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伴随着晚报、晨报等都市报纸的兴起,地市党报的发行越来越难,因此地市党报有必要认真分析研究一下发行市场,找出自身的“卖点”,在稳定发行量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党报的政治优势,在发行市场的夹缝中求得更好的发展。“党报姓党”仍是竞争优势和强势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耳目。党报作为主流报纸,其政治优势是非主流报纸不可比拟的,它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地市党报作为党的地方性机关报,其特性和任务决定了它只能姓“党”,必须围绕地市党委的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各项新闻报道。这一特性和任务既规定和限制了地市党报的服务定位,也赋予地市党报生存竞争的优势和强势,使之具有都市报等休闲报纸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体的兴起,都市报的风行以及各省级党报子报和分社的创办,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地市级党报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在地方财政补贴“断奶”的条件下,地市报如何接受挑战,迅速成长壮大,做强做大报业?潮州日报作出了努力的探索:这就是确立新的办报理念,把报纸当作一种产业来经营,做到主业与副业一起发展,即在办好报纸的同时抓好报业经济,两个轮子一齐驱动。一、新闻立报提高党报权威性加快发展,做强做大报业,其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新闻立报,努力提高党报的权威性。潮州日报作为中共潮州市委机关报,由于确立导向、质量是党报生命的理念,因此,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一科学命题表明了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说明在面临的各种繁重任务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的任务、中心的任务。具体到我们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来说,发展是兴报立业、做大做强的第一要务。一、发展必须明确主要任务报业集团的发展,必须抓住重点。我认为,当前应主要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1、办好报纸,提质增效报纸是报业集团的第一资源、第一优势。办好报纸,是…  相似文献   

4.
时下,许多省会城市党报和地市党报相继组建起了报业集团,但如何创新创造价值,又好又快发展,做大做强报业集团,是摆在不少报业集团面前的待解之题。为此,本刊记者对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简称宁报集团)、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以下称苏报集团)作了专题调研,或许宁苏两大报业集团的优化发展之路,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党报已获批准,组建起了报业集团。它们大多是以知名党报为龙头而建立起来的,且运作态势良好,实现了优势互补,发挥了联合舰队的威力,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确保了党报的主流媒体地位,达到了更好地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的目的。它们的成功经验,应引起全国各大中城市党报的注意和思索。而且,大中城市党报同仁对此务必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组建报业集团乃大势所趋,现在各大中城市党报要做的就是积聚能量,壮大实力,为组建报业集团做准备。一、大中城市党报组建报业集团的必要性 1、媒体竞争的需要。时下,大中城市媒体市场竞争激烈,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具体表现在:①国家级、省级报纸的触角纷纷向大中城市延伸,通过设立工作站、记者站广告代理、发行站、分印点等手段,抢占大中城市报刊市场。②大中城市本市的晚报等生活娱乐性报纸在内容、发行等方面不惜血本,与本市党报争夺市场份额。③电视、广播等电子传媒以其丰富多彩、趣味性强、迅速快捷的特点,在争取广告源方面同党报展开激烈竞争。④网络媒体虽初露峥嵘,但已显露出巨大的市场潜力,并已开始作为  相似文献   

6.
党报是各级党委的机关报,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作为党的喉舌,党报理应做大,更应做强。党报做大、做强,既要讲政治,讲党性;还要做到可亲、可信和可用。办成强势主流媒体,党报才能做大做强党的宣传工作的关键是要抓好党报。党报曾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党报一统天下的阶段,二是党报一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面对报业市场愈来愈激烈的竞争局面,身处基层的地市党报纷纷调整发展思路,试图通过扩充信息量、增添趣味性等改版尝试,做大做强党报事业。虽然改版后,报纸版面增加了,内容增多了,但是,从调查回馈表明,读者对一些地市党报的改版结果并不十分认同。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8.
党报副刊不同于文艺刊物,它要不要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能不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是目前还不被人们重视、至少不很重视,但却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人说,党报是党的“喉舌”,它的任务是明确规定了的,是毛泽东同志说的“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对所有党报来说,都是一样的。既然如此,怎么还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呢?既然报纸不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那么作为它的副刊,又怎么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各级党报除了内容有些地方性之外,没有自己的特色,可谓千人一面,以致出现各地看各地的报纸、外地报纸无人问津的局面。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界好些人从经济观点出发,考虑到报纸的发行量。只想到内容的吸引人,于是在副刊上便大量地刊登相同的故事,摘录相同的文章,  相似文献   

9.
传媒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日益受到来自市场的挑战,尤其每到年末岁初报刊发行的高峰期,记者的消费选择常常使同业竞争风起云涌。许多内地地市级党报尽管有红头文件保驾护航,又辅之以各种促销手段,但发行量仍难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究其原因,除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消费需求等因素的限制之外,更多的也许应归咎于传媒本身的质量,以及与之互为因果的新闻观念、办报思路、经营运作理念等与报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各种因素。内地的地市级党报,如何适应市场化特别是我国加人WTO后的形势而生存?下面,笔者就自己这几年来的新闻实践与思考,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大家。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地市级党报的市场定位及特色。作为基层党报,它与省级、国家级党报有共性,必须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的“政治家办报”的原则,坚定不移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达党和政府的声音,关注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关注民生。同时,它又有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广告作为报社重要的经济来源,已经成为地方党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支柱,广告质量与收入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地方党报的发展,还与地方党报的形象息息相关。现在,地市报的广告经营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们既不能像许多大报那样,因为发行量广、影响面大而不愁广告业务,做起来显得游刃有余;又不能像规模更小,属于条条或块块的报纸,只要到手数量不多的广告即可保住成本,并略有盈余。地市报的广告经营处境,似乎总是陷于努力争取更大广告经营额而又难以实现的苦恼之中。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驻马店日报》作为驻马店市委机关报,也同样面临着上述问题。但《驻马店日报》努力发挥地市党报的固有优势,精心策划广告,靠优质服务赢得客户,同时依靠科学合理的内部管理,广告经营收入一年一个台阶,连续三年稳步增长并实现翻番。本文结合《驻马店日报》的特点谈谈地方党报搞好广告经营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地市级党报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上受国家级、省级大报的挤压,横受都市类报纸的冲击,以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挑战,和相对区域的局限性,地市级党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压,这种趋势的发展越来越不利于其生存和发展。如何使自己的劣势变为优势,冲出重围,在诸  相似文献   

12.
重视理论宣传是党报的传统和优势。报纸理论宣传具有指导性的本质特征和可读性的内在要求,同时要求做到指导性与可读性的结合,从而不断增强报纸理论宣传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一、指导性:报纸理论宣传的本质特征指导性首先是党报的性质、地位和任务所决定的,是党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报纸理论宣传来说,这种指导性作用更加凸显,是第一位的。从根本上说,指导性是报纸理论宣传的本质规定性,如果没有这种指导性,报纸理论宣传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与根据了。报纸理论宣传的指导性应当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思想性。这是报纸理论宣传的首要任务和最大优势。它是指在我国,报纸理论宣传必须以完整准确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  相似文献   

13.
公共关系是存在于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它是指一个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传播媒介和沟通手段,同公众建立起的相互了解、信任和支持的依存关系。它通过执行一连串有计划的行动,在公众中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和声誉,以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党报作为一个社会组织,也存在着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在读者心中树立良好形象的问题。党报只有做好公共关系工作,才能在公众中建立起良好的信誉。一、党报公共关系的优势党报公共关系是研究如何协调、沟通党报组织内部、党报与社会公众之间、党报与其他新闻媒体之间的关系的学问。其目的是为了使党报取得其内部…  相似文献   

14.
当前,报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地市党报要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报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做好民生新闻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既能够使地市党报践行“三贴近”,又能够在读者中产生更强的公信力和亲和力。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做出自身的特色,提升地市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依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报”,作为各级党委的机关报,在群众心目中有其特有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一些政策性、宏观的报道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伴随而来的是,一些地方党报板着脸孔、他们的媒体舆论场与群众的口头舆论场相脱离,容易给市民留下会议消息太多,文章太长,活泼不足,严肃有余,是给“官人”看的等印象。而另一方面,现在都市类报纸的发展势头强劲,其传播空间越来越大,而党报因为受到限制较大,应对措施乏力。在报纸靠读者求生存的现实中,在同城都市类媒体的挤压下,使得我国许多党报,尤其是地方党报的发展,面临着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6.
时下,无论是各级党报,还是各地都市类和晚报类报纸,陆续推出了社区新闻专版或专栏,赢得了广大读者和报业界的认同,这是办报理念的一种改革创新,也是都市类和晚报类报纸对党报主流媒体地位形成的挑战。《郑州日报》是郑州市委机关报,2007年就开设了“区街新闻”版,专门报道社区新闻。采写实践使我体会到,要想做好做大做强党报社区新闻,必须凸现以“民”为本的操作理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多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报纸跨区域创办政策的放开,加上一些大城市的都市报到地市抢占市场,地市党报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的报业市场中,地市党报从诞生之日起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之传播优势,其区域影响力是垄断性的。然而,近几年来以市场为指向的一批批都市报迅速崛起,其市场覆盖率、绝对发行量不少都超过了当地党报。那些走向成熟的晚报、都市报,功能定位正,努力从“拾遗补缺”、“茶余饭后”向主流报纸转变,向地市党报的“老大地位”提出了挑战。另外,随着网络对生活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18.
任何一种新闻媒体,都是为适应其受众需要而办的;如果一种媒体不能适应其受众的需要,不被其受众所认可,它就不仅没有市场,而且连存在的必要都没有了。由于各种媒体的性质、特点、定位不同,其受众构成、受众需要也有所不同。以报纸为例,全国性报纸与地方性报纸不同,党报与晚报、都市报不同。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报纸,都只有对自身受众的需要有所了解,并针对自己受众的实际需要采取对策,才可能赢得受众的认可。本文仅就地市党报的受众需要及适应对策谈一点浅见,以期得到行家指教。一、地市党报的受众范围从理论上讲,地市党报作为地市党委的机关报,它是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喉舌和耳目,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它应该是面向全体人民群  相似文献   

19.
赤壁市委、市政府以建设强而优的中等城市为总目标,以‘宽进提质”为总要求,把工业崛起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振兴的核心,着力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扩大产能、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扎实做大做强做实工业经济,为建设强而优中等城市提供“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党报是党的喉舌和耳目。党报作为主流报纸,其政治优势是非主流报纸不可比拟的,它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这是由党报的性质和职能所决定的,也是由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决定的。《襄樊日报》正是由于清醒地认识和牢牢地把握了这一点,充分发挥主流报纸在服务大局中的政治优势,从而在党报阵营中不断有所作为,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发挥主流报纸高屋建瓴的优势,以前瞻式报道展现时代,鼓舞士气站在时代前沿,用前瞻式报道展现时代,用高屋建瓴的报道擦燃人们心头的火花,是主流报纸的优势所在,也是《襄樊日报》的显著特点。2000年10月,当人类社会即将进入新世纪的时候,市委、市政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及时确定了襄樊在新世纪之初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思路,即确立“一个定位”、形成“两个枢纽”、实现“三个对接”、建成“四大基地”、实施“五大工程”。“一个定位”是:逐步使襄樊由历史上的兵家必争之地变成新世纪、新千年的商家必争之地;“两个枢纽”是:把襄樊建成全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