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研讨会”于2003年12月3-4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顾秀莲,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彭云以及全国妇联领导,还有全国各地的妇女理论工作者、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妇联干部。会议主要议题有男女平等的内涵与目标、男女平等的现状、不平等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途径等。这次会议是中国妇女“九大”之后全国妇联与中国妇女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一次全国性理论研讨会。从1999年云同志提出…  相似文献   

2.
信息互联网     
《中国妇运》2004,(2):42-45
会议动态●2003年12月3日,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约200人与会。会议由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黄晴宜主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顾秀莲致开幕词。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彭云作了“加强妇女理论研究,进一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讲话。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妇女工作者围绕男女平等的内涵、目标及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3.
2003年12月3-4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男女平等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研讨会历经两年的筹备,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研讨活动和进行课题招标研究等多种方式,使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和妇女工作者加深了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的认识,提出了许多与时俱进的新观点。这次研讨会汇集了两年以来的丰富研究成果,对男女平等的内涵与目标、男女平等的现状、不平等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途径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在会议开幕式上,云同志发表了以下这篇讲话,对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和进一步落彭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谈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加强妇女理论研究/彭珮云2进一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理论探索与争鸣】耦合权利义务说:/冀祥德1婚内强奸立论的理论原点“性骚扰”概念的泛化、窄化及应对措施/沈奕斐1论男女平等内涵与目标的哲学基础及社会学定位/张一兵辛湲2对我国刑法的女性主义思考/肖巧平2发展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陆建民3男女平等的突破口———从第二期上?九缁岬匚坏鞑樘钙鹫挝拿饔肴α煊虻哪信降龋盒窆猓城闾斡敕⒄梗葡幔础月叟灾饕逖芯渴咏嵌匀跏迫禾骞卣盏囊庖迮灾魈逍裕海孕』炊月砜怂贾饕甯九鄣囊恢中陆舛量蒲Х…  相似文献   

5.
十五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加以阐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进行了科学定位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  相似文献   

6.
性别平等的现代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沁芳 《理论月刊》2005,(12):96-98
男女平等,是现代社会两性关系的发展目标,且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男女平等的实质涵义是什么?现实中的男女平等又应把握怎样的尺度?此类基本但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常常困扰着现实中的两性关系,进而影响着社会生活状况。本文在厘清男女平等基本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现代社会性别平等的价值取向,明确两性关系的合理定位,以寻求一种和谐的两性关系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7.
赵志梅 《前沿》2012,(12):50-51
一种理论是否能成为一个体系,首先就要看其是否具有自己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种科学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必然有其哲学基础。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基本矛盾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唯物史观与科学发展观;唯物辩证法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8.
王瑛  董葵 《中国妇运》2003,(7):30-31
男女平等作为妇女解放追求的目标,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也是一个严肃的实践课题:我们理解的男女平等是妇女在人格尊严上与男性一样被尊重、重视,是男女两性在各个领域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是在社会生活中更多地体现基于性别差异之上的公正、公平和自由选择。这样的男女平等在其运行和推  相似文献   

9.
男女平等作为妇女解放追求的目标,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也是一个严肃的实践课题。我们理解的男女平等是妇女在人格尊严上与男性一样被尊重、重视,是男女两性在各个领域中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是在社会生活中更多地体现基于性别差异之上的公正、公平和自由选择。这样的男女平等在其运行和推进过程中,需要不断巩固和完善三个重要的支点:制度公正、文化认同、主体觉悟。 制度公正决定了男女平等的起点和基础。所谓制度公正是指社会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迄今最科学、最完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最普遍的运动规律,是指导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我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做好此项工作,同样必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现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统一战线的若干理论问题,作以下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论妇女解放、妇女发展和妇女运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妇女解放”这个概念有特定含义,有针对性,不是“发展”这个概念所能代替。妇女解放可分为阶级解放、社会解放、人类解放(或彻底解放)三个阶段,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解放阶段。妇女发展属于人的发展的子系统,要从人的发展角度来思考妇女发展,确定促进妇女发展需要做的事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妇女运动的任务,一是推进以男女平等为目标的妇女进一步解放,二是促进以提高妇女综合素质和主体发展为目标的妇女发展。前者是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2.
社会资本与民族和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更离不开民族和谐,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是我国民族政策的核心。然而,仅仅依靠宏观上的指导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和谐。丰富的社会资本能使各民族成员自觉并自愿地服务于公共利益,促进社会调剂,以促进民族平等;并使各民族拥有大量信任与社会关系网络,增强民族合作与发展;同时能调节自治区域成员间遵纪守法的自觉行为,使其内部保持稳定,实现民族自治。  相似文献   

13.
正义意味着公平、平等,属于支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道德理性范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义有四项基本内容:政治地位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非基本权利与贡献完全平等原则,集体与个人关系辩证统一原则。正义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正义规范着社会道德秩序,规范着个人行为,规范着社会分配,也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起舆论监督作用。正义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和重要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人类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而两性关系是否和谐对建构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型的男女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性别关系具有差异性与非对抗性、平等性与公正性、互补性与共赢性、社会资本与社会资源性等特征。培育和谐的性别关系必须弘扬先进的性别文化,加大法律创新的力度,提升妇联组织的作为,加强两性主体的协作能力,这样才能使和谐性别关系的建构成为政府的目标和社会共同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本报告基于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从健康、教育、经济、政治与决策、家庭和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六个方面对中国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指出男女两性在不同领域的发展差距,以及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区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程度与差异等。报告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与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文明与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政治文明程度越高,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和政治透明度越高,政治参与机制越完善,妇女参政的水平就越高,就越能从根本上体现男女平等。政治文明必将推动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不仅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而且对于政治文明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能够优化政治文明环境,消除社会偏见,促进男女共创政治文明新格局,使人类社会文明达到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关系,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对妇女发展权的赤裸裸的剥夺,参加社会生产是妇女回归社会、获得发展权的开端,在国家的发展政策中纳入性别观点,使妇女和男性一样平等地参与、促进并享受社会发展是实现发展权、进而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环节。目前恰恰就在就业、参政和继续教育等和发展权维护有关的问题上,上海妇女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促进、维护和实现妇女发展权,不仅能大幅度提升妇女社会参与的能力与实力,也能大大加快社会民主法制的进程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实现性别平等是男女双方共同的责任。父权制的性别文化对女性不公的同时也使男性受到了伤害。本文在探讨男性研究的兴起、定位与内涵以及性别平等教育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反思男性研究与性别平等教育的内在联系,指出男性研究视角在教育领域的介入,有利于推动性别平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和开拓新的实践可能,如深化性别角色社会化研究,拓展性教育的多元文化取向,丰富与再现校园中的性别文化等。  相似文献   

19.
性别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运用性别敏感指标评估环境领域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也越来越重要。本文将环境范畴理解为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并从生活环境、社会安全环境、资金支持环境和环境参与四个方面,评估外部环境对男女两性的不同影响以及男女两性对环境资源的占有、控制和管理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与性别平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资料和课题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指标构建的必要性和优先问题、全面小康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的内涵和指标框架、指标构建原则,并对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指标研究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将社会性别视角纳入社会指标研究不仅体现在研究主题的确定,而且在指标选择、指标定义、指标合成、指标数据收集和指标数据的展示等方面都存在很强的社会性别问题。只有不断增强研究者的社会性别意识,才能实现通过指标和数据反映男女两性的区别和相似性,促进性别平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