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夜晚,在灯下细读《廉颇蔺相如列传》,不知怎地,竟琢磨出点蔺相如的不足来。“渑池之会”以后,蔺相如以“完璧归赵”和迫秦王“为一击缸”之功,坐了一会“直升飞机”,由普通门客一步晋升为上卿。对此,功勋卓著的廉老将军耿耿于怀,以至有意寻衅相辱,这的确有失大将风度。可蔺相如却来个“不肯与会”,“每朝时,常称病”,实在狭路相逢了,干脆“引车避匿”……  相似文献   

2.
胶柱鼓瑟     
(赵孝成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数挑战,廉颇不肯.赵王信秦之间.秦之间言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为将耳.”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相似文献   

3.
作法自毙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舍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史记·商君列传》〔译文〕(简体字)秦孝公死,太子即位。〔曾被商鞅按法惩治的〕公子虔的一伙告发商鞅要造反,秦王派官吏去逮捕商鞅。商鞅逃亡到关口,想  相似文献   

4.
<正> 对于战国名将廉颇,我一直怀有深深的同情。我读《史记》,深感惋惜的是,太史公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的合传里,常常使廉颇作为蔺相如的陪衬出现。在这篇传记末尾的“曲终奏雅”“太史公曰”里,司马迁独独大赞蔺相如:“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司马迁的盛赞蔺相如,当然非常有道理,一代史家的臧否不是任意为之  相似文献   

5.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同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音西)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欲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相似文献   

6.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巵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馀。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巵,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巵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战国策·齐策二》〔译文〕(简体字) 楚国有个祭祀的人,祭完之后,赏给手下办事的人一杯酒。他们互相商量说:“几个人不够喝,一个人喝还有余。大家在地上  相似文献   

7.
多多益善     
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同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史记·淮阴侯列传》〔译文〕(简体字)汉高祖曾经和韩信聊天议论将军们是否能干,各有不同。汉高祖问道:‘象我能指  相似文献   

8.
(上接本文第一部分《原文及注、译、按》之79,载本刊2005年第5期)80.达巷党人日:“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注“达巷党”:“巷党”即里巷,(《译注》第93页)“达”是里巷的名称。“执”,从事(于)。译达巷党有人说  相似文献   

9.
《精神文明导刊》2014,(11):50-50
【原文】 杜袭,字子绪,颍川人也。为侍中。将军许攸拥部曲,不附太祖而有谩言。太祖大怒,先欲讨之。群臣多谏:“可招怀攸,共讨强敌。”太祖横刀于膝,作色不听。袭人欲谏,太祖逆谓之曰:“吾计已定,卿勿复言之。”  相似文献   

10.
从政廉为本     
宋前贤相包拯恶如仇,不畏权势,刚正不阿,正气凛然,虽历经千年,正气常存于天地之间,被人民誉为“青天”,堪称“官”之楷模。但人尽知包拯之“铁”之“硬”,却未必知其廉。据史载,包拯“虽贵,衣食器用饮食加布衣”。他在《乞不用赃吏》的奏折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贫者,民之贼也。”直到63岁病逝,临终嘱咐后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监,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坟之中。不遵吾志,非吾子孙。”可见,“廉”在包拯为官之道中的地位。在“千里为它只为钱”的封建社会,如包拯一般以廉作为官之本者却也不少,诸葛亮在…  相似文献   

11.
从蔺相如说“跳槽”盛巽昌我很喜欢读《史记·蔺相如传》。战国蔺相如先生在通史里寥寥几句,但他在民间社会却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其以团结为重,与廉颇释嫌相和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斯人虽已没,千古有余情,司马迁的笔触是很有感染力的,在他笔下的蔺相如也是一代完...  相似文献   

12.
剖腹藏珠     
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赇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異於彼胡之可笑耶,’魏徵曰:‘昔魯哀公謂孔子曰:“人有好忘者,徙宅而忘其妻。”孔子曰:“又有甚者。桀、紂乃忘其身。”亦猶是也。’上曰:‘然。朕與公輩宜戮力相輔,庶免為人所笑也!’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封建王朝通过各种方式选取官吏,对其任免调动有种种称呼,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任命官吏的总称是授。具体又分: (1)拜:由皇帝正式授与官职(多属初任),通常称“拜”。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 (2)除:皇帝再次任命官职称“除”。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相似文献   

14.
咄咄逼人     
〔桓玄与殷仲堪、顾恺之共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座,曰:“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音多)逼人!”仲堪眇目故也。——《世说新语·排调》〔译文〕(简体字)〔桓玄和殷仲堪、顾恺之一起说形容危险的话。〕桓玄说:“矛头上淘米剑头上烧饭。”殷仲堪说。“一百岁的老头伸手吊在枯枝上。顾恺之说:“井上的辘轳上躺着婴儿。”殷仲堪有一个参军(参谋一类的官职)在座,说:“瞎子骑着瞎马,半夜面临深池。”殷仲堪说:“咄咄逼人!”因为殷仲堪瞎了一只眼睛的缘故。〔说明〕这是东晋(三一七——四二○年)时代的故事。桓玄、殷仲堪都是当时的大军阀,顾恺之则是著名的画家。咄咄是象声词,  相似文献   

15.
朝三暮四     
宋有狙(音居)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音絮),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相似文献   

16.
领导,“率领”、“引导”之意也。具备什么条件才能“率领”、“引导”群众?关键是领导者要有“心”。 公心。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领导者惟有出于公心,  相似文献   

17.
云溪子 《小康》2006,(5):76-77
一日,儿子与其一位同学在吾跟前谈论工作之事,设想甚多,胆气颇壮,牢骚不少。吾曰:“青年人,不要好高骛远,还是实际些好。”儿子对曰:“老爸,我们的事,您还是少管为好。”吾颇不快:“哪有父亲不管儿子之理!”不想儿子迸出几句话来:“老爸,您是读书人,尚不知古今成大事者,多从小丧父!”接着,从孔夫子到今人,列举了一长串姓名。吾闻言七窍生烟,厉声道:“有父而成大事者众,汝为何不谈?”一番争执,吾胸中之气半日未消,夜里迟迟未眠。“有父母荫佑,乃一大福份!父亲难道成了子女成才的绊脚石?子女为何不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吾越想越气!夜深了,心才…  相似文献   

18.
咱们的先人,一方面说“食色、性也”,“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另一方面,又说要“存天理,灭人欲”。 本来,人生于世,饮食男女,乃是极寻常自然之事。但饮食须靠劳作获取,男女相悦要发乎情爱。不劳而取,小则曰寄生,大则曰盗;无爱而合,不自由曰包办,买卖交易曰娼。这就不自然而违背常  相似文献   

19.
越俎代庖     
(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译文〕(简体字) (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说:“您治理天下,天下已经大治了.可是我还要代替您,我是准备获取名分吗?名分这个东西,是实际的附属品.我是准备成为附属品吗?鹪鹩在大树林中筑巢,所占的不过一根树枝;偃鼠在河中饮水,不过喝饱肚子.回去吧,君主,天下对我没有用处!厨师即使  相似文献   

20.
上下其手     
楚子、秦人侵吴,及雩(音于)(?),闻吴有备而还。遂侵郑,五月,至於城麇(音军)。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於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於囚。”乃立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也,其何不知?”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之?”囚曰:“颉遇王子,弱焉。”戌怒,抽戈逐王子围,弗及。楚人以皇颉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