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书的讲究     
作为一个中国人,第一要读历史书。中国人不能不知道中国的历史,无论你是从事社会科学,还是从事自然科学,或者你是一个商人,一个军人,一个政治家,历史书总是特别重要.因为任何唯物主义的理论,就是从历史实践中诞生的。了解历史,也就是通过对历史人物以及历史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明白人类的创造作用,找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规律。第二是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对于爱好文学的青年尤为重要。我们今天的不少小说家与诗人,他们的文章写得很美,很别致,但细细一读,发现不少人的文章缺少功力,也…  相似文献   

2.
读“无用”的书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人生大有益处。天下最好看的书往往是“无用”的书。清新隽永的诗歌和散文;耐人寻味的历史和哲学;情节曲折的故事和小说……足够让人享用一辈子。而且读这些书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  相似文献   

3.
刘明清 《党政论坛》2010,(14):41-41
读“无用”的书对一个人的成长和人生大有益处。 天下最好看的书往往是“无用”的书。清新隽永的诗歌和散文;耐人寻味的历史和哲学;情节曲折的故事和小说……足够让人享用一辈子。而且读这些书的时候,可以天马行空,让自己的思想无边无际地畅游,忘记生活中的烦恼,真正享受到读书的最大快乐。  相似文献   

4.
我想为大家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范文澜先生著的《中国通史《。为什么要读《中国通史?》因为一个中国人首先要知道和了解自己的历史,这是一个人人生观的一个基本点。记载中国历史的书很多,比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但这类古书,读起来工程浩大,非寻常人可读之。记得在十年浩劫时,我埋头测览了《二十四史》,后来在七十年代又翻阅了一遍《资治通鉴》,前后花了六年的时间。而且,读这两部书,没有扎实的古文根底不行,因此,《中国通史》是读中国史的入门之作。范本《中国通史》初版于1942年,原名《中国通史简编》,我最早是在…  相似文献   

5.
刘堂江 《党政论坛》2011,(14):18-18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的大学问家,写过《读书法》、《治国学杂话》等文章,专门论述读书方法和治学方法的问题。他说:“好打灯谜的人,无论看什么书,看见的都是灯谜材料,会做诗词的人,无论打开什么书,看见的都是文学句子。可见注意哪一项,哪一项便自然会浮凸出来。这种工作,起初做时是很难,往后就很容易了。……最初的方法,顶多是指定几个范围,或者作一篇文章,然后看书时,有关系的就注意,没关系的就放过。过些日子,另换题目,把注意力换到新的方面。照这样做得几日,就做熟了。熟了以后,不必十分用心,随手翻开,应该注意之点立刻就浮凸出来。读第一遍,专提一个注意点;读第二遍,另换一个注意点。这是最粗的方法,其实也是最好的方法。几遍之后,就可以同时有几个注意点,而且毫不吃力。”  相似文献   

6.
笑蜀 《各界》2010,(5):36-36
通常认为美国是一个没什么历史的国家,建国才两百来年,很多人谈到这点时,不免有几分不屑:哈,这跟我们的五千年怎么比?但逛了一趟美国下来,我的结论恰恰相反:是美国,而不是我们,更懂得珍重历史,历史保存更完整。  相似文献   

7.
罗日荣 《党政论坛》2013,(22):30-30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大儒。曾国藩读了一辈子书,在读书上是非常有心得的。在曾国藩的家书中,  相似文献   

8.
张秀平 《民主》2005,(11):39-40
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的《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一书,采取编年体例,按年月顺序,收集汇编有关毛泽东读历史书并评点中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中国文化主题的资料,系统地展示了中华一代伟人毛泽东对自己祖国历史的学习、认识和评估,特别是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所执持的独到见解和言论,令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浩瀚的古籍中,毛泽东主席特别推崇《资治通鉴》,他读这部古书,不止读过一遍,还专门作了批语,并推荐给各级领导干部一读。我在70年代创览过此书,也觉得这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古籍,是我国优秀的历史遗产之一。《资治通鉴》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编。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全书294卷,记载了1362年的史实。该书运用资料广泛,除取材于十七史外,还从222种野史、传状、文集、谱录中引取各种资料。主要撰稿者刘分L刘恕、范祖禹都是当时著名的史学家。从动…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6,(26)
十年前,本刊组织过一组报道,总题是:“他们在读什么书?”按照起初的计划,这组报道想介绍几十位政界、学界的知名人士读书的情况——读了什么书,想向读者推荐什么书?希望借此倡导一下读书的风气。 学界那部分进展顺利,许多专家、学者、作家都寄来了他们的回答;政界部分则大致搁浅,只有个别已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作出了回答,而在职的同志大多诚恳地向前往采访的记者说:“真想好好读点书,但实在太忙,所以实际上没读什么书。” 我们理解这些同志的处境,也确实知道一些负责同志每天需要批阅的各种文件便有十几、数十万字。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开许多会,见许多人,谈许多话,加上迎来送往,种种应酬,想坐下来读书时,已感到力不从心了。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亲身经历了党的创建和发展,参与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全过程。在邓小平著作中,对中共历史和党的建设有丰富、深刻的论述。这对我们了解国情、研究党史和党的建设经验,特别是研究建国以来和新时期党的历史、党的建设经验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什么要学习历史?邓小平认为:了解历史是推动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要用历史教育青年。他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当我听到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决定要制裁中国,马上就联想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历史。七国中除加…  相似文献   

12.
维舟 《党政论坛》2008,(2):64-64
美国学者西达·斯考切波撰写的《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一书,已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作者用独特的视角,分析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陆性国家向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过程,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3.
《理论视野》2005,(3):62-64
《光明日报》2005年2月22日报道说,陈奎元同志在中国社科院组织编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书的“代序”中指出:当前社会意识领域存在着两种迷信、两种教条主义。一种是空谈马克思主义而不懂得时代的发展变化,另一种是迷信西方发达国家反映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把西方某些资产阶级学派的理论甚至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主张奉为教条。前一种教条主义的影响正日趋式微,而后一种教条主义的倾向在意识形态领域以及经济社会变革中的影响力正在上升。假如,我们忽视这种教条主义的危害,“全盘西化”的威胁就会向我们逼近,  相似文献   

14.
邹广文 《理论视野》2010,(12):17-18
毋庸置疑,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例如国家所出台的改革举措常常是滞后的被动应付,缺乏发展的系统性和前瞻性;我们的经济增长是以过度的资源开发和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为代价的;而今天的既得利益群体已经成为社会改革的最大障碍……凡此种种,要求我们必须在理论层面加强反思的自觉意识,以切实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真正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跨越和和谐社会的发展图景。  相似文献   

15.
老年也要静下来读点书尔冬守义只要略识之无,身体也还允许,在这垂暮之年,还是要静下心来读点书。春秋时.晋平公年已七十,常作年老学不成的嗟叹。师旷对他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暮夜烛光虽然揭...  相似文献   

16.
大儒教子——读《曾国藩家书·教子书》孙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性精神包含着丰富的修身色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封建理念被历史推崇到极至,成为至高境界儒学概括,而这其中是把修身置于首位的。在社会教育不发达的封建社会,修身以普遍的家庭教化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读了《历史上何来“今天”》一文(见本刊今年4月号),觉得很有趣,但我认为历史上会有“今天”。何为“历史”、何为“今天”,我想稍有点知识的人就会理解,不必再到什么辞书中查找其含义。历史就是过去的今天,今天就是未来的历史。我们可以这样说:历史就是由一个个的今天组成的。今天之前是昨天,今天之后是明天。  相似文献   

18.
读书罪一例     
祝勇 《瞭望》1999,(31)
说到柏杨,想起*柏杨回忆录*里记录了一个案例,说是在老蒋忙着折腾他的*反共抗俄大业*的那个年代,台北一名青年教师在旧书摊上海到蒋公二十年代的*部旧著,书中不乏盛赞苏俄的言辞,令这位孤陋寡闻的年轻人好不吃惊,不仅自已饱读一番,还推荐给朋友传看。后来案发,此公在劫难逃,被处重刑。著书者无罪,读书者倒霉。于是我们知道,在有些情况下,读书也是有罪的。所谓*有些情况*,主要是指在不正确的时间里读了正确的书,或者在正确的时间里读了不正确的书。比如说,在希特勒的书最流行的时候读托尔斯泰的书,或者在托尔斯泰受青…  相似文献   

19.
正历史的发展,总有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目标,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迈出坚实一步,这将是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伟大壮举。站在百年目标的最后关口,冲刺全面小康我们奋战正酣,决胜全面小康我们信心满满!一百年跋涉,懂得我们从哪里出发,才懂得英勇斗争、凯歌前行的动力何在;百年凝思,看得清峥嵘岁月、沧桑巨变,才看得清扬眉吐气、傲然屹立的底气何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著名漫画家、翻译家丰子恺先生,学习俄语时创造过一个读字学习法,也可以叫做二十二遍读书法,即一篇文章每读一遍就在题目的旁边划一笔,一遍一遍,一笔一笔积起来组成一个繁体的读(讀)字。这22遍不是一气读完,而是分4天进行。第一天读10遍,写完读字左边的言字和右边的士字;第二天读5遍,写完士字下面的四字;最后一天读两遍,写完目字下面的两脚(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