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俄罗斯外债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独立之初继承的苏联巨额外债,其二是为完成经济转轨目标和弥补预算赤字举借的大笔新债.经过多年的债务管理,俄罗斯各项外债指标不断趋于优化.总体而言,俄罗斯巨额外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结构性问题,俄外债管理方式的变化反映了其对外战略从强调国内政治经济目标向大国地位诉求的转换轨迹.从现今情况看,俄罗斯国家外债负担越来越轻,而且外债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作用开始显现,但银行和公司债务的快速增长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目前共欠外债1 660亿美元,其中苏联时期债务为1 132亿美元,占68.2%.2000年俄GDP为69 401亿卢布,按1美元兑换28.48美元计算,为2 436.8亿美元.目前俄外债约占GDP的68%,平均到每个俄罗斯人身上的外债为1 100多美元.  相似文献   

3.
1999年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工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开始回升,国家财政状况也有改善,但一些深层次的经济问题远未解决,增长势头难以持久,预计俄经济今后一二年只能有微弱增长。俄经济衰退时间长、幅度大,资金严重短缺,内外债沉重,多数居民生活下降,结构性难题多,因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要真正实现经济振兴,估计需要15~20年,俄的经济科技潜能不容低估,关键在于能否尽快找到一条符合俄国情的改革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使俄罗斯经济遭重创,2009年俄GDP增长率在全球前十大经济体中排名最后。其原因主要是经济结构畸形、金融系统脆弱、企业外债规模过大等。总结金融危机爆发后的经验教训,俄提出了振兴俄罗斯的“现代化战略”,并已开始显现影响力。由于受国内经济结构以及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影响,俄“现代化战略”的全面实现尚会面临诸多困难,但俄未来的发展机遇仍会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5.
欧盟是俄罗斯最大的外资来源地.欧盟国家对俄投资基本上反映了俄罗斯外资运行的主要方向及特点.由于存在投资总量小,投资结构、投资领域和投资地域分布不平衡等问题,使得欧盟国家对俄投资难以对俄罗斯的经济顺利转轨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今后欧盟对俄罗斯的投资能否继续保持增长既取决于俄罗斯经济的复苏及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取决于东扩后欧盟内部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吴笛  车维汉 《东北亚论坛》2013,(2):16-25,129
博弈论和国家利益等相关理论对于研究俄日两国"北方四岛"领土纠纷问题,有较强的解释力。日本不会放弃对"北方四岛"的索要,而俄罗斯也不会轻易归还或部分归还"北方四岛",甚至必要时会加强在"北方四岛"乃至远东地区的军力部署。俄日两国在资本和自然资源方面分别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在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中:俄罗斯选择"据守",日本选择"索要,合作"。"北方四岛"问题将会变得长期化。该领土问题的解决,将取决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取决于俄日两国彼此之间权力的消长,取决于两国之间的新的博弈均衡。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如火如荼的进程中,非洲国家却在债务枷锁的禁锢中挣扎,债务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沉重的外债对非洲国家经济增长、脱贫复兴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非洲国家的经济主权.债务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国际社会和非洲国家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经济至今连续六年保持增长,国际社会与俄国内各界对俄未来评价积极,但另一方面,俄经济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脆弱,存在一定的问题及制约因素。俄罗斯当前宏观经济指标良好,经济结构调整有一定成效,俄未来经济改革还取决于很多因素。  相似文献   

9.
2014年7月,美国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年度军控条约履约报告中公开指责俄罗斯违反美国与苏联于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并引发两国新一轮外交对抗,将美俄长期存在的围绕《中导条约》争议推向新的高度。美俄围绕《中导条约》之所以争议频频,既有历史根源,也有安全考虑,更有现实政治因素。《中导条约》的未来将取决于美俄双边政治动态演变及其对两国安全环境的影响。从短期看,美俄仍将重点解决《中导条约》的履约问题;从长期看,美俄很有可能再度推动条约多边化。  相似文献   

10.
蒋翊民 《现代国际关系》2015,(2):25-31,60,63
2014年7月,美国国务院在其发布的年度军控条约履约报告中公开指责俄罗斯违反美国与苏联于1987年签署的《中导条约》,并引发两国新一轮外交对抗,将美俄长期存在的围绕《中导条约》争议推向新的高度。美俄围绕《中导条约》之所以争议频频,既有历史根源,也有安全考虑,更有现实政治因素。《中导条约》的未来将取决于美俄双边政治动态演变及其对两国安全环境的影响。从短期看,美俄仍将重点解决《中导条约》的履约问题;从长期看,美俄很有可能再度推动条约多边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