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磊 《世纪桥》2014,(12):79-80
五大连池因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而闻名,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已打造了初具规模的文化旅游产业。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文化资源挖掘力度不够、文化旅游资源管理存在漏洞、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相对滞后和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亟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应从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科学规划文化旅游资源管理、积极推进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等诸多方面促进五大连池文化旅游的深度发展。  相似文献   

2.
旅游文化与山西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山西的旅游业发展滞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整体形象设计不佳且未形成品牌。为了真正做好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深层次地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加大促销力度;重视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配套利用;搞好自然景观与文化的结合;贯彻旅游文化开发方针,正确处理现存的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3.
芮琼 《理论建设》2012,(6):73-77
1986年,亳州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自身特有的文化性特征,为亳州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但亳州的历史文化优势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并未得到切实体现。针对亳州特有的文化性特征,在充分认识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推动亳州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长吉图先导区是吉林省旅游资源最富集、产品类型最丰富、旅游产品最成熟、旅游活动最丰富、旅游特色最鲜明的旅游产业带,是融生态、民俗、冰雪、历史文化、边境风光、休闲度假等众多产品类型于一体的旅游中心。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以长吉图旅游资源优势做大做强长吉图区域旅游文化产业要抢抓机遇.把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兴区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要深度挖掘优势资源,构筑具有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格局;要打造一体化的“长吉图旅游经济圈”;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和合作的渠道;加强资源开发与利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旅游软环境。  相似文献   

5.
文化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概念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旅游业的发展态势看,文化旅游应该是旅游业的产业特色。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无一不在挖掘历史和文化内涵上下功夫,即充分挖掘、开发、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文化积淀深厚,山水风光壮美,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  相似文献   

6.
试论郴州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郴州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是旅游形象定位不够充分,要想在旅游市场中独树一帜,赢得旅游者的特别眷顾与青睐,郴州必须充分整合、利用本地的历史文化,赋予本地旅游产品更多的文化价值。郴州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整合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耕文化、福地文化、简牍文化、红色文化、地方曲艺文化和体育文化,对郴州的历史文化进行解读,并将其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一要增加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丰度和深度,二要包装郴州历史文化旅游的精品,三要文化地宣传郴州的历史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2,(Z1):2-3
正近两年,原州区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深入挖掘、整理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旅游内涵,形成了以文化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带文化繁荣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了"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建设先进县"等殊荣。大手笔编制产业规划。立足特色,挖掘内涵,  相似文献   

8.
永泰县不仅风光秀美,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着极其丰富的与历史文化有关的旅游资源,研究挖掘永泰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保护好永泰历史文化资源对提升永泰旅游品位和旅游产品竞争力,发展永泰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发展永泰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一要大力宣传永泰历史文化,让永泰历史文化资源"撩开面纱惊世人";二要科学规划整体布局、确立永泰历史文化旅游主题;三要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风光资源有机结合,提升永泰旅游产品品位;四是以永泰历史文化资源为素材开发文化创意产品。  相似文献   

9.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促进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振兴。当前,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面临智力支持不足、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不足、传统文化特色不突出、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程度不够等困境。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加大对乡村旅游和传统文化的智力支持、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特色资源并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形成产业,同时,还需要多元利益主体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运动 《世纪桥》2008,(2):153-154
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周口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周口市的文化资源是今后周口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周口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做好以下几点: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卫生条件;改革门票价格;加强对景点的宣传力度;加强与其他地区景点的联系;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07,(5)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征,是旅游开发过程中重点利用的资源。本文认为,旅游作为一种现代性元素,其介入在强化了某些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也使传统节日文化在形式、内涵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与现代两个看似矛盾的方面在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下得到了统一。本文进一步提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保护文化还是发展经济,最终目的都应该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新疆吉木萨尔县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作为文化旅游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却相对滞后.文章分析了吉木萨尔县现代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描述了吉木萨尔县现代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型概况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吉木萨尔县现代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凭借其独特的优势.与石油、汽车制造并称为世界三大产业。基于这个背景.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了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荆门市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成为不容错失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4.
南临青海湖、北倚祁连山的海北藏族自治州,自然环境雄浑壮美、历史文化灿烂丰富、民族风情多彩独特,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在全省82个旅游规划精品景点中有22个在海北。是全省旅游资源较为富集的自治州,许多景观世界独一无二。具有不可替代或再生的优势。在全省“一圈三线”旅游精品战略布局中,海北地处环青海湖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体育旅游圈及西线、北线的核心位置,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5.
陈昌旭 《当代贵州》2013,(16):12-13
毕节市注重依靠自己和外界力量,突出自身特色,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硬实力"和"软实力",走出一条适合毕节实际的文化创新发展道路,使毕节的文化更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文化强市"是毕节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战略决策。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发展,是毕节市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推进文化旅游快速发展,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促进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打造文化强市,加快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文化旅游产业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以文化为内容、旅游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从深度和广度上促进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整合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区域自然禀赋资源,充分发挥文化的灵魂作用,建立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实现文化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是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显著体现。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对民族村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时代语境,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面临新的文化生境。  相似文献   

18.
《求实》2013,(12)
历史名人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具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多重功能。江西拥有极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科学开掘历史名人资源,是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精品模式,既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又可变资源为文化旅游资本,变潜在经济价值为经济价值。名人级差理论及其效应,决定了重点开发高位次名人资源,加强建设名人品牌,是江西文化和旅游产业升级发展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以文化资源为主要吸引物的旅游活动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桂林作为我国著名的山水旅游和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相当高的品味。而西山是桂林宗教文化的代表,具有开发宗教旅游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源是大理州比较优势最大的特色资源,旅游产业也是大理州发展空间最大、最具可持续发展优势的产业。而要真正把大理州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以旅游产业推动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就必须加快旅游二次创业.推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