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但发展时间短,仍处于萌芽期。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的创业教育水平,创业教育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活动能力的人才,但其教育功能的范围不能太宽,否则就等同于素质教育,本文将对创业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回顾,并对我国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高校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丽 《学理论》2009,(17):251-252
实施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从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出发,分析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困境,找寻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5)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意义及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路径,树立科学教育理念,完善课程设置,制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创新创业师资力量,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6)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后传播到世界其他国家。作为我国近年来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热点与重点,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增强创业意识,树立创业精神,提高创业能力。然而,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也逐渐显现。学院派式教育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我国应将"教学方式方法"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在高校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转变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扭转创新创业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5.
郑远见 《学理论》2014,(8):199-200
20世纪末期,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其萌芽的因素很多,诸如国内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的需要、国际教育发展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紧迫、国家发展目标等因素。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业教育成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在创业教育不断深入发展阶段,其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建设起较为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以实现创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有效融合,发挥创业教育的积极作用。课程是搭建课程体系的基础,创业课程的建设始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其建设与发展必将对创新人才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周红云 《学理论》2010,(6):134-135
创业教育是新形势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基本内容,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对促进大学生创业的作用,并结合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探讨了提高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刘海英  杨文超 《学理论》2009,(29):106-107
创业教育作为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和借鉴国外尤其是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成熟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从创业教育的内涵、状况分析入手,系统比较中美高校在创业教育模式上的内在特点与发展规律,以期对当前创业教育模式建构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我国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教育情况,从如何发挥基层组织的服务职能视角对湖南省芦溪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强烈,但由于资金、技术缺乏,加上没有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与培训,农民工返乡创业率并不高。根据现状并剖析其原因,从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服务职能,以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8)
从"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国力求在新时代掀起新的创业高潮。大学生作为创业实力主体和初创群体,是重要行为主体。创业自我效能能够成功推动创业活动的进行,通过对创业自我效能的研究,分析大学生创业主体的创业瓶颈,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应做到:明确高校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高校创业教育的优选路径;优化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环境。  相似文献   

10.
吴皖林 《学理论》2012,(25):181-183
了解学校创业教育的效果及存在问题,以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应用文献资料法确定调查内容;应用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调查学生对创业概念的理解、对创业的认识、对创业的态度和计划、对学校创业教育的需求和评价。学校创业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有一些方面需要加强、改进。开展创业教育对经济的增长、就业的促进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许多高校正积极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以促进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升。以南昌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开展为例,从创业教育有效机制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保障系统,创业教育素质培养平台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点领域,创业能力培养模块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自主特色,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环境仿真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的建构与运行进行一定的学理思考。以期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活动,依靠创业教育带动学校高质量就业,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志群  鲍金勇 《学理论》2013,(18):218-219
通过对我国本科生与研究生创业教育在历史沿革、内涵、开展模式、具体内容、研究情况、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分别从政府高校引导、创业教育的内涵以及产学结合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研究生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索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也越来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在测绘类专业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实践,对双创型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包雷 《学理论》2008,(16):85-88
本文从21世纪是创业时代,创业成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创业精神所驱动的创业活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出发,阐述了开展创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分析了哈尔滨市作为正在转型中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把创业教育纳入其中,具有特别作用;通过介绍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创业教育的一些基本情况,说明创业教育已成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指出实施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哈尔滨市如何把创业教育纳入全市职业教育体系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3)
近年来,高等学校创业教育越来越被国家以及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国务院、教育部以及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发文鼓励大学生创业,并要求高校做好做实大学生创业教育。但是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针对高等师范院校的创业教育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从创业教育的意义、完善制度、师资建设、教育形式和激励制度等几个方面对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提高高等师范院校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16.
张德亮  吴文龙 《学理论》2011,(14):281-282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剧增,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对缓解我国大学生就业压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就现实看来,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比较薄弱,创业所需要的经济、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相对缺乏;创业所需要的社会实践经验、人际沟通和交往能力也呈现出明显的不足。这些都需要建立完整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良好的创业培养,为他们日后的成功创业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刘加杰  冉迪金  孔好为 《学理论》2010,(24):233-234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创业已成为大学生迈入社会的一种全新的就业渠道,为此,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是适应中国社会、高校和大学发展的需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需要用科学的发展理念作为支撑,践行科学发展观是引领和推动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强动力。  相似文献   

18.
冯长丽 《学理论》2012,(3):175-176
随着我国实行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开始大幅度增加,毕业生数量也随之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大多数大学生已经认识到大学生创业成为就业的一条出路,但准备创业或真正创业的却凤毛麟角。为了进一步了解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创业能力,特针对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专业本科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研,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就某一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得到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与此同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作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仍存在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密,实践环节薄弱,师资、平台短缺等诸多问题。本文将从线上线下教学组合模式的视角,深入探讨其对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20.
秦家沛 《学理论》2009,(29):82-83
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今天,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创业教育的目标、课程、实施模式、评价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