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伟人,是一代享有盛誉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头脑敏锐,足智多谋,语言答辩幽默而严谨,富有特殊的魅力。在他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总理期间,不仅参与制定了国家重大的外交决策,而且成功地领导并亲自处理了许多外交方面的事务。  相似文献   

2.
<正>凡是和周恩来打过交道的人,无不为他的博学多智、能言善辩所折服。尤其是在长期的对外交往中,他以超人的智慧和灵活的手段,以精辟、诙谐而又富有战斗力的语言,在谈笑间使问题得以解决,令人佩服。点化成语,简洁点评有一次,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到南京与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在我方义正词严面前,对方不但不接受,反而恼羞成怒地叫嚷同共产党谈判简直是“对牛弹琴”!周恩来听后,只是轻蔑地一笑,慢条斯理地巧妙回敬了对方:“对!牛弹琴!”周恩来妙用标点符号断句重组,针锋相对地将对方的叫嚣比作“牛弹琴”,既摆脱了自我困境,又迫使对方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3.
早在延安时期,陈毅的外交才能就为毛泽东所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长一直由周恩来兼任。但由于周恩来政务甚重,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慢慢物色人,为其分担部分外事工作,而最终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陈毅身上。1958年2月11日,陈毅正式以副总理身份兼任外交部长。这样,陈毅的主要任务便转到外交战线上来。当时世界舆论纷纷评论,法新社说:“陈毅元帅完全有资格负责领导中国的外交政策。”但具有35年党龄的陈毅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工作转到政府方面和外交方面,已完全解决了。瞻念前途,实有绠短汲深之惧…  相似文献   

4.
1954年 4月 26日,由周恩来总理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抵达瑞士,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为了挫败美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阴谋,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威望,周恩来以他高超、娴熟的外交技巧,本着真诚的和平愿望在会上或会外,展开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   1954年 5月 6日,周恩来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特地宴请当时的英国外相艾登、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等人。   当时,卓别林正遭受美国当局的迫害,在瑞士政治避难。接到中国的邀请,他愉快地按时赴会,受到周恩来的特别关照。宴会上,周恩来与卓别林谈得非…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好交友,与他的早年经历有关,更与他救国家尽力社会、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志向有关。大事业是群众的事业。有大志向者必须乐群、合群,绝不是脱离群众的孤家寡人。周恩来在南开学校写的《爱国必先合群论》,初步表达了对合群的认识。他不仅有此认识,而且入学第二年,和张蓬仙、常策欧三人发起组织了“敬业乐群会”。这个会的宗旨是“以智育为主体,而归于道德,联同学之感情,补教科之不及。”这个会的会员曾发展到280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3。周恩来又是“乐群”、“合群”的身体力行者。他在南开学校四年一直是住校生。…  相似文献   

6.
1957年在莫斯科,毛泽东向赫鲁晓夫介绍说:“周恩来很有才干,在大的国际方面,他比我强,很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灵活地解决问题。”可以说,没有周恩来就没有新中国外交的辉煌成就。周恩来“灵活地解决问题”的“才干”,是我国外交学的宝贵财富。其中,他的卓越的外交语言艺术就是值得后人学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述说家常,打开对话闭锁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艰苦的斗争,终于取得7革命胜利。外交上另起炉灶,举步维艰。身兼首任外交部长的周恩来和绝大多数外国政要及其外交官们并不熟悉,会谈中如果官方味道太浓,私人感情交流太少,…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二·九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他曾作为向导和随行翻译,协助埃德加·斯诺完成了名噪全球的《西行漫记》的采访工作;他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半官方外交领导者之一;他曾被指定为同秘密来访的基辛格谈判的三人小组成员。新中国外交史上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与他有关。他是深受周恩来赏识的外交才子;他曾被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为"我见过的最有能力的人民公仆之一"、"值得信任的朋友";而他的老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则感叹:"这个人,整个生命都用在外交上了。"○○○○○○○○○○○○○○○○○○○○○○○○○○○○○○○○○○○○○○○○○○○○○○○○○○○○○○○○○○○○○○○○○○○○○○○○○○○○○○○○○○○○○○○○○○○○○○○○○○○○○○○○○○○○○○○○○○○○○○○○○○○○○○○○○○○○○○○○○○○○○○○○○○○○○○○○○○○○○○○○○○○○○○○○○○○○○○○○○○○○○○○○○○○○○○○○○○○○○○○○○○○○○○○○○○○○○○○○○  相似文献   

8.
廖承志是廖仲恺和何香凝的儿子,新中国新闻、侨务、外交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他与周恩来很早就认识,长期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之一。在长期从事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他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周恩来生前讲道:“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周恩来曾说过“:我与廖家已有三代交情”。对此,廖承志感叹道:“这是实情啊,父亲廖仲恺早在黄埔军校就十分赏识周恩来,母亲何香凝一直受到周恩来的关怀和爱护,姐姐廖梦醒不仅和周恩来革命关系密切,而她的女儿囡囡又是周总理和邓大姐十分疼爱的干女儿。”早在1924年大革命时期,16岁的廖承志还…  相似文献   

9.
姚远 《党史纵览》2010,(12):4-9
林巧稚是我国著名的妇产科专家。也是中国科学院第一位女学部委员。她终身未婚。却拥有最丰富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出的杰出女性,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被人尊称为“东方圣母”。作为开国总理的周恩来,对这位“东方圣母”十分关心。也十分敬重,多次称赞林巧稚为我国妇女儿童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而林巧稚也难以忘怀周恩来对自己的关爱。她曾动情地对朋友们说:“是他崇高的精神影响着我。使我由信上帝变成信共产党。要说真有上帝,那么,他就是我心中的上帝!”  相似文献   

10.
杨洁篪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有儒家风范,而他在美国外交圈却有一个生猛的绰号——“老虎杨”。  相似文献   

11.
胡北 《党史纵览》2010,(3):9-11
1939年底,国民党顽固派在华北地区掀起的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后,把摩擦的矛头指向华中。国民党政府军令部制定了围歼皖东新四军的方案,以“李品仙、韩德勤之各一部.进出于淮南铁路以东及洪泽湖以南地区,将该地区异党压迫于大江以南或相击歼灭之”。在这紧急关头,中原局书记刘少奇旗帜鲜明地指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绝不向进攻我之顽固势力让步。”他斩钉截铁地说,如果在此关头动摇,“就要造成极大的罪恶”,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是20世纪最伟大、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在半个多世纪的政治生涯中,周恩来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但是,由于他在“文化大革命”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说了一些违心的话,做了一些违心的事,使一些人对他产生了误解。如何看待“文化大革命”中的周恩来?笔者认为,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所作所为,不是他胆小怕事、软弱可欺;也不是他盲目愚忠、推波助澜;更不是他留恋名位、明哲保身。要探讨周恩来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历史作为,必须从他在特殊历史时期表现出来的特殊的政治家品格中寻求答案。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是中…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作为一个伟大的外交家为我们许多人所牢记。30年来,他不但使世界政治家为之折服,也使外国记者尤其是西方记者为之倾倒。有些人指责我们是被他的勉力所欺骗,但即使我们是被欺骗──我是不相信此种说法的人之一──我们当然也不是唯一被欺骗的。尼克松总统在回忆中说,周‘仅有高雅与坚韧的双重品德”,并说这在“当今世界是非常不寻常的”。他的国务助理基辛格称周是“除戴高乐外。我一生中从未遇见过给人留下如此印象的人”。曾任1954年日内瓦会议两主席之一的英国外交大臣艾登认为,他(周思来)是他所遇到的最们熟、最渊博的外交…  相似文献   

14.
沙祖康,江苏宜兴人,多边外交谈判高手,著名外交、军控专家。“沙铁嘴”、“沙将军”、“外交斗土”、“硬骨头”、“工作狂”、“外交三宝”之一……所有这些.都是现任联合国副秘书长的中国外交官沙祖康前些年的别称。在1993年震惊世界的“银河号”事件中.他与美国调查组斗智斗勇,让美国政府掉入自己挖掘的一个又一个尴尬的陷阱.伸张了正义,揭露了美国践踏国际法的霸权嘴脸。  相似文献   

15.
翻开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周恩来年谱(18981949》,在“诞生”一节里写道:“祖籍浙江绍兴。祖父周殿魁曾任山阳县知事”。在文献研究室编写的《周恩来传》开头也写道:“到周恩来祖父周殿魁一辈时,他这一支家族就离开绍兴,迁到了淮安。”1946年9月,周恩来和美国记者李勃曼谈个人与革命的历史时也说:“我的祖父名叫周殿魁,生在浙江绍兴。”lop年8月2日,周恩来在京对部分亲属谈话时说:“我们这同一个祖父名过花,号云门,字殿魁,这名字有封建思想,想中科举。”笔者手头还有一份《周氏家谱纪略)复印件,是周恩来六伯父周嵩尧的后代…  相似文献   

16.
于右任,字伯循,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后长期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在国民党内是一位爱国的富有正义感的老人。大陆解放前夕.被胁迫去了台湾。于右任先生和周恩来早有交往。周恩来曾评价他说:“于右任先生是位公正的人,有民族气节,但是在国民党内部,他还不能算是一位真正的左派。他态度不坚定。旗帜不够鲜明。”对于这样一位国民党内的中派人物。周恩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时时加以关怀和团结。这从他为于右任夫人祝寿一事上就足以得到明证。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日下午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11月8日,外交部成立,周恩来以外交部长身份出席外交部的成立大会并发表了题为《新中国的外交》的讲话。在这篇关于新中国外交方略的纲领性文稿中,周恩来说,“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这是周恩来对旧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外交史作的一个十分生动形象的总结。这一总结也是旧中国外交的终结。但是,要把积贫羸弱的中国外交办得“站起来”又谈何容易。周恩来以他聪明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谈判经验,以独立自主的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挫败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破坏,维护了我们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民族独立的尊严。其中对苏、美、日等几个重要国家的外交工作更是做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的外交思想○孟庆仁陈建军周恩来是世界公认的无产阶级的外交家。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他就是中共外交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又成为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奠基者。他作为新中国外交的主要领导人,不但直接组织和指挥了所有的重大外交行...  相似文献   

19.
1939年3月30日,正当国共两党已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合力抵抗外辱之时,国民党顽固派却在山东省博山县太河村制造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反共事件,无辜杀害和抓捕八路军指战员200余人,鲍辉等多名八路军山东纵队高级干部遇难。惨案引起毛泽东的无比愤怒,他在1939年9月16日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记者的谈话中,不仅提及该惨案,痛斥惨案制造者“无法无天,和汉奸的行为很少区别”,而且代表中国共产党严正提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反摩擦”斗争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序言(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四日)江泽民《伟大的军事家周恩来》一书,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的同志请我为之作序,我欣然应允。周恩来同志的才识全党皆知。他“才兼文武”,“文能治国,武能安邦”。他是以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