继续调整;重视市场机制的价值,管制方式要加快改进;完善管制机构的建设,管制权力要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9.
意义的追索——谈弗兰克尔的意义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的思想理论和治疗方法作了介绍与思考 ,以期国内学者对此给予积极的关注 ;在此基础上 ,作者把意义疗法与中国的儒、道、佛作了比较分析 ,并期望中国本位的精神疗法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琴歌系用古琴(即七弦琴)伴奏、自弹自唱的一种艺木歌曲。其简约恬淡的演唱风格深受儒、道、佛三家美学思想的影响;它清新委婉的旋律与诗歌吟诵密切相关;以声依吟的节奏又受制于诗歌节律;而古琴本体的器乐特征造就了琴歌演唱的行腔风格和润色特征。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 Pervasive media censorship in China is often seen as a strictly political issue. Although in past years reporters have had leeway to report on economic...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Abstract

It is often said that a major obstacle to crafting effective policies concerning home‐lessness is the larg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estimates of the extent of the problem. Such uncertainty is due largely to the difficulties of identifying a “hidden” population. But how true is it that effective policy making for the homeless depends upon counting their population accurately? This paper reviews some crit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politics, policy making, and data; examines data requirements for policy making affecting the homeless; argues the case for relative rather than absolute measurement; and assesses the importance for public policy of data problems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