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兴华 《当代亚太》2012,(4):4-32,157
国际规范是国际社会中具有约束力的规则集合体。具有较高权威性的国际规范形成了规范团体。规范团体直接影响着国家的行动空间和行动效力。为了加入规范团体、获得成员资格,国家需要进行国内制度改革以达到规范团体的准入标准。面对国内利益集团等社会力量的各种利益诉求,政府需要为引入新的规范和理念、开展制度改革而进行国内动员,通过媒体的作用引导社会舆论,达成支持改革的共识。为了加入FATF,中国通过学习《40+9项建议》的规则,进行了全面的国内反洗钱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
朱锋 《欧洲研究》2006,24(6):32-46
核武器的扩散与反扩散,一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关系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安全课题之一。2006年10月9日,朝鲜核试验的进行使东亚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不管未来朝核问题如何解决,但这一事件已经再度引起关于“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国际核扩散”的争论。本文通过分析有关核扩散与反扩散之间的理论争论,以朝鲜核试验为案例来研究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朝鲜与这些争论之间的关系。最后,文章得出的结论是,国际反扩散制度必须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国际规范的国内化:国内结构的影响及传播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规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国际规范的国内化——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文章首先介绍国际规范研究的学术历程,以及国际规范国内化研究产生的原因。其次,着重讨论影响国际规范国内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干预因素——国内结构,包括国内制度、国内利益和规范匹配。最后,文章讨论了国际规范经由什么机制而传播到国内,并探讨了激励机制与社会化机制在规范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后果性逻辑与适当性逻辑之间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4.
连波 《德国研究》2022,(5):25-47+113-114
冷战后,欧盟试图在其边缘建立包括能源生产国、过境国和消费国在内的能源大市场,实现“区域能源自给”。欧盟将俄罗斯视为“待帮助的改革对象”,致力于能源治理“规范性权力”的东扩。其间,欧盟对俄能源战略面临着安全化启动困境(安全化或非安全化),但非安全化占据上风。随着“规范性权力”东扩受阻,欧盟将俄罗斯确认为“存在性威胁”。在互动中,欧盟对俄能源战略出现明显的安全化互动困境(精英与大众、施动者与指涉对象),2022年俄乌冲突则加剧了这种困境。欧盟为此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对俄能源替代甚至脱钩战略,对俄能源战略安全化完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欧盟对俄能源安全的实现,欧盟仍面临安全化的结果困境(安全的常态化或不安全的常态化)。  相似文献   

5.
与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取得的丰硕的实践成果相比,对该政策机制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直到近年来才出现繁荣的迹象。本文对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理论研究中的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视角——"欧洲化"和政治社会学进行评介:首先从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的"欧洲化"研究与一般"欧洲化"研究的区别、分析框架、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介绍"欧洲化"视角;其次从欧盟安全与防务场域及其发生学、防务超越民族国家三个方面介绍政治社会学视角;最后讨论在欧盟安全与防务政策理论研究中出现的不同于传统一体化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实力与国家安全之间出现的背离现象 ,揭示了现实主义权力政治理论对于未来国际安全新秩序的解释缺陷 ,并通过探讨“9·11”事件及其后续发展对国际安全的影响 ,重新审视了建构未来国际安全新秩序的基础、原则和模式。笔者提出 ,未来国际体系的基本特征不再是实力的分配 ,而是安全的分配 ;多边协调与单边行动之间的对峙成了决定未来大国关系走向和国际体系发展的主要矛盾 ;强调相互安全成了世界各国在国际安全合作中的主导取向。因此 ,只有以安全分配为基础 ,以多边协调为原则 ,以相互安全为模式 ,世界各国才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安全新秩序。  相似文献   

7.
孟维瞻 《当代亚太》2012,(4):50-77,158
本研究试图借鉴国际关系研究中对规范结构的关注,从社会学角度和体系层次来理解国家的战略行为。行为体间的规范结构在不同时期各有不同,因此,对战略文化的研究不能代替对"统一性规范"的研究。统一性规范兼具管制性与建构性效用,并使分裂格局中各分立政权进行"正统"身份的建构,使之保持争取国家统一的进攻性行为。基于以上视角,本文选取宋、明两朝的历史来验证统一性规范两种效用的存在。本研究对于解释当代中国的战略逻辑有一定意义,有助于澄清西方学界和政界对当代中国战略行为的误解,有利于我们论证当代中国与周边政权建立和平关系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安全,但又会引发利益冲突,这一问题的安全化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安全化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以达成妥协的过程,也是一种合作安全的社会建构过程。通过安全化,在横向关系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彼此间展开利益的讨价还价而逐渐达成妥协与合作;在纵向关系上,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权益得到国家的关注。但本文也同时指出,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水资源开发争端最终走向去安全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与安全化过程构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齐尚才 《当代亚太》2019,(3):129-156
传统研究基于单一理性假定,提出了一种单向互动的规范建构模型,即规范倡导者通过塑造接受者将个体知识确立为共有知识。然而,现实中经常出现不同倡议间相互竞争,以及规范倡议与最终确立的规范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形。若从异质性出发强调行为体的能动性,则规范建构表现为不同的个体知识相互融合形成共有知识的双向互动过程。行为体的能动性通过两个机制导致多元倡议竞争的出现——行为体对议题的认知差异,以及对议题中规范建构的高度敏感性。在多元倡议竞争过程中,规范建构通过行为体之间双向性的认知调整完成,最终规范作为一种有限度的共识兼顾了各方偏好。在网络安全规范的建构过程中,各国基于自身偏好提出了一系列倡议,继而陷入了长期的倡议竞争。网络安全形势的持续恶化使得既有认知遭遇适当性危机,各方在反思与调整过程中开始形成有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经济学的国际援助理论呈现双向推动的趋势:即在重视民生的同时,强调关注受援国的经济发展。非洲国家的现实表明,国际对非援助应体现这种变化趋势。国际援非的现实挑战是资金投入不足、效果不明显,难以同时兼顾民生和发展两个方面。未来国际援非应优先考虑经济发展,需要在领域选择、资金投入和方式上做出调整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
12.
周逸江 《德国研究》2021,36(3):4-22
一直以来,德国将气候安全主流化作为其对外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积极致力于推动国际层面气候变化安全化的实现.德国作为全球气候治理中的关键行为体,其在气候议题安全化上的行为策略和动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然而现有研究对德国在气候议题安全化中的角色关注不足,哥本哈根学派安全化理论对安全化主体行动策略和动因的分析也较为笼统.本文基...  相似文献   

13.
全球卫生安全被纳入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上升为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的一项议程始于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末;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全球卫生的国家安全意义和应对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初步形成了政策框架;奥巴马执政后进一步加强了全球卫生安全在美国外交中的地位。美国把全球卫生安全融入对外政策议程的主要原因是:应对新型和复发传染病跨国流行和生物恐怖活动对美国国内和海外驻军构成的日趋增大的现实和潜在的卫生威胁;通过实施全球卫生外交和对发展中国家的卫生援助减少传染病的跨国传播,维护美国的经济和贸易利益,以及对美国战略上重要的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稳定;通过持续、深入的全球卫生介入,宣传美国的人道价值观、改善美国的国际形象。美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卫生介入是其全球卫生安全政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在1997年到2005年的8年中,中国全面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外交活动中,不断提出积极有效的建设性提案,推动了地区规范和秩序的建构,为论坛的发展和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全面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建构进程,是对东盟方式接受的基础上自身负责任大国身份确立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关系思想传统与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革命主义是英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马丁·怀特用来区分国际关系三大思想传统的经典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是这三大思想传统对话的产物。从怀特到文森特,英国学派的主要代表都不同程度地对这三大传统兼收并蓄,理性主义是他们的思想基础和基本框架,以至他们从维持秩序与和平的角度出发解释现实主义所关注的大国、均势、战争,以国家间个性与共性并存的现实来怀疑革命主义,另一方面,对现实主义因素的肯定使他们看到了政治和军事,对革命主义的考虑则减少了其理论的保守风格。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际组织代表权改革日益成为欧盟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规范力量面临的重要课题。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代表权问题的案例研究表明,欧盟身份的复杂性使之在这一问题上既表现出支持相关改革的意愿,又因自身的既得利益、法律地位和治理结构的制约而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围绕欧盟对外向发展中国家转让代表权和对内逐步统一代表权的争论是一个国际体系、地区和成员国层面的三重博弈过程,也是欧盟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关于自身规范力量身份的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为国际组织的结构就是国际组织成员国间的力量分布.国际组织的结构对组织的效率和公平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东盟由于结构性的缺陷,缺乏效率,难以有效的推进一体化的合作.全球性的国际组织由于霸权的存在,缺乏公平,难以有效的增进世界的共同福利.本文以为,一种合作的两极结构可能为国际组织的发展提供比较好的关键条件,就如欧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安全"(亦称"安全研究")成为学术界重要的研究领域.但主要由于美苏冷战以及核战争的紧迫压力,围绕安全的研究一直局限于军事领域,而对于安全的基本定义、具体对象、基本假设、衡量标准等均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分歧、漏洞与空白.  相似文献   

19.
权力与制度——国际机制理论的现实主义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国际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国际政治经济机制的运作无一不是建立在大国竞争态势的某种权力均衡格局之下。国际无政府自助社会一直是权力竞争的产物 ,和平稳定的国际秩序来源于权力和制度的合力作用 ,国际机制就是为适应权力分配而人为设计的竞争合作的制度安排。本文采用历史与现实、规范与实证的综合分析方法 ,通过价值判断和博弈分析两方面的研究提出 ,国际机制的现实价值与合理存在源于其操作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弹性 ,国际机制只有在权力均衡主导下才能发挥作用 ,从而实现 2 1世纪的国际关系多极化和民主化。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对外政策决策体系中,思想库在政策理念创新、人才储备、打造政策辩论平台以及教育和引导公众等方面具有非凡的作用。新近兴起的新美国安全研究中心对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影响巨大。该中心的亚洲政策研究强调务实的态度,注重美国对亚洲事务的重新"参与",倡导强化和升级美国在亚洲的联盟关系,推动美国积极介入地区多边制度,其政策建议通过"旋转门制度"等对当前美国的亚洲政策决策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