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推进镇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尉氏县洧川镇的实际情况看,我认为要加快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应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优化农村经济结构,抓好镇域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形成镇域经济的先导区和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并全面贯彻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加速推进,城乡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广大人民群众从基本温饱逐步向讲求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益寿延年方向迈进。工业化、城市化建设,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城镇范围也在拓宽,失地的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成为加速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劳动力大军,同时也加大了城市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中国有企业的改制,一些与先进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工业企业的关、停等各种原因也导致了部分劳动力的歇业,就业难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3.
县域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与农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是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县域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突出的地位.从城镇化的历史看,城镇化的发展都是以农村集镇的发展为前提的,县域城镇是发展小城市的母体,是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使产业和人口向县域城镇集中,不仅可以带来县域城镇的繁荣,带动农村的繁荣,而且县域城镇的发展可以加速农村工业的集中发展,产生集聚效应,降低农村工业的投资成本并得到更好的服务,同时,还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来洁 《党的建设》2014,(4):57-57
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排放,一般都有明显的排污口,被称为点源污染。相对而言,那些没有明显排污口的污染源被称作非点源污染即面源污染。 从环境科学的角度看,点源污染是指那些有明确范围,集中排放进入水体的污染源,主要由人为控制,包括工业排放和城市污水管网。 面源污染则是从较大范围内分散进入水体的污染源,主要受降雨、渗漏、大气沉降等自然条件控制,包括农业污染、地表侵蚀污染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在城市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发达地区。农村污染不仅影响了数亿农村人口的生活和健康,而且通过水、大气和食品等渠道最终影响到城市人口的生活和健康。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应该成为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一、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类环境污染问题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农民的居住方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尤其在一些发达地区,乡镇企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农村的经济支柱;人口居住日益集中…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娟 《唯实》2001,(8):48-51
一、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现象 ,是一个由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社会向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它以近代产业革命为契机 ,推动劳动力和人口的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 ,在改革经济结构的同时 ,改变着人类的住区与社会结构 ,最后使绝大多数人脱离农业 ,大多数人从农村转入城镇。全体城镇组成一个动态系统 ,经过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和系统组织对城镇规模等级、功能分工以及空间配置的不断调整 ,使整个系统趋向相对平衡与稳定 ,并且与余留的农村保持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衔接。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  相似文献   

7.
赖晓军 《理论导报》2012,(11):22-23
城镇化既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又是现代化的重要动力。地处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的兴国县,是一个典型的内陆贫困县和农业大县,受城乡二元化结构矛盾制约,全县城镇化发展步伐明显滞后,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和带动乏力。为此,兴国县坚持县城、乡镇、新村三位一体发展,统筹规划城镇道路、市场、教育、卫生等配套设施,积极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大户集中,加快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努力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慧娟 《唯实》2001,(9):48-51
一、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是一种世界性的历史现象,是一个由以农业为基础的乡村社会向以现代工业为基础的城市社会转变的自然历史过程.它以近代产业革命为契机,推动劳动力和人口的产业转移与空间转移,在改革经济结构的同时,改变着人类的住区与社会结构,最后使绝大多数人脱离农业,大多数人从农村转入城镇.全体城镇组成一个动态系统,经过大城市的超前发展和系统组织对城镇规模等级、功能分工以及空间配置的不断调整,使整个系统趋向相对平衡与稳定,并且与余留的农村保持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衔接.这是一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9.
1.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并行不悖 新农村建设不是与城市化相悖而行,相反,新农村建设是要在城市化过程中完成的。建设新农村重要的是把城市化的重心下移,从过度注重人口向大城市流动,转向重点发展中小城市和城镇,促进农村人口“就地转化”。一方面,新农村建设不是一切向农村看齐,一切向农业回归.更不是以牺牲城市和工业的优势去发展农村和农业。另一方面,城市化也不能脱离国情实际无限制地发展。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化”过快发展的倾向。这种过快的城市化是低成本、低质量的城市化,它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关键是城市的承载能力面l临挑战,城市现有的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人口激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大力提升我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是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来统筹思考和安排。要认识到工业化仍然是“三化”的核心,仍然是提升地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没有工业的大发展,就没有以工促农、工业反哺农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能力;要坚持不懈地加快城镇化进程,没有城镇的大发展,就没有以城带乡、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既要防止因强调工业化、城镇化而冲淡新农村建设的倾向,又要防止因强调新农村建设而忽视工业化、城镇化的倾向,努力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施虹 《前线》2003,(12)
我国人口的70%分布在农村,人多地少,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遇到了许多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  相似文献   

12.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突出三个着力点:统筹农业与工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积极转移农村人口;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  相似文献   

13.
县域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与农民生产、生活联系密切,是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桥梁与纽带。县域城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突出的地位。从城镇化的历史看,城镇化的发展都是以农村集镇的发展为前提的,县域城镇是发展小城市的母体,是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使产业和人口向县域城镇集中,不仅可以带来县域城镇的繁荣,带动  相似文献   

1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突出三个着力点统筹农业与工业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统筹城镇与农村发展,积极转移农村人口;统筹城乡市场发展,合理配置城乡资源.  相似文献   

15.
我国要实现现代化,城市化将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城市化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重要标志,集中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城市化发展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快慢。要实现农村人口的迅速转移,首先必须解除农民“进城”的各种人为束缚,赋予农民自由迁移和择业的权利。因此,解放农民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现实选择和关键所在。一、没有农民的大解放,就没有城市的大发展城市化,“化”什么,说到底就是化农民为市民,化乡村型生产生活方式为城市型生产生活方式。农民是城市化的主要对象。城市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经…  相似文献   

16.
徐平华 《求实》2006,(10):81-82
韩国新村运动高潮期正是韩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持续快速推进时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使大量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工业、服务业和城市转移,其绝对数量大幅度减少,有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从而为新村运动的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全面理解“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内涵,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杨结宝 《江淮》2012,(9):52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如此纯美的词句,曾表达了人们对田园生活的深情向往。而今,这美好的意境似乎正在远逝,农村环境让人担忧。由于缺乏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随处可见;农民在施用化肥、农药上缺乏科学性,流失的化肥、农药已给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随着城镇的环保"门槛"越来越高,那些高污染、高能耗的工业企业也正在转移到农村……所有这些,都在影响着农村的  相似文献   

18.
把扶贫开发融入“新四化”同步推进中,转向统筹考虑第一、二、三产业立体帮扶,走出一条农民变市民、农村变城镇、农业变工业的“三变”之路。  相似文献   

19.
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柳钦  徐强 《学习论坛》2005,21(2):50-54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方略中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动力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需要我们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现状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应抓住联动的龙头企业 ,促进城镇的产业升级 ;强化城镇综合功能 ,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完善配套政策 ,消除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强化农民教育 ,培育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人力资本等  相似文献   

20.
乡村-城镇转型是工业化中后期必然形成的一种新型城镇化模式,其内涵是人口结构的转化,经济结构的转变,空间地域结构的转变以及基础设施的完善,实质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变,表现为城镇生活方式的扩散和普及,城镇文明向乡村广泛渗透的过程。乡村-城镇转型模式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乡村地区转型模式、集镇转型模式、城市边缘区转型模式以及农业发展型、市场拉动型、现代工业催生型、旅游开发型和城市辐射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