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央“二月来信”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之后,中央对于红四军今后斗争发展方向的一封指示信,信中通过对红四军面临的革命形势和党的主观力量的估量,对红四军作出“分兵”的指示。遗憾的是,无论是对革命形势的判断,还是在红四军斗争方式的选择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四军前委和中央都存在严重的分歧,因而来信的精神并没有得到红四军前委的积极响应和贯彻实行。仔细对来信进行解析就会发现,虽然中央来信绝非毫无根据,但红四军前委的这种回应同样有其正当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一、“二月来信”和“四月来信” 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3月14日在长汀长岭寨毙敌旅长郭凤鸣,歼敌2000余人,缴枪千余支,解放了长汀县城。3月20日,红四军前委在长汀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研究形势和红军的行动方针问题,并向福建省委和中央作了书面报告,陈述了决定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方针。4月3日,红四军前委收到了中共中央2月7日给润之、玉阶两同志并转湘赣边特委的信。这封被称为中央“二月来信”的文件,对形势作出了悲观的估计,认为前委“应有计划地有关联地将红军的武装力量分成  相似文献   

3.
正1929年9月28日,中央的九月来信为解决红四军党内争论的主要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年仅28岁的陈毅,在九月来信形成的关键时刻,一方面积极维护红四军前委的团结,另一方面实事求是的向中央进行汇报、参与中央关于红四军建设问题的研究讨论,并亲身参与了九月来信的起草过程,对于九月来信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红军初创时期,经验不足,兵员成分复杂,尤其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占了较大比例,必然带来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反映到红四军的党内来.而且,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因与红四军信息沟通不畅,所作的一些指令也并不十分切合红四军的实际.1929年4月3日,红四军前委在瑞金收到中央"二月来信",中央来信未能正确估量全国的客观形势和红军的主观力量,要求红四军分小分散,还"深信朱毛两同志在目前有离开部队的必要",以免"徒惹敌人更多的注意".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于4月5日给中央复信,直截了当地称中央"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都太悲观了".提出要"在国民党军阀长期战争期间,我们要和蒋桂两派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但是,"二月来信"在红四军中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引起了思想的混乱.特别是从苏联回来的刘安恭,一到红四军就担任了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一跃而为居于陈毅之上的红四军第3号人物,他一上任就作出了前委只讨论红四军的行动问题,不要管军队的其他事情的决定,从而促发了关于建军原则的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5.
192 9年 2月 ,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毛泽东与军长朱德对执行中央“二月来信”产生了意见分歧 ,进行了“笔墨之战”。为解决争论 ,6月 2 2日 ,代理前委书记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 ,批评了“朱毛两同志都有着同等错误” ,“给予毛泽东同志严重警告 ,给予朱德同志书面警告”。 9月下旬 ,由朱德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八次党代表大会 ,本想解决“七大”没有解决的一些争论问题 ,但毛泽东没有来参加。在此期间 ,中央根据陈毅的汇报 ,发出了“九月来信” ,撤掉了“二月来信” ,要求红四军前委纠正错误 ,并指示毛与朱仍留前委工作 ,毛泽东任前委书记。朱毛得知“九月来信”后 ,紧紧拥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高度评价朱毛红军,陈毅上了"两个月的训练班" 7月上旬,前委收到中央来信,要红四军派领导干部去上海参加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军事工作会议.前委决定让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汇报,朱德代理前委书记.  相似文献   

7.
1929年7月29日,红四军前委全体成员在上杭蛟洋开会,毛泽东也曾到会。前委决定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汇报红四军情况,乃由朱德代理红四军前委书记。  相似文献   

8.
红军初创时期,经验不足,兵员成分复杂,尤其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占了较大比例,必然带来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反映到红四军的党内来。而且,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因与红四军信息沟通不畅,所作的一些指令也并不十分切合红四军的实际。1929年4月3日,红四军前委在瑞金收到中央“二月来信”,中央来信未能正确估量全国的客观形势和红军的主观力量,要求红四军分小分散,还“深信朱毛两同志在目前有离开部队的必要”,以免“徒惹敌人更多的注意”。  相似文献   

9.
1929年8月,新当选的红四军前委书记陈毅奉命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工作情况,此行为纠正中共中央“二月来信”的错误认识,制定“九月来信”,恢复毛泽东的红四军前委书记职务,让革命重新走向正确轨道,立下了卓越功勋;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充满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从这两个意义上讲,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都是非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10.
古田会议前,在党和军队建设的过程中,红四军领导层和指战员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发生了一场争论.这场争论,关系重大、影响深远.正是这场争论,才有了中央的"九月来信",才有了古田会议的召开.争论的缘起是前委和军委运作中的关系协调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关于军委的设置问题;争论的实质是要不要维护前委代表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争论的结果是中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周恩来主持起草了中央"九月来信",妥善正确地处理了"朱毛之争",维护了党内团结和党内和谐,召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古田会议.研究红军初刨时期党和军队建设中的这段鲜为人知又十分重要的历史,对于我们今天进一步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党的团结,维护党内和谐,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1 我们党的建设发展,经历了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古田会议和延安整风运动,可以说是我们党自身建设上的两个光辉里程碑。 1929年12月,红四军前委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在上杭县古田召开了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即古田会议。第四纵队党代表、中共闽西特委军委书记张鼎丞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东固革命根据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早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江西吉安、泰和、兴国、吉水、永丰五县之交,面积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人.陈毅曾诗称东固为"东井冈". 本期<党的文献>刊登的<前委来信(摘要)>,是1929年4月13日红四军前委书记毛泽东在江西于都以四军前委名义,写给湘赣边界特委的一封指示信.该信对东固革命根据地斗争经验给予了称赞和肯定,是研究东固根据地和井冈山根据地后期斗争的一份重要历史文献.  相似文献   

13.
1929年中央给红四军的九月来信中指出:"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对于需求品可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红军自己办固然好,但同时要能由群众供给与募集才能建立红军与群众的更密切关系。"中央九月来信不仅第一次提到了群众路线,而几乎通篇贯穿着鲜明的群众观点。这种群众观点对于红四军随之进行的新泉整训和召开的古田会议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29年 8、 9月间,时在上海的中共中央遇到了一个十分棘手的难题:由于红四军领导人之间的矛盾斗争十分尖锐复杂,毛泽东不得不提出更换前委书记,请求离开前委。随后,在红四军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落选,陈毅被选为前委书记。   应当如何解决这一难题呢 ?中央的态度十分明确──  相似文献   

15.
《湘潮》2016,(1)
正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来到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参观古田会议旧址。他仔细观看、悉心感悟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红四军军旗、写着红军"六项注意"的包袱、红四军的军号等历史文物,回顾毛泽东等开辟中国革命道路时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历史,强调:"在古田会议召开85周年之际,我们再次来到这里,目的是寻根溯源,深入思考当初是从哪里出发的、为什么出发的。"  相似文献   

16.
1929年10月下旬,一位血气方刚、军人模样的男子经过秘密交通线长途跋涉,从上海回到闽西。他就是到中央汇报四军情况并出席中央军事联席会议的陈毅。 陈毅回来了,带来了中央“九月来信”;带来了周恩来的重要嘱咐:“要请毛泽东复职,仍任前委书记,并召开一次党的会议,统一思想,分清是非,作出决议。”于是红四军前委在上杭召开扩大会议。 朱德和陈毅派出一支部队,前往上杭县蛟洋,迎接毛泽东。 红四军重又凝聚在一起。然而,旧的矛盾克服了,新的矛盾又产生。红四军的前进道路上依然荆棘丛生……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蛟洋时,接到红四军前委来信,要他立即赶回部队去。为了照顾毛泽东大病初愈的身体,区里派了4位赤卫队员护送,还特地为他准备了一匹马,并交给护送的同志一张便条,上面写明到新泉的桥头后,会有红四军总部派来的同志接应。  相似文献   

18.
分歧的出现与升级1929年四五月间,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随着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扩大,朱德和毛泽东等前委成员开始感到前委的工作有些顾不过来,决定恢复此前已暂停工作的军委。正好这时中央派来了  相似文献   

19.
1929年6月、12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两次在闽西连城县新泉的活动,与古田会议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对于毛泽东在新泉《给林彪的信》的意义似乎还关注不够,而古田会议决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是否在新泉起草的问题,有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关于历史的表述,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分析,用证据解读历史。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自井冈山以来,特别是1929年在闽西经过调查、总结,在中央九月来信(即《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指导下形成的。而毛泽东在闽西的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包含了1929年五六月间红四军党内的一系列会议和同年11月贯彻中央九月来信以及新泉整训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20.
《党建》2011,(2):38-38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由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该信全文约8000字,分为目前军阀混战的形势、红军的根本任务与其前途、红军发展方向及其战略、红军与群众、红军的组织与训练、红军的给养与经济问题、红军中党的工作、朱毛问题、红军目前的行动问题等9个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