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武汉市现有经济体量和人口体量最大,承载的国家战略最多,武汉应该定位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武汉的中心城市地位即核心价值可以定位于城市群的服务中心,发挥中心城市功能的模式应该是柔性的服务与辐射模式。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上半时武汉的发展定位是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分三步走。第一步,用5年时间,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华中和长江中游经济区的主要发展极,成为我国重要的新经济增长中心。第二步,用10到15年时间,把武汉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开放型、多功能中心城市,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三步,用30到50年时间,把武汉初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所以这样定位,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相似文献   

3.
武汉城市总体发展正处于“广域竞争”阶段的后期,并向现代化城市发展的第四阶段“超域发展”迈进。其规划战略目标应定位为到2020年将武汉建设成为“国际性大都市”。基于这一目标,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五化同城”的原则下,在空间结构上要对“可视静态空间”和“超视流动空间”进行综合规划;在区域发展上应是区域一体化发展,发挥武汉在中部崛起和国家城市体系中的支点作用;其都市中心区布局要强化优化主城;其产业发展要把现代服务业摆在首位;其城市风貌特色可定位为具有“三通”信息文化优势和滨江滨湖风貌的国际性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4.
口岸是国家的门户,是连接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的交汇点,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桥梁、纽带;口岸功能是国际性城市的必备功能.回顾武汉1862年开埠以来的历史,研究口岸兴衰与经济涨落的关系,思考在新世纪武汉口岸、武汉经济如何把握"入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在SWOT框架下观察,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有五大优势: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区位优势、科教优势、产业优势、水资源优势;三项劣势:腹地和城市圈支持不足、投资环境与沿海先进城市存有明显差距、服务业存在明显短板;四大机遇:国家扩内需战略转型、国家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城市化发展、国家对武汉战略定位调整;一项威胁:宏观经济波动对城市经济发展可能造成较大冲击。总体判断: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非常大,但过程或许比较艰难,不大可能在中短期内出现"突变"。  相似文献   

6.
<正> 最近,武汉市人民政府根据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提出了快节奏、全方位、高起点地扩大对外开放,把武汉建成国际性城市的大思路。此举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人心为之振备。武汉是我国中部的特大城市,为什么要把武汉这样的内陆城市建成国际性城市?国际性城市的涵义、特征是什么?它有哪几种模式?武汉如何根据自  相似文献   

7.
《政策》2008,(9):23-24
武汉新港是长江中游的第一深水良港.是我省宝贵的港口资源。将武汉新港建成“内河航运的国际大港口”,对于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促进湖北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它是发挥武汉综合交通优势、建设武汉交通枢纽中心、增强武汉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聚散功能.促进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及长江流域东、中、西部地区经济互动,构筑武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基础框架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湖北、武汉外向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武汉港口结构、增强武汉港口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定位与发展取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定位是城市规划的基础。准确把握城市的定位问题,对一个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城市定位既要体现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又要有利于发挥城市功能;既要有战略性,又要表现动态性。武汉市可以围绕一个特色、两个核心、三大产业、四项功能来确定城市定位,构筑综合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机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跨国机构是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跨国机构的数量与影响也象征着城市外向型发展程度的高低。引入跨国机构的多少成为衡量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的核心标志之一。当前武汉跨国机构引入劣势明显,一是跨国机构数量有限,领域不广,功能单一;二是重要国际组织入驻不易,集聚不够,融合困难;三是武汉国际化的定位和路径不够清晰,跨国机构入驻武汉的兴趣尚未激活。针对当前武汉跨国机构引入的现状与问题,从找准、完善城市部门协作和行动者网络、走创新城市国际化的"五高"新路径等方面提出引入跨国机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湖北目前正在实施的"一主两副"战略中,武汉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这一战略是对湖北"金三角"战略的完善和发展,确立了湖北区域发展和城市带动的总体思路。武汉要努力创建国家中心城市,不仅要带动湖北发展,还要代表中部参与全国竞争,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这是武汉肩负的"中部责任"和"国家责任"。  相似文献   

11.
1992年,武汉市正式提出,抓住国家批准武汉作为沿江开放城市的历史机遇,把武汉建设成为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形成钢铁、汽车、商业、科技四城雄踞、城乡一体的国际性城市、这是武汉市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到来而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宏伟目标。本文拟对武汉建设国际性城市的目标模式作出基本的界定,并研究、探讨武汉建设国际性城市与湖北经济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许多城市提出了把建设国际性城市作为今后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目标,并抓紧制定规划,付诸实施。例如,我国最…  相似文献   

12.
借鉴和参考长江三角洲城市圈内14城市的定位。大武汉城市圈的8个城市要避免雷同化、正确定位,达到“双赢”、“多赢”目的,必须实行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梯度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阳 《长江论坛》2020,(1):23-27
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发展目标以来,武汉市在推进城市国际化发展方面的步伐明显加快。本文在梳理其主要举措和主要成绩基础上分析指出,武汉持续提升其国际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明晰战略定位,建设彰显特色的城市新地标,拓展国际大通道增强全球通达性,推进重点功能区率先垂范,促使全球资源加快落地。  相似文献   

14.
吴福生 《政策》2013,(4):44-46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武汉作为中部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已获中央支持,发挥好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中的龙头支点作用,是武汉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必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科学搞好顶层设计,争取实现弯道超越,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大而强、富而美的国家中心城市。强力推进体制改革,提升、优化发展的软环境武汉要建设成为国家中心  相似文献   

15.
大连市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大连城市定位于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把大连定位于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充分体现了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意图;为我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国际竞争与合作构筑战略平台;有利于增强大连的国际竞争力。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城市的主要对策:大力实施“开放带动”的城市国际化战略;大力实施“港航立市”的城市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产业兴市”的城市实力战略;大力实施“环境领先”的城市生态化战略;大力实施“文化立市”的城市升华战略;大力实施“区域一体化”的城市辐射战略。  相似文献   

16.
周英 《长江论坛》2016,(5):41-46
城市公共外交是以城市为主体所开展的公共外交活动,其目的是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从而为其他政策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作为中部的重要中心城市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武汉必须发挥区域优势,无论是配合国家总体的公共外交战略还是服务于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武汉都有必要重视和开展公共外交。武汉在实施其国际化战略和实现"大城崛起"的过程中开展了公共外交的有益探索,取得了一些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武汉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十二五”时期武汉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武汉应立足内需市场,实施“高端起飞”战略,突出城市转型,辐射长江中游城市群,谋求从“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高波 《长江论坛》2021,(2):34-38
中共武汉市委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锚定国家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的总体发展定位,着力把武汉打造成全国经济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加强新城区建设,打造实力新城,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本文在分析新城区(相对于老城区)一般特点的基础上,以新洲区为例,对十四五期间武汉市推进新城区发展应采取的发展模式和必要的政策举措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 “把武汉建成国际性城市国际研讨会”于1993年5月中旬在武汉举行。与会的中外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商武汉市及湖北省长远发展的战略大计。会议集中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中心城市通过现代化向国际化发展是世界普遍潮流。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紧密对接到走上融合,依靠的是特大城市的国际化。代表们从不同侧面对此进行了论证。有的认为,从1861年汉口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就开  相似文献   

20.
黄关春 《政策》2010,(7):31-33
省委、省政府确立湖北"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以后,孝感市委、市政府从孝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认为必须顺应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牢牢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明确孝感在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加快把孝感建成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奋力实现孝感科学发展新跨越,为湖北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