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2,(3):42-42
江必新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1期上撰文《以法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完善》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正式形成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全面有法可依格局的出现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带入了一个更高阶段。因此。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原则和功能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党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有了较为一致的认识。中共八大把健全法制作为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紧迫任务;系统提出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依法办事思想;在总结人民民主法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党对人民民主法制工作的领导;并借鉴苏联教训,提出了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权力监督和制约等主张。中共八大在法治领域的积极探索,为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形成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3月10日上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吴邦国委员长郑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这标志着党的十五大确定的立法工作目标已如期完成,标志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共十五大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999年宪法修正案又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内容;至201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尽管如此,目前我国法治建设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建立中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增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推进依法行政有着紧迫而现实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法可依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依然突出,法律实施状况不容乐观。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依法行政,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理念和举措建设法治政府?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良好法治环境?为此,本刊特邀相关领域专家就此问题展开探讨,为更好地推动依法行政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设法治城市,不仅是百姓关注的,也不仅是学者讨论论证的,更是各级政府要实践推进的。建设法治城市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五五"普法规划,提出了开展法治城市创建的要求;2008年,全国普法办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区、市)创建活动的意见。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基本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今后,积极推进法治城市建设,保证法律法规的实施落实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正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  相似文献   

8.
李林 《公民导刊》2011,(3):29-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国家意志和法律规范的形式,集中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党的主张、人民意志与社会发展规徨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徨体系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人民代表大会民主主导、各国家机关全画配合、亿万人民积极参与的结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体制和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模式的结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从整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依法治国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
2011年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庄严的宣告。中国已在根本上实现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历史性转变,各项事业发展步入法制化轨道。这是郑重的宣示。中国坚定不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并不断完善的前提下,如何形成一个健全、完备的法治文化氛围,进而建立法治社会下有效的法律实施机制,保障公民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权利得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贯彻实施,必须有全社会的法治精神作保障。而法治精神的树立,离不开法治文化的  相似文献   

11.
柯卫  李文 《求索》2011,(7):50-52
社会主义法治意识作为一国公民的理性品质,构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精神底蕴。它既是法律规范化的思想动力,又是制度建设的精神支柱;它不仅影响法律规范创制的质量,而且制约着法律规范转化为现实制度的全过程,从而决定制度建设的成败。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就是一部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是法律创制、实施的内在动因,是指导法治实践的精神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增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因此,推进依法行政有着紧迫而现实的意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有法可依的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依然突出,法律实施状况不容乐观。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必须增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依法行政,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理念和举措建设法治政府?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和良好法治环境?为此,本刊特邀相关领域专家就此问题展开探讨,为更好地推动依法行政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3.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取向的总和,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的方针和原则。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实践经验,吸取世界上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4.
法治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探索,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的民主协商不断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制度深入落实,法冶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逐步健全,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在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累累硕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期形成,法治政府建设更为全面、系统、深化,司法改革稳步推进,公民在各个领域的自由和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伴随着法治精神与观念的深入人心,一个法治中国的美好图景在世人面前日益清晰。  相似文献   

16.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法治中国,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是良法善政;法不仅要定纷止争凝聚共识,而且是对民族精神的提炼和升华。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立法权是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在  相似文献   

17.
樊凯  刘海东 《前沿》2003,(10):150-152
德治与法治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德治与法治辩证统一 ,缺一不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健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 ,才能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精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反复强调依法治国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既意味着我国治国方略的重大改变,也展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光辉前景,更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除了加强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并做到有法可依外,更重要的是要严格执法,保证司法公正、独立、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本文从加强和改善党对司法机关领导,改革监督机制,强化司法监督,改革现行的财政体制和人事制度方面阐述了确保司法独立,确保司法公正,防止司法权地方化等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在实现了有法可依的新形势下,我国法治建设的主要任务将转移到有法必依或者说法律实施上来。人民法院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部门,应主动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的新形势新任务,顺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  相似文献   

20.
今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论述。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于更好地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正确的思想指南,对做好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