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总结十三年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方针和任务的过程中,用了很大篇幅论述了法制建设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指明了法制建设的发展方向。各级政府法制部门一定要在深入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着力抓好落实。 一、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法律的实施 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促进依  相似文献   

2.
现代国家行政管理最重要特征在于:它是一种法制化的管理。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发展的趋势。行政法制思想是邓小平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一系列关于行政法制建设的论述,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行政法制思想。研究邓小平的行政法制思想,对促进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道德重建与法制建设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维红 《探索》2003,(4):100-103
道德重建要在法制建设中进行 ,而法制建设又必须以道德重建为基础。这是本文对我国市场经济中道德的重建和法制建设复杂关系的一点新探讨。文章从我国传统出发并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 ,阐述了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古代法制与现代法制的本质区别 ,以期在改造和借鉴传统道德、借助西方法制文化传统进行现代道德和法制建设中 ,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德法并举 ,并大力发挥道德在我国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检察制度是以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为指导的。列宁的法律监督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法制统一思想和建立统一的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思想 ,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制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十月革命胜利以后 ,为了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法制建设中的诸多实际问题 ,列宁逐步提出并完善了他的法制统一思想和法律监督理论 ,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为了保证社会主义的法制在全国统一实施 ,必须建立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2、法律监督机关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 ,并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具有平行的宪法地位 ;3、…  相似文献   

5.
李合敏  李琳 《实事求是》2007,196(3):26-30
邓小平的行政法制建设思想是邓小平法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深刻总结建国以来我国行政管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要求,不仅深刻揭示了加强行政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全面论述了行政立法的主体内容,系统地提出了实现依法行政的原则和保障措施,形成了包括行政法律体系、行政组织、行政职能、行政执法、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行政监督机制和行政法律责任等在内的行政法制建设思想,为我们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和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的思想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6.
一、劳动法制建设的重要性首先,劳动工作实行依法行政,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劳动体制的客观要求。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长时期存在着“以计划代法”的现象,这一点在劳动工作中更为明显,企业职工的各项劳动权利如就业、工资、福利待遇等,似乎不必用法制手段来保障,只要严格按照计划用行政手段保障就行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后,一方面,政府对劳动关系的行政干预弱化,单纯依赖行政管理手段处理劳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已难以奏效;而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劳动力开发、配置和使用…  相似文献   

7.
现代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建立的道德基础和不断发展的主要条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诚信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存在个人诚信水平较低,政府诚信度不高,企业诚信缺失等问题,主要原因有法制不健全,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政府行为不规范等。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必须开展诚信教育,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市场机制,规范政府行为,建构诚信机制,加强诚信管理制度建设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的法制建设理论是《邓小平文选》第二、第三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加强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关于法制建设的思想和理论散见于他的许多著作、讲话、报告之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法制建设是党和国家的全局性工作·是我们坚定不够的基本方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早在1979年邓小平就指出:“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①“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进入了从计划经济旧体制向市场经济新体制过渡的转型期。体制的转换、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以往从计划经济出发考虑法制建设的陈旧思想,确立崭新的从市场经济观点出发,以维护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强化宏观调控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构建的新思想。本文拟就转型期更新法制思想做一些理性探讨。  相似文献   

10.
沈敏荣 《新视野》2001,(1):56-57
对法律不确定性的研究在我国是一个急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法律的不确定性问题是很明显的。如何克服、如何使我国的法制实现确定性是我国法制发展中的大问题。研究这个问题,要结合法律的发展、成文法的演进、法律思想的发展、法律的传统以及我国的法制现实,这些问题都是结合在一起的,因此,也变得非常复杂,这也使得我国的法制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局部的,而是全面的、多角度的,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法律不确定性研究的意义对于法律不确定性的研究,在国外正在进行,而且它的影响已越来越大,这一方面的…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市场交易信用危机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青  郑百灵 《求实》2001,(4):58-59
我国市场交易信用危机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 ,从分析经济现象入手 ,揭露潜藏在其后的法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法制建设滞后 ;二是法律权威削弱 ;三是法制发展不协调。把克服市场交易信用危机与解决法制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提出三条法律建设意见 :一是建立严格的财产责任机制 ;二是坚持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同步的方针 ;三是建立现代化产权信息制度。  相似文献   

12.
张穹 《求是》1996,(23)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法制建设中一个突出问题是存在不少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因此,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法制建设的论述,把执法必严作为法制建设的中心工作来抓,对于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执法必严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重要内容 纵观邓小平同志对我国法制建设的论述,他多次强调的重点是执法必严。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践看,抓严格执法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执法必严,  相似文献   

13.
张健 《求实》1999,(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战略任务,从而使我国的法制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二十年来,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到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智慧,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法制建设理论。一、邓小平对新时期法制理论作出的重大贡献(一)确立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地位问题,一直是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的一个薄弱环节。马克思恩格斯虽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法制理论,使人们对法律的认识第一次真正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之上,但…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的我国行政监督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全球大气候,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应该在分析行政监督环境的相关结构要素的基础上,找出我国行政监督的主要症结,并引入“破窗效应”的思维模式,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多维度上探求既能楔入行政隔离带、链接行政系统的内监督环境,又能营建基于政治价值取向、社会人文氛围和法制建设框架的外监督环境,进而积极有效地应对、控制和解决由于行政环境恶化所引起的“引爆点”边界问题,实现在阳光监督下的和谐行政氛围。  相似文献   

15.
转型期的我国行政监督面临着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全球大气候,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应该在分析行政监督环境的相关结构要素的基础上,找出我国行政监督的主要症结,并引入“破窗效应”的思维模式,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多维度上探求既能楔入行政隔离带、链接行政系统的内监督环境,又能营建基于政治价值取向、社会人文氛围和法制建设框架的外监督环境,进而积极有效地应对、控制和解决由于行政环境恶化所引起的“引爆点”边界问题,实现在阳光监督下的和谐行政氛围。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法制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时指出: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紧密结合、同步难进。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对于我们搞好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是法制进步和发展的前提,精神文明的成果直接为法制的完善和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精神动力,法制在某种程度上是精神文明成果的物化与体现。邓小平指出:“法制观念与人们的…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法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直接联系起来,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牢固建立在法制的基础上。邓小平特别指出要“两手抓”,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同时并举的思想,同时从战略的高度指出必须把解决腐败问题纳入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  相似文献   

18.
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张文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引导、规范和保障。因此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加快建立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一、市场经济内在地需要法制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要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做到改革开放与法制建设的统一,学会运用法制手段管理经济。”这充分说明法制建设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运行的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陈党 《学习论坛》2001,(3):38-40
行政法制监督是防止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越权 ,维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制度。在我国 ,行政法制监督主要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司法机关、专门行政监督机关以及人民群众 (国家机关系统外部的个人、组织 ) ,依法对行政主体及国家公务员行使行政职权行为和遵纪守法行为的监督。行政法制监督的主体是多元的 ,因而行政法制监督也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要更好地发挥行政法制监督的作用 ,保障行政权的正确行使 ,就必须认真分析我国当前的行政法制监督关系 ,对不同层次的行政法制监督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使各种监督在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