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次成人教育大会上提出终身教育思想以来,终身教育思潮迅速在世界各国传播开来。同年12月日本政府就派遣了波多野完治教授参加了关于“终身教育引论”的讨论,将终身教育思想引入日本。由于学历  相似文献   

2.
明治维新后,伴随着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诞生,日本的社会教育也应运而生。本研究不仅考证了社会教育在日本的由来,确认了社会教育乃日本明治以后出现的特有的教育形态;并从教化型、民主型、终身型等三方面厘清了日本不同历史时期学者对社会教育的多元界定;而且对日本的社会教育和社会事业、社会政策、国家教育、国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日本社会教育概念的五个特征,即丰富多样性、暧昧模糊性、服务主体性、法律健全性、实践追求性等。  相似文献   

3.
从德国职业进修公司谈德国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职业培训大体可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学校教育系列的双元制职业教育,针对的是中学毕业生,它是在职业学校和企业或跨企业的培训场所进行的,注重实践环节;另一块是成人教育系列的职业继续教育,主要针对失业者、(受到失业威胁的)在职者、未完成或未受过职业教育的青...  相似文献   

4.
秦海 《新民周刊》2012,(30):82-83
曾经有人说过,国内企业追求产品品质,最值得学习的就是德国企业,"德国造"是令人信赖的代名词,而中国这个"世界工厂",正在力求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德国精神里的执著、严谨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德国菲特,国际公认的高端压片机制造龙头;德国双仕公司,世界一流金属检  相似文献   

5.
日本开展终身教育的历史过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的世界性教育思潮,它要求为了保障人们终身的教育机会,必须在时空上建立一体化教育体系,即在时间上贯穿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即人的一生,在空间上统合互相分离的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领域的教育。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教育大国,率先进入实践终身教育这一新思想的行列,在开展终身教育事业的  相似文献   

6.
曹乃云 《德国研究》2003,18(4):71-73
去年下半年 ,我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 (DAAD )的邀请到德国进行访问。十月份 ,在我准备赴德国学习前夕 ,上海文艺出版社的秦静同志问我能否帮助翻译英格丽特·诺尔的小说《罗生门的玫瑰》(R sleinRot ,以下简称《玫瑰》) ,我因为稿务繁忙 ,不敢置可否 ,只是答应等到我从德国三个月学习回来后再作定夺。不过 ,我还是把书带到了德国 ,准备在读者群中或者到书店里作一番调查 ,实地掂掂这本书的份量。在帕骚住地维持巷附近的书店里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从一本书中读到作者英格丽特·诺尔 1935年出生于上海 ,成长于南京 ,194 9年随父母亲回德国…  相似文献   

7.
郑春荣  韩彦红 《欧洲研究》2023,(4):103-122+7-8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的外交与安全政策迎来了“时代转折”。本文基于综合的对外政策学习理论框架,分析2022年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德国对俄政策转型及其动因。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对俄政策经历了政策目标和工具的双重转向,达到了“复杂学习”水平。德国对俄政策实现转型,其动因在于政府内部认知信念发生了转变、盟友的政策扩散,以及吸取了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对俄制裁不足的教训,并将2010年后有效制裁伊朗的政策转移至对俄政策。但德国对俄政策学习存在局限性,政党政治、公众舆论、克制文化以及利益集团等是德国对俄政策转型可能面临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法治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中德两国在法治领域合作的加强,中国的德国法学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何总结经验并加以扬弃和取舍,是所有有志于德国法学研究和学习的中国人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综合二十多年来国内德国法学教育的情况,描述现状,进行反思,翘首展望。  相似文献   

9.
德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政策框架及措施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伍慧萍 《德国研究》2000,15(2):30-34
高教领域的国际化发展既是为了阻止德国高校对外国留学生吸 引减少的势头而出台的有力对策,又是响应日前席卷世界各国的高教改革 浪潮的重要方面。德国的高教政策制定者正不断完善高校立法,调整德国 高教体制和学习结构的设置,推行一系列与国际接轨的学习计划,以提高德 国高校体制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德国是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出口国和最大的贸易顺差国。贸易的自由化对德国的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德国企业在出口活动中通过同海外合作伙伴和竞争者之间的互动获得新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本文采用德国企业层面的数据,以出口学习效应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出口行为对德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对于德国的创新,特别是产品创新尤为重要。德国大型制造业企业从出口行为中获益更多。从近期美国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来看,其主要涉及的对象正是德国的工业制造业跨国企业,如果这些保护措施形成长期效应,那么将对德国企业的创新水平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