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政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过程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更为重要,对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意义更加深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人的更本质的东西,我们应把它变成一种自觉的实现目标,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创造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熏陶与感悟中,使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同飞。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培养。一、充分尊重、…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发生冲撞。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对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在创新中“扬弃”,切实有效地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必须正确地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一、正确处理好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根据其课程性质和理念制定了新的“三维目标”,它们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其中“知识目标”是支撑全部课程目标实施的基础,服从并服务于能力目标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是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方面的整合,确立了情感体验在德育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变化过程,也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情感,道德就会成为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伪君子。"情感在学生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情感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认知的发展,有助于促进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的一个途径是学科渗逶。因为学科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而政治学科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二者犹如咖啡与伴侣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一“、咖啡”“与伴侣”交融可行又必然两者交融是政治课教学的性质、内容、目标和新课程理念的客观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要求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做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国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由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为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文化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空间.有助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由单一文化目标转变为多元文化目标.  相似文献   

6.
梁兰 《传承》2009,(2):102-103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育人取向是以课程教学为载体,提高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实效性。初中历史新课程的资源优势决定其可以在法制意识教育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课程资源开发依托历史教科书、乡土社区历史、历史音像资料,实现初中历史新课程法制意识教育资源的高效开发与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让学生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生活世界整体性的体验和感悟.该课程理念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少先队体验教育的结合找到了生长点.整合的有效实施,在提升少先队体验教育成效的同时,必将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们对中考思想品德主观题如何渗透新课程理念,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维目标要求,使学业评价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与提高进行了探索,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董金山  谢兰荣 《前沿》2006,(11):101-103
新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来设计课程目标,新课程实施追求“创造”取向,倡导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及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文从生成性课程开发的条件、生成性课程开发的原则、生成性课程与预设性课程的关系角度,给生成性课程作一系列系统阐述,以期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一、简单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程教学目标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部分。我始终认为没有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必然是毫无  相似文献   

11.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这门学科要实现“三维目标”,除了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主要途径外,学业考试也是一个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之一,也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居于首位的教学目标。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思想品德(政治)试卷,命题者除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良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困惑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值观困惑。在诸多影响因素中,大众传媒尤为显著。为了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和变化趋向,贵州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当代大学生‘三观’教育研究"课题组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对贵州省最重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五所大学的在读大学生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如何利用大众传媒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走出价值观困惑,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不论是对大学生个体自身,还是对社会而言,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价值观教育,是教育者为受教育者以某种形式提供一种价值观,从而让受教育者对这一价值观产生认同。价值观认同的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价值的经验认同、价值的理性认同和价值的情感认同。经验认同是以生活世界的伦理习俗为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实践教学"的基础;理性认同则以逻辑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理论教学"的基础;情感认同是以审美活动为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态度是一种行为倾向,也是一种带有好恶的情感乃至反映这种好恶的价值判断。而态度不同于情感,因为情感并不直接与特定的环境、人、物相结合促生特定的行为,但态度确实与政治行为直接相关。态度也不同于信仰、意识形态、价值观,基于相同信仰和价值观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政治态度。但是,政治态度受一定的信仰体系制约。政治态度是对政治体系及其成员、角色、自己位置的心理倾向。它不包含人格中的动机和风格等,但却与人格、认知、行为这三大领域紧密相联,是政治心理学中较为复杂的概念。  相似文献   

16.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强调:要引领学生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理性思考的意义"。在新课程的实践中,许多教师对此并未予以应有的重视,教学中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设置不够恰当,促进学生思考的环境营造不够充分,引导学生思考的评价方式不够适切,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认知活动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本文拟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探讨思想政治课强化学生思考技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5,(10)
信仰与态度具有内在心理的一致性,都表现为个体对特定对象的知情意相统一的综合心理状态。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质是教育者促使受教育者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稳定态度的过程。在态度理论视域下,必须注重教师"可信性"与"吸引力"的融合,教育内容"理论创新"与"内容选择"的结合,教育情境"理论传授"与"情感唤醒"的契合。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价值观与公民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也存在着教育效果低下、主体性缺失等一系列的实践困惑。中国公民道德教育领域难以取得与经济发展相媲美的成绩的根本原因在于,在道德建设领域"大会战"中,参与者大都处于被动员与被动卷入状态,是典型的"卷入式"道德教育模式。基于广东省中山市全民修身行动的经验研究发现,以核心价值观为内容、认同激活机制为核心机制、文化、制度与行动为嵌入载体的"嵌入式"道德教育模式直接嵌入生活世界,具有参与深度、与教育对象关联度强等优势,适应了公民道德教育从"卷入"到"嵌入"转型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在各地大张旗鼓地开展近一年了,教师中有对新课程改革持反对态度的,有对新课程,改革持赞同态度的。持反对态度的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过于超前了,知识太深奥了,学生的自身经历,知识理解程度还达不到;新课程改革中的活动难度大,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远远达不到活动的要求,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0.
青年大学生的知识体系搭建尚未完成,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尚未成熟,外界环境及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冲击,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应当从大学生的内在心理机制和深层的心理发展需要,将"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建立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基础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