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发展简史》(上册)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史料,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史料,大都是以中国和欧洲的例子来说明各个社会发展的状况。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把中国与欧洲加以比较;教完全册后,也可采用这种比较的方法归纳一下。例如: 一、我国是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就建立了奴隶制国家,进入奴隶社会;而被称为“欧洲文化发源地”的希腊和罗马,直到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才相继建立奴隶制国家,进入奴隶社会。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新中国成立三十五年来,随着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这里不仅出土了距今五六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的遗址,一万多年前中石器时代遗址,和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还出土了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和公元前十六——前十一世纪第二个奴隶制国家商的都城遗址,并从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瓷器和青铜器,等等。从而进一步证明,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河南则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相似文献   

3.
同许多民族的发展史一样,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们散居于许多互不相属的独立部落,并未形成统一的民族群体,对那个时代的情况我们只能通过大量的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及藏文史籍来了解,大约在公元前十世纪,青藏高原上已有蕃(雅隆)、苏毗(孙波)、羊同、党项、白兰、附国,突厥、吐谷浑等独立的大部落,公元前四世纪,众多的部落逐步形成象雄、雅隆、苏毗三大部落联盟。当时处于藏文化的奠基时期,其文化主流以产生于象雄的本教文化为基础。《西藏王统记》和其他历史典籍都认为至少在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建立奴隶制王朝以前,藏族没有文字,因此当时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则没有成文形式。据《贤者喜宴》记载,从西藏第一个王,公元前四六九年(实际是雅隆部落的首领)聂赤赞普开始,至公元前一百年左右的布第公杰(或称甲  相似文献   

4.
曲阜,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相传为少氏的都城,殷周时代的奄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封鲁,其子伯禽是曲阜的第一个鲁公。  相似文献   

5.
印章也称图章,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是我国古代锲刻文明的遗存.从考古所得的遗存来看,我国的印章文化可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约公元前十七世纪初--公元前十一世纪).  相似文献   

6.
雅典奴隶制国家的建立雅典位于希腊东南部的阿提卡半岛。在荷马时代,居民分属四个部落,每个部落包括若干氏族。各部落有议事会,管理公共事务。重大事情由人民大会讨论决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氏族内贫富分化日益显著,形成了氏族贵族,出现了奴隶,不同氏族的人也越来越混居在一起。由原来的氏族组织按照传统习惯管理社会已不可能了。传说这时发生了公元前8世纪的提修斯的改革。提修斯是传说中的雅典国家的创建者。他在雅典设立了一个中央管理机构,管理四个部落的共同事务。同时制订  相似文献   

7.
《史记·货殖列传》时代略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史记·货殖列传》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时代。这个时代始于公元前5世纪春秋季年,止于公元前2世纪末汉武帝元鼎年间,历时四百载。这个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高峰,而西汉文景时期则是高峰之巅。至汉武帝时,由于政府实施了打击商贾的政策,致使盐铁等商品的生产和流通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8.
代议制的产生代议制最早产生于希腊的民主共和国。公元前8至前4世纪,希腊地区出现了以城市为中心的诸多奴隶制小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统治方式,逐步形成古希腊雅典城邦国家共和国制的典型。以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著称的雅典国家设立了执政官、贵族会议和公民大会等机构。大约在公元前594年,执政官梭伦实行改革,企图缓解贵族与贫民的矛盾,但事实上并未废除贵族会议,而是创设了几乎存在于每一个制宪城邦的400人会议,后改为500人会议。改革还  相似文献   

9.
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古代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的南端,公元前八到六世纪,希腊已经大量使用铁器,农业和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商业也活跃起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内部发生了进一步的阶级分化。由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希腊形成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包括周围乡镇在内的“城邦”,即面积不大,人口不多的国家。在二百多个希腊城邦中,雅典和斯巴达各具典型。雅典工商业发达,使用奴隶劳动较多,政治体制是奴隶主民主制;斯巴达以农业为主,实行土地和奴隶的国有制,政治体制是奴隶主贵族寡头专政。到公元前四世纪,希腊城邦制度走…  相似文献   

10.
世界百多年来经历了四个时代:一是从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现代世界历史的第一个时代;二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是现代世界历史的第二个时代;三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冷战时期,是现代世界历史的第三个时代;四是从20世纪90年代算起,同人们说“冷战后时代”一致,即“世界历史大调整时代”。“世界历史大调整时代”的意思是,  相似文献   

11.
(一) 一八五九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首先提出关于人类社会形态发展的学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性质,我国学术界有原始社会说、奴隶社会说、封建社会说、混合阶段说、东方特有的阶级社会说、经济形式说诸种,但古代的生产方式为奴隶制社会,这已基本成为定论。我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指的是原始社会的最后阶段,即私有制和阶级产生阶段的社会形态,它是先于古代的,即奴隶制的社会生产形态而存在的。在这里,马克思大体上提出了五种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为了肯定奴隶制是一个单独的社会发展阶段,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指出:“奴隶制是同其他任何经济范畴一样的一个经济范畴。”“因为奴隶制是一个经济范畴,所以它总是列入各民族的社会制度中。”一八四四年,恩格斯根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世界历史上是十分典型的,前后共经历了两千三百多年。从它的发展过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从公元前475年左右到公元前209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确立时期;(二)从公元前209年到公元1628年,即从秦末农民战争到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缓慢发展时期;(三)从公元1628年到公元1840年,即从明末农民战争到鸦片战争前夕,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而在中国封  相似文献   

13.
正进入21世纪,一百年前出现的"打倒孔家店"倾向,又开始回摆,在"复兴国学"的旗帜下,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和其他中国的传统文化开始热起来。经历了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激烈动荡,中国的文化教育界又开始重新认识孔子的价值。作为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孔子及其思想再一次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方面关注的重要内容,几乎有关中国的各类专业历史都会谈到孔子,出版的各类相关著述文章更是汗牛充栋。为了在浩瀚的书海中选择理智的路径了解孔子及其思想,特对可见的"孔学"著述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并就教育同行。  相似文献   

14.
有了帝王,便有了宫廷。有了宫廷,就有了守卫王宫、护卫君主的专职人员。夏(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是我国最早的王朝。《周礼》上记载,夏朝的官员里有虎贲氏,汉代有虎贲中郎将、虎贲郎,历代沿用,一直到了唐朝才被废止。古代称宫廷禁卫军的将领为虎贲,也称勇士为虎贲。虎贲的意思是如同老虎勇猛地奔走追逐野兽。根据《周礼》所记载,我国从夏朝起就有了皇家卫士,那么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也应该有宫廷禁卫将士。只是由于夏商的年代太久远了,这方面所留文献资料不足,所以,这两个朝代的禁卫制度以…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如何认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重大问题,本文拟作一点粗浅的探索,以就教于有关专家学者。我国多民族国家究竟形成于何时?奴隶制时代还是封建制时代?对此,历史学家还存在分歧。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一文中说:“民族也和任何历史现象一样,是受  相似文献   

16.
百年服饰人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的100年历史中,中国服装由清朝的满式旗装经历了无数次的变革,发展到今日。服装的变迁,体现了整个时代文化的变迁。21世纪将是中国服装和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中国青铜时代展览》已于四月中旬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之后,将在芝加哥、波士顿、沃斯堡和洛杉矶陆续展出。展品是公元前十九世纪——前十六世纪的二里头文化,即夏王朝时期(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十六世纪)的青铜器和玉器,商(公元前十六世纪—前十一世纪)、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纪—前七七一年)、春秋、(公元前七七○—前四七六年)、战国(公元前四七五一前二二一年)和秦(公元前二二一—前二○六年),汉(公元前二○六—二二○年)各个时期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是新中国成立三十年来考古发掘所得中最有典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形态的变迁来考察,在20世纪的后半个世纪中,我国在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到计划经济转变,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之后,现在又面临着从市场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变。在我国近半个世纪的经济形态变迁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均是站在时代变迁的前列的...  相似文献   

19.
史前时期中国与日本列岛间即已产生文化交流,尔后,中国文化东渐,对日本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交流的进程10世纪以前的中日文化交流,集中表现在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方面。日本文化面貌的改观及社会变革与此息息相关。作为日本文明曙光期的公元前3世纪,以及日本开始全力输入隋唐文化的公元7世纪,不但是日本社会飞跃的转折点,也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发展进程的中界点。10世纪以前的中日文化交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的文化交流是随着人类迁徙自发地进行的,它大约始于距今10万年以前,延续到公元前4世纪。旧石器中晚…  相似文献   

20.
以今年七月一日北京时间零点为标准时间,中国将进行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对多达十亿的人口进行普查,在我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它不仅为我国人民所关心,而且为世界人士所瞩目. 中国是世界上进行人口统计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古代人口统计资料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传说,远在公元前十六世纪以前,即中国的夏朝(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前十六世纪),就开始有人口数字的统计.到了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公元前七七一年),开始有了比较严密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中国历代政府为巩固其统治都很重视户籍、丁口的登记和编制.但是,在漫长的封建时代,由于历史条件限制,没有也不可能用近代的科学普查方法,获得全面的、准确的人口数据.一八四○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遭受到外国的侵略和奴役.清王朝在它崩溃的前夕(一九○九年)曾颁布《清查户口条例》,但许多地区尚未实行,即告流产.一九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