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不市私恩     
不市私恩,即不以出卖个人的“恩典”,来换取别人的谢意和好感。自古以来,“不市私恩”就被普遍认作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多少有识之士,都把“选贤荐能”作为报效国家的义务和责任,而决不从中谋取个人私利。近读宋史,有几段不市私恩的记述很有品味。“纯仁凡引荐人才,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意思是纯仁举荐的人才都是出于  相似文献   

2.
公恩不私谢     
郭庆晨 《奋斗》2005,(8):55-55
在湖北襄阳的岘山有一名碑曰“堕泪碑”。此碑是为纪念西晋开国宰相羊祜而立的。羊祜一生仁德,他去世后,襄阳百姓为纪念他.特地在他生前喜欢游憩的岘山刻下石碑,建起庙宇,按时节进行祭祀。由于人们一看见石碑就要落泪.故称之为“堕泪碑”。  相似文献   

3.
刘女士的父亲在朝阳区某地有六间私房。刘女士姐仨、哥儿一个,姐仨结婚后都搬出去住了,哥哥一家人与父亲一直同住。二十多年前,刘老先生去世,那六间私房由刘女士的哥哥一家占用着。八十年代末,刘女士的哥哥对这几间房子动了心思,将房子的产权登记在自己名下。这事刘女士是知道的,可她们姐仨当时谁都没有站出来说"不"。刘女士当时想,哥哥、嫂子带着孩子过日子很不容易,我们姐仨都应该尽可能多地照顾他们。那姐俩也没提"分家"的事,自己挑头儿与哥哥、嫂子争房产,总有点磨不开面子,万一闹大了,传扬出去,还会让外人看笑话,何况自己又有房子住,看看再说吧。新社会男女权利平等,该是自己的谁也剥夺不走。在跟哥哥、嫂子关系好时,不提这事,并不等于放弃了继承权,一旦关系闹僵了或者有别的变故,大不了到法院打官司,把该归自己的一份要回来就是了。  相似文献   

4.
秉成  文轩 《党建》2004,(1):42-44
20年前,曙光集团是一个仅仅拥有4000元资本,建立在唐山市古冶区一个废弃马车店上作坊式的小水泥厂。20年后,曙光集团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两亿多资产,千余名职工,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水泥产业为基础、以山庄旅游、农业生态科技园为经济增长点的大型企业集团。当年冀东平原的小作坊  相似文献   

5.
“忠臣不私”与“私臣不忠”任骈春东汉年间,武威郡太守任廷忠于职守,秉公办事,百姓拥戴,名垂凉州,朝野上下也对他颇多赞誉。在此之前,汉光武帝召见任廷,诏封他调任武戚太守,并要他一定好好侍侯上司,以求将来不断升迁,好光宗耀祖。任廷听后,不以为然,反说如果...  相似文献   

6.
某单位讨论干部任用,会议刚结束,下面就传开了。原来,有领导向被任用的干部透露,会上他如何举荐,力促此次任命获得通过。被任命者十分感激,表示不忘领导的关爱之情。这种利用手中的权力,以出卖个人的“恩典”来换取别人的谢意和好感,是对党纪的破坏,对党风的败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任何人都不能在干部任用中兜售“私恩”,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谋求下属的感恩图报,甚至结党营私。宋朝宰相范纯仁在引荐人才时,必以天下公议,这些人被重用后却不知道是谁举荐的。有人问:“为宰相岂不可牢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24):44-44
近日,随着某公务员打骂自己父母事件被广泛关注,公务员的“德”又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打骂自己父母属于“私德”,公权力不应过分介入。但事实上,公务员的道德具有比较特殊的社会属性,我国传统选拔政吏的标准就是“尚贤重德”,而现代社会中如果公务员道德缺失,影响到的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还对社会有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8.
明代江陵县令范理由于为官清廉,被当朝杨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后,同僚们劝他应该备重礼感激杨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交易,公不私谢嘛!如果我用重礼酬谢宰相,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范理所奉行的“公不私谢”的做法,在当今社会的现实中,不仅值得被提升的“官”们仿效,也值得那些能提拔人当“官”的“官”们借鉴。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几百年前就被范理所摒弃的东西,今天却又被某些当权者拾了起来,他们利用提拔干部的机会,搞出一些“公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采访中发现,有些乡、村干部以个人名义向信用社贷款,而后将贷款用于村办的企业或上交两金两费。这种做法不妥当。 首先"私贷公用"回收难。这类贷款有的用于效益不景气的村办企业,企业偿债能力较差,甚至根本无力偿还。有的用于完成上交两金两费的任务,以解燃眉之  相似文献   

10.
小陈进京顶替父亲上班,当年把户口迁入北京市,落户在父亲的好朋友李先生家。小陈把一些不常用的物品存放在李先生家,却从来没有在这儿住过。后来李先生的儿子结婚急等用房,李先生另搭建了一间小屋存放小陈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先生为促成南北统一,毅然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由袁世凯继任,并于当月19日,风尘仆仆地乘船抵达福州。当船驶到马尾港时,孙先生看到欢迎的人群中,挥舞着“欢迎孙大总统!”“孙大总统万岁!”的纸旗,他立即命令把纸旗去掉,方才肯登岸。  相似文献   

12.
在大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同共产党“容而不联”,实行党内合作。这是孙中山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转变的结果,其动机在于:通过党内合作,给国民党输入新鲜血液;通过一支新生力量的帮助,改造国民党,以实现国民革命未竟之业;当然,也有国民党领导共产党的意向。  相似文献   

13.
郭晓霞 《党史文苑》2005,2(7):27-28
在大革命时期,孙中山主张同共产党"容而不联",实行党内合作.这是孙中山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转变的结果,其动机在于通过党内合作,给国民党输入新鲜血液;通过一支新生力量的帮助,改造国民党,以实现国民革命未竟之业;当然,也有国民党领导共产党的意向.  相似文献   

14.
明代江陵县令范理由于为官清廉,被当朝杨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后,同僚们劝他应该备重礼感激杨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之交,公不私谢嘛!如果我用重礼酬谢宰相,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范理所奉行的“公不私谢”的做法,在当今的社会现实中,不仅值得被提升的“官”儿们所仿效,也很值得那些能提拔人当“官”的“官”儿们借鉴。按理说,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那些德才兼备和符合“四化”要求的干部提拔到各级各类领导岗位上来,这原本…  相似文献   

15.
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举行婚礼。在婚礼上,孙中山送给新娘的礼物不是钻戒,不是耳环,也不是什么其他的世俗首饰珠宝,而是一支手枪。孙中山说:"这枪配了20颗子弹,19颗给敌人准备,最后一颗,是危急时留给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公与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一个极为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话题虽然古老,但至今仍是做人修道不容回避的一个重要前提,因而意蕴常说常新,道理越论越深。时值社会历史大变革的转折时代,说公论私决难避开倡廉肃贪之涵义。笔者以为“公”是“廉”的载体,“私”是“贪”的温床。公生明,明生廉,...  相似文献   

17.
不独私故人     
不独私故人□张世和《资治通鉴》上有一段记载:唐太宗贞观三年十二月,濮州刺史庞相寿,因贪污罪被解职。庞相寿原是唐太宗的旧属。唐太宗出于对故旧的怜悯,想让他官复旧职。魏征知道这件事后,谏道:“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对于庞相寿...  相似文献   

18.
私求碰壁     
私求碰壁战国时期,申不害任职韩国之相,协助韩昭侯治国强兵,使得韩国日益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故申不害深受韩昭侯信任和器重。有一次,申不害请求韩昭侯给他的叔伯哥哥封个一官半职,韩昭侯婉拒,并说:你一向告诫我要根据功劳的大小、德才的高低来任用官员,而时...  相似文献   

19.
朱经冶原名朱墨,是朱镕基三伯父的三儿子,比朱镕基大十多岁。一次,朱经冶和小儿子朱匡宇拜访朱镕基。朱经冶和朱镕基在一起非常亲热,不  相似文献   

20.
邹进 《党课》2006,(6):56-56
一位同事最近因工作出色获得了职位提升,单位领导找他谈话:“这次你能提升,固然与你的工作出色有关,但我也为你出了不少力……”同事听出了弦外之音,当晚便前往领导家“拜访”,感谢领导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