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持人的话:“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了。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厉行节约;现在市场经济了,要啥有啥,电视机便宜得论斤卖,咋又重提“节约”?我们现在总体还不富裕,人均国民收入也就千把美元,但奢靡之风日盛,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反倒是富裕的国家人家似乎更“节约”。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现在,政府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怎样建设?有人说光靠老百姓节约没有用,有人说光靠宣传、号召不管用,那么您的看法呢?“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请节约用嘴     
主持人的话:“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了。物质贫乏的时代,我们厉行节约;现在市场经济了,要啥有啥,电视机便宜得论斤卖,咋又重提“节约”?我们现在总体还不富裕,人均国民收入也就千把美元,但奢靡之风日盛,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反倒是富裕的国家人家似乎更“节约”。问题到底出在哪儿?现在,政府倡导建设节约型社会。怎样建设?有人说光靠老百姓节约没有用,有人说光靠宣传、号召不管用,那么您的看法呢?“节约”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春节来了 ,与春节有关的话题自然又成了人们的谈资。不少人表示 ,过不过春节无所谓 ,过春节除了看一场中央电视台的联欢晚会以外 ,也就没什么意思了。的确 ,近几年人们对春节的热情越来越小了 ,春节的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淡了。照理说 ,随着经济的蒸蒸日上 ,政治的宽松和谐 ,生活的逐步富裕 ,人们过节的心劲儿也应该越来越大。然而 ,中国的老百姓何以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日渐冷淡呢 ?有人说 ,因为实行市场经济 ,人们更务实了 ,不愿再为过节而“劳民伤财” ;有人说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 ,没有那么多精力和闲情逸致操持过节 ;还有人说 ,社…  相似文献   

4.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6,(24):12-12
在全区上下认真学习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城乡清洁工程”如火如荼深入开展之际,本刊记者就实施“城乡清洁工程”与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关系等问题采访了自治区建设厅厅长宋继东。“城乡清洁工程”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举措宋继东厅长在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宋厅长说,环境优美是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内容,实施“城乡清洁工程”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重要举措。他解释说,富裕是指物质生活达到一个高度,群众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和谐就是要老百姓满意,要有一个好的环境。现在广西还不太富裕,所以要通过建设使之…  相似文献   

5.
一个领导干部,要在群众中享有威望,靠什么?有人说靠权,有人说靠后台,也有人说靠权术。但依我看,这些都属邪说。唐代虞世南有一句名言,叫做“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精辟之论一语道出了真谛。一个领导者有威望,口碑好,固然需要有职有权有方法,但最根本的还要靠人品。人品好,可以“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人品不好,连“鬼”都不靠。现在,我们有那么一些领导干部不大注意人品了,表现在:一是太精。他们工于心计,能掐会算,谁得势  相似文献   

6.
喝酒吗?如果是男爷儿们,可别说不会。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酒民,男爷儿们好意思说不会喝酒?连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喝“疯”了,你一个男爷儿们硬说自己不会喝酒有谁相信?咱们中国的确是个“酒国”“,喝酒疯”是老祖先传下来的。当然,我们现代人不仅继承了老祖先的传统,而且把它发扬光大了。外国人总不理解我们中国人的酒中疯狂,说明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就这文化、这环境、这习惯,不“疯”才怪。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先大禹品尝到一种特殊的饮品,其味芳香,荡神惑意,于是惊曰:国之祸也!被大禹视为“国之祸”的饮品便是“酒”。大禹“遂…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05,(8):44-44
曾有这样一个人,每天都要去偷邻居的鸡,有人告诉他说:“这样的行为,不符合君子之道。”那人回答说:“那就减少一点好了,以后每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的时候,就完全不偷了。”这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理论?是不是很荒谬?但是我们自己有时候就做  相似文献   

8.
沈哥:朋友们,交友这个话题虽然在聊斋中第一次提起,可这是个老得不能再老的话题,从古至今被多少人、多少书、多少文章反复提及。从市井百姓到上层高官,从贩夫走卒到文人墨客谁人不言友?谁人不交友?俗话说,“秦桧还有仨朋友呢”。如此一个“老调重弹”的话题,要到斋中聊聊的朋友却是异常的踊跃,沈哥我高兴之余又作了难。大家提及的都是交心换命的朋友,由于斋中地界有限,有的文章不得不忍痛割爱。还是老规矩,新聊友先说,老聊友托底。朋友们对不住了!  相似文献   

9.
“茶”是中国南方人发明的风味饮料,现在仍是世界上与咖啡、可可齐名的三大饮料之一。唐人陆羽的《茶经》是我国最早的茶学专著。但一二千年以前的茶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有看到实物。 在马王堆汉墓的出土文物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两千年前的茶叶,而且从竹简上,我们还发现了以茶做成的食品——苦羹。 关于苦羹,专家们有人认为是茶叶和米做成的汤;有些专家则认为是“苦菜汤”。但西汉贵夫人死于吃甜瓜的季节,这时,苦菜已经老了,不可能做食品了,还是以“茶羹”说较为可信。若此,则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今天,我们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谈谈靠什么管住浪费,从而达到节约。过去,有两句话大家耳熟能详:一句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再一句是“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现在,中国的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生活富裕了,但奢侈浪费之风也有扩大之势。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对节约、节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应该有哪些新的理念?制度安排上怎么鼓励节约、惩治浪费?请大家深入剖析。应该用“节约型经济”来替代‘循环经济“的提法,这里面在相当程度上包含循环,但又不完全等于循环。以为搞资源回收就可以随意地使用资源,从科…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05,(9)
“节约型社会”的提法,现在四下里在讲。而“节约”这话,我们曾经十分熟悉。多少年来,这个用语,是常常伴随着革命、建设的进程的。节约每一个铜版,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战争年代,物质匮乏,条件艰难,革命者筚路蓝缕,不节约即无法把革命战争进行下去,讲节约,这是很容易理解的;浪费是极大的犯罪——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到处要钱,没有节约精神也是万万不行的;全党全国都要厉行节约——这说明在发展建设的道路上节约办一切事业的传统很容易受到挑战,一不注意我们的队伍中就会滋生出挥霍钱财的习气,因此节约不单是要提倡,而且…  相似文献   

12.
常听人说:“××这孩子呀,我看将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看他现在……。”还有人说:“从小看大,三岁到老”当时我倒觉得他们说的都正确,可是当我在政治课上学习了一些唯物辩证法原理后,才知道他们说的是不对的。“三岁”不能“看到老”的。  相似文献   

13.
<正>也不要老指责说现在的年轻人数典忘祖……我以为,那样对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难道我们自己不也是这样吗?何况我们给年轻人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时时不忘自己国家与古巴比伦国、古埃及、古印度一起,曾经是世界的“四大天王”——世界上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那是一段璀璨的历史。我们更有令我们骄傲的东方文化的结晶,另一个“四大天王”——“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的总称。其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子、孟子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著名学者朱熹)。与之相伴的,是她的兄弟“五经”  相似文献   

14.
中国要努力发展重化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不要搞重化工业?——有关中国的就业与平等有人认为我们可以不要搞重化工业,可以“超越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对于这种观点,第一个最简单的问题是:从技术上说,是不是已经可以不再用重化工业的产品,而是有了别的(“高新科技”的)替代品?中国现在和将来几十年搞城市化、发展经济,是不是可以不用钢材、不需要水泥,不需要重型机械?如果重工业产品现在还无法替代,盖楼修路还得用钢材水泥,在这一层技术的意义上就还不能超越重化工业阶段。有人会说,我们还要用钢材水泥,但是我们可以不生产,我们只搞高新科技,用它们的产品去换钢材水泥。这时,我们…  相似文献   

15.
感悟幸福     
如果您是一位热爱生活的人,您思考过幸福的真谛吗?常听有人说:“我太不幸运,我没有……没有……”也常听有人说:“他有……他有……”朋友们,难道别人拥有的幸福,你真的没有吗?其实幸福无处不在,可现在大多数人仍在报怨自己不幸福,那是因为他们缺少发现幸福的双眼。幸福是听到暮晚天际掠过飞鸿的鸣叫;幸福是在月光如水浸漫的庭院中休憩;幸福是看到满坡黄花中迎风少女的笑靥;幸福是领略到杨槐花宛如漠漠飞雪般散落的宁静;幸福是你被雨丝中袅袅升起的红油伞纸所遮避……现实生活中有两类人很难找到幸福。一类是“聪明人”,他们嘲笑幸福是一个…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生育子女,是一种长期投资。现在人们实施“下一代工程”都有计划了,一些年轻的女性朋友表示,时机未到,千万别要孩子!做了妈妈的女友见了面都感慨:“啥呀,现在都后悔死了!” 按照女同胞的意愿,现在不生孩子,不是不愿意,而是考虑孩子的长远和将来面对的压力,还有自身的经济实力。现在家家都是一个孩子,生育孩子就必须得好好培养他而不仅仅是满足孩子的吃和穿。其实呢,生了就生了,这也是不少夫妻的想法。关于讨论孩子的话题特别  相似文献   

17.
一个不太热的下午,他敲开心理咨询室的门,慢慢走进来。看上去,他穿着朴素,神情忧郁。见他半天不开口说话,我主动打破了沉静:“期末考试挺紧张吧?”“是的,不过,我老是看不进书去。”“为什么呢?”我关心地问。他又沉默了一阵,断断续续说起来。原来,前一段时间,他们寝室的一个同学丢了几十块钱,结果大家互相猜疑,搞到最后,连丢钱的人也弄不清是在外面丢的,还是在寝室丢的,只好不了了之。“本来事情过去很长时间了,可我总担心有人怀疑是我偷的钱。”“有人问过你吗?”“没有。”“有人暗示过你吗?”“没有。”“有人影射过你吗?”“也没有。”…  相似文献   

18.
华夏,五千年的文字谱写着一部历史巨著,爱国主义便是这历史巨著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在风风雨雨中经历了朝朝代代,无论在哪一个朝代,都有忠贞爱国之士。当然,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期内,爱国的具体内容是不同的,那现阶段我们应怎样爱国呢? 有人说?“什么爱国不爱国,那只不过是唱高调喊口号而已,现在只要有权、有钱,什么事也难不倒。”还有的人说:“还是现实一点好,你爱国,国不爱你……”当你听到这些的时候,你会怎么想呢?难道“钱”,与“权”,是人类生存的一切吗?当然,这类人是极少数,但不能低估他们的影响。大多数人是相信祖国和热爱祖国的。  相似文献   

19.
节约的新意     
如果说节约是一个老话题,那么"建设节约型社会"则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现代化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提出的新话语.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我们今天讲"节约"与过去有四点不同.  相似文献   

20.
洪丰 《公民导刊》2005,(4):20-22
记者:现在,“和谐社会”已成为一个热词。同时,我们也发现,社会上似乎出现了一种“泛和谐化”倾向:讲话言必称“和谐”,修了一条路,说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盖了一座楼,也说是为了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成了一个什么都往里装的框。对于“和谐社会”的具体内涵,我们该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