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04年7月10-12日,云南大学承办的第三次全国高校女性学学科建设会议———“21世纪中国女性发展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专家学者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及独特视角出发,就女性学学科建设和女性发展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交锋中将中国女性学研究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火炮史是一个少人问径的极为荒僻的研究领域。作为周谷城先生主编的大型丛书《中国文化史丛书》之一种,刘旭同志撰写的《中国古代火炮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这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在某种程度上讲、填补了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 作为我国第一部火炮史专著,该书有其鲜明的独特之点。第一,资料丰富、翔实,考证精当。该书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等实证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科学、严谨的考证工作,以物证文,以文证物,终于拨开了弥漫于古代火炮发展史上的重重迷雾,再现了中国火炮发展的历史轨迹。这对于推动我国古代兵器史研究向纵深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音乐史学源远流长,成就斐然.音乐史学是介于音乐学和历史学之间的分支学科,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发展历程,揭橥其发展规律,对于中国古代音乐史、史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前人时贤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古代音乐史著的文本编撰体裁及其相关特征进行了初步探寻.  相似文献   

4.
1999年10月18—21日,由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和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与21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参加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共有60余名研究社会主义问题的专家学者,他们分别来自中国、奥地利、美国、希腊、德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其中有14位外国学者和40余名中国学者。这次学术研讨会,本着学术民主、勇于探索的精神,围绕“社会主义与21世纪”这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取得了丰富的学术成果。正如《会议小结》…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傣族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宗教信仰、社会、政治与法律、文化、经济和教育、语言文字和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研究成果,概括该阶段傣族研究的发展变化、研究方法、存在问题、研究队伍等特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梳理,可以为这一领域的研究专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学术资料。  相似文献   

6.
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新学科学会日前召开面向21世纪发展中的新学科学术研讨会暨上海市新学科学会年会。约有50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有的学者认为,20世纪已经过去,就总体而言它的前50年是战争与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概括、分析邓小平的中国21世纪发展与人类历史进程关系的论述1.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的发展主题是基本实现现代化,由此使中国能够成为促进世界稳定与繁荣的重要力量;2.21世纪中国发展道路或发展模式的宏观构建及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影响;3.21世纪中国将以其现代化成就向世界证明社会主义是人类通向未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展望21世纪的药学发展,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由于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所以21世纪的药学也必然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我在1996年和1998年两次到美国和加拿大、日本等国学术交流,美国同行几乎都说:“基因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的结合,将产生改变整个生命的基因药物。那时整个药学界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到加拿大农业部参观,发现他们的一个研究中心就是搞基因药物的,那些高科技的设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21世纪的药学都将贯穿着以下一些特点: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合理药物的设计;线粒体离子通道开放剂新靶点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头有所思──“中国哲学的传统、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综述刘泽亮由武汉大学哲学系主办的“中国哲学的传统、现状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0月11日—14日在武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及武汉地区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出席了会议,就中国传统价值系统的现代...  相似文献   

10.
田凯 《求索》2008,(5):226-228
本文对1980年以来的城市建设史的历史学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中国城市建设史的历史学研究从对城市建设过程描述性的介绍,逐渐发展到关注物质建设背后的社会结构、观念与价值,及城市社会的变迁。这一研究趋势将进一步开拓城市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1.
吴功正 《思想战线》2003,29(1):77-79
21世纪的中国美学史研究应当实现美学思想和审美形态的结合 ,克服把中国美学史写成美学理论史的偏向。美学史的撰写可围绕历史复活、现时视界、现象描述、经验揭示几方面来展开 ,还需要有史感———体现出巨大的思想深度和深邃的历史感 ,而构合为史感的 ,应是当时性的呈示和历时性的展示。在基本撰述方式上 ,应以描述与评价、史实与史论、判断与感悟、思辨与体验、个案分析与整体把握、实地考察与资料占有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龙晓燕  王文光 《思想战线》2003,29(1):103-108
中国西南民族史的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 ,但封建时代的研究是自发的 ,带有强烈的民族歧视和浓厚的政治色彩 ,缺乏客观性。 184 0年以后 ,西南民族史研究由自发转为自觉 ,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新中国成立以后 ,开展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 ,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以及学术著作、论文不断涌现 ,西南民族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人类进入 2 1世纪 ,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学者们只有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不断地拓展研究的领域和方向 ,西南民族史的研究才能获得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根据先秦典籍记载和考古发现,苗族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东方夷人、伏羲与女娲。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外学界对苗族早期历史进行了诸多考证。可以说基本形成共识:苗族为中国最古人种之一,参与了中华民族早期文明的一系活动。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维发展系统 ,是在多维要素的融合中创造活力 ,通过“一分为多”和“合多为一”而发展的。 2 1世纪应当确立“多维系统发展”新观念。它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变量地认识社会 ,从协同、开放、整合中实现合力优化 ,寻求发展契机。多维系统社会发展观是矛盾辩证法的提升 ,是“一般系统论”的应用推广。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证明 ,多维系统发展观是 2 1世纪发展哲学的主流。  相似文献   

15.
解放前,芜湖中医业主要体现于名老中医及其思想,当时在芜湖地界行医的名老中医主要有顾世澄、李少白等人。解放后,政府将分散行医的名老中医资源加以整合,组建芜湖市中医联合诊所、芜湖市中医师公会、芜湖市中医学会,以发挥他们的整体效益优势。进入21世纪,芜湖市政府加大对中医业现代化体系的整体培育,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芜湖市中医医院、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中医科、芜湖新安中医医院等目前正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势头,为芜湖中医事业的兴盛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思想精华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很多的共通之处。当众多的西方思潮流入中国之际,马克思主义能杀出重围,最终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中国传统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21世纪也必定能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7.
张月泉 《桂海论丛》2003,19(1):13-1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民族复兴必经阶段。这一历史阶段将兴起民族复兴的高潮 ,中国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要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8.
美国学者费侠莉(Charlotte Furth)的《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的性(960-1665)》把女性身体置入中国医学史中进行考察,将焦点集中在中医女性身体论述演变的谱系上,并通过对相关的男性的身体、医业分工、医病关系的分析呈现社会性别权力体系与医学话语之间的相互建构.这正是费侠莉著作的独特之处,是她对女性主义科学史研究的贡献所在.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作为整个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系统的一部分,随着行政机构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管理功能的放大,其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本文在对21世纪政府人力资源开发管理概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