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转化为党的自觉性和先进性的不断与时俱进结果,是必然之应然:同时党的自觉性和先进性又促进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的结果,是应然之必然。这对于我们加强党建。维护执政安全,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有着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表明了党的执政地位确立、巩固和发展的客观性和规律性。历史之所以最后选择了共产党,而没有选择国民党和民主党派。这是由共产党政治上的先进性和时代性所决定的。而共产党实现了正确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则是党的执政地位的确立、巩固和发展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3.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威武雄壮、凯歌行进、取得历史决定性胜利的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探索,取得了极为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积累了具有深远意义的理论创新经验,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4.
论党的执政基础与执政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执政地位与执政基础之间是相辅相承、辩证互动的关系。一方面 ,执政基础是执政地位的前提和保障。没有执政基础 ,就谈不上执政地位。执政基础不稳 ,即使执政在位 ,执政地位也会动摇不定。另一方面 ,党的执政地位是执政基础的体现和结果。没有执政地位 ,同样也谈不上执政基础。执政地位不稳 ,执政基础也一样会受到冲击和损害。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相伴相随 ,相互促进 ,与时俱进地统一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5.
党内民主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属性和优良传统。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党内民主进行了有力推进,加强党的集体领导,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关系,推进基层民主,创造性地结合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力推动了这一时期的党内民主建设,为今天发展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桂秋 《求索》2012,(9):53-56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公信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不但普通群众对共产党的认可度提高,广大中间人士也增加了对共产党的认可和支持。这个时期共产党公信力提升的主要原因有:国民党悍然发动内战,背弃民心,为共产党提升公信力提供了客观条件;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得到了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广泛支持;建立并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了多方面力量的广泛支持;践行民主,得到了各界人民的广泛赞誉和认同;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巩固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了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中国共产党提升公信力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始终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始终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始终坚持党自身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代政党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发展成为执政党并不是偶然的,有着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它是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与建设过程中作出的正确选择,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李清华 《半月谈》2004,(21):12-14
“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决定》中的这句话,涉及到一个政党执政地位的获取、维护和巩固问题,体现着政党与公共权力相互结合的内在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决定》突出强调这一观点。旨在警醒全党: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励精图治。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以跳出“其兴也勃蔫。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9.
运用生态论、系统论、控制论研究和探索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可以把执政过程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包括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两大部分。执政生态是执政党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有机统一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生态研究包括系统的动态特性研究、执政生态与执政规律关系的研究、执政生态与党的建设关系的研究三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孙卫芳 《前沿》2009,(11):99-103
解放战争时期,在经济、政治因素和复杂的斗争形势共同作用下,中国共产党"劳资两利"政策进一步发展并趋于完善,创造性地建立了劳资兼顾的合作分红制度,制定了劳资双赢的争议处理办法,并积极探索劳资协商的民主管理形式。这一时期党的"劳资两利"政策与实践的成功经验是坚持人民根本利益至上的原则,以此作为党的"劳资两利"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最高标准;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和谐为出发点重新审视和处理近代中国的劳资关系;坚持政治领导与法制建设并重的原则,努力地把劳资关系的重构纳入有序和合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李洪欣 《桂海论丛》2002,18(3):92-94
在依法治国的方略确定之后 ,宪法至高无上地位的确立和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的各级党的组织 ,是维护宪法至上的最主要力量。宪法最能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宪法由人民制订是宪法至上性的根本所在。按照中国特色的执政党与宪法的关系理论 ,宪法至上不仅不会动摇执政党的地位 ,反而会巩固和提高执政党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理解这一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全面、正确地理解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这是与西方多党制和某些国家的一党制的根本区别。它对抵御西方敌对势力的侵蚀 ,反对国内一些不良的政治思潮 ,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存在、发展和广阔前景入手 ,对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地位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3.
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联合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共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一个重要法宝。这个法宝的内涵,是随着中共历史方位的转换而变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作为重要法宝的内涵,是中共正确领导革命、克敌制胜的法宝。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统一战线作为重要法宝的内涵,是中共领导社会主义过渡、和平改造的法宝。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乃至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作为重要法宝的内涵,是中共执政兴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  相似文献   

14.
在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思想理论基础;正确认识保持艰苦奋斗精神的现实意义是前提;赋予时代内涵是活力所在;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是根本保证;保持党的艰苦奋斗精神,还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诸种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经历了与国民党的战争博弈、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型、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到改革开放的三次重大转型,每一次转型都是一次适应性的实践,每一次实践都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为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提供了思想资源,中国共产党的适应性实践则丰富和发展了传统政治文化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6.
颜廷平 《桂海论丛》2010,26(5):82-86
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整合模式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而不断创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局部执政时期逐步构建了政党主导型社会整合模式;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逐步构建了政府主导型社会整合模式;在改革开放时期积极构建多元契约性社会整合模式。细致梳理党的社会整合模式创新脉络,归纳其时代启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民内部矛盾理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重要内容。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使中国共产党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和实践达到了新的境界和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法治、维权与维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和社会稳定风险期,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维权是维稳的基础,维稳的实质是维权。法治是维权与维稳的结合点。通过法治实现维权和维稳的统一,要求政府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力,要把群众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解决好,要完善对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要强化法律在化解矛盾中的权威地位,要树立法治底线,不能突破法律底线维稳和维权,同时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也就是要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一体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发展逻辑、精神实质和理论意义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思想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思想的发展始终与党的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与创新紧密相连;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思想的精神实质;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是新时期党的建设首要的、根本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越两党都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由于同属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又面临着大致相同的历史任务和社会发展阶段,因而中越两党在忧患意识方面共性颇多。但党情、国情、社会复杂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又使中越两党的忧患意识具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