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兰肖 《求索》2007,(3):221-224
魏源编辑或研究撰写的《圣武记》、《元史新编》、《道光洋艘征抚记》、《海国图志》等一系列史学著述,不仅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为晚清以来的社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而且代表着嘉道时期史学的新成就,其经世致用与爱国御侮的编撰宗旨,在外国史著述体裁方面的探索与尝试,以纪事本末体撰述当代史的成功范例及对纪传体史书体例的扬弃与创新,在历史编撰学方面亦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借鉴意义,开启了传统史学向近代史学转变之枢机。  相似文献   

2.
赵少峰  陈德正 《前沿》2012,(9):188-191
晚清中外文化交汇过程中,西方传教士出版的历史期刊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古典史学的内容。荷马、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一批史学家及其著作被介绍过来,对宋恕、康有为、梁启超等晚清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传教士将古典史学译介过来,是为了证明西方也有可以和中国相媲美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探讨古典史学译介的原因和内容,是认识中外史学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奠基者 ,他开拓了一系列崭新的史学研究领域。本文从史料的思想来源、史料的搜集、整理、鉴别、史料观的特征和影响等等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梁启超史料观的结构与功能 ,指出梁启超的史料观是中西史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 ,是梁启超史学思想与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其史料观在当时具有开拓性和进步性 ,对当代治学者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史学史上,历代史家对于中国史学之理论的认识积累了丰厚的遗产.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包含两大部分:一个部分是人们对于历史学自身发展的理论性认识,我们称之为史学理论;另一个部分是人们对于客观历史发展的理论性认识,我们称之为历史理论.清代史学不仅在史学理论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在历史理论方面也呈现出逐步深化和不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郑朝波 《新东方》2009,(6):27-31
丘浚的著述十分宏富,其中的史学著述十分惹眼。丘浚的史学著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修史书,包括《英宗实录》《宪宗实录》等;一种是私修史书,包括《续修通鉴纲目》《世史正纲》《评定交南录》等。丘浚最主要的史学著述就是《世史正纲》。我们探讨丘浚的史学思想,就是要在他现有的史学著述中仔细发掘、悉心整理,展现出他的史学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6.
关于国史学理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飞 《求索》2007,(5):196-199
目前,国史学已基本具备单独成“学”的条件。国史学包括两个层次的理论:国史理论和国史学理论。国史理论,是考察国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国史学理论是反思国史学自身的理论,主要包括国史学的性质、特点、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指导思想、研究方法、科学体系、学术规范等问题。目前,国史学理论研究应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不断完善国史学理论和方法、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和文风。  相似文献   

7.
廖晓晴 《人民论坛》2010,(11):202-203
章学诚是清朝杰出的史学理论学家和方志学家,其史志理论的核心是史意之说。根据他的史学理论来观照当代的史学学风,我们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诸如:力戒浮躁学风,树立精品意识,史学旨在探索事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认识,撰史须成一家之言和为史学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等。  相似文献   

8.
张闻天的史学思想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青年时期他翻译了一些西方史学著述,并对历史定义、历史特征、历史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张闻天史学思想成熟的阶段,他编写了《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指明了中国革命史研究的对象、范围、内容和基本线索,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革命史研究的科学体系,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革命史研究的新水平,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其构建的中国革命史研究科学体系、评价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使用的马克思主义历史研究方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达虽未提出系统的史学理论,但他在长期的史学研究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史学理论,并散见其论文、专著、报告和言谈中。李达积极探讨了一系列有关的重大史学理论问题,如历史学研究对象、定义、特性与内涵,历史学研究的任务,历史学的地位,历史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方法、史料与理论的关系等,揭示了历史学这门学科的内在本质与发展规律,从历史学的概念、范畴、性质、定位、基础等方面推动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艳秋 《求索》2023,(2):55-61
新时代以来,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在唯物史观指导下,朝着构建中国特色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方向不断前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新时代的中国史学理论研究应自觉肩负起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三大体系”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建设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方法论,建立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发扬中国史学优良传统,发掘中国史学的民族特色;坚守中国史学立场,构建中国历史学的自主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1.
翻译史研究是主体对客观翻译史的系统认识,覆盖了翻译史实践、翻译史学实践(翻译史论)和翻译史学理论三个研究层次。译史实践是对翻译活动与翻译思想的历史描述;史学实践指以理论为指导对翻译史资料的系统分析,以及由此形成的历史认识;史学理论则以前二者为对象,对翻译史论和翻译史研究自身问题进行理论探索。这三个研究层次循序发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反思与提升。文章详析了翻译史各研究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自负责的具体内容,并指出中西方的翻译史研究在这三个层次上都呈现不均衡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者对20世纪西方史学的研究,已不再沉默,特别自1978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喜的是,近十年来,我国青年学者研究现当代西方史学的论著相继出版,更是一种“中国好声音”.他们以自己的话语,有力地回应了国际史学界.中国史学走向世界,在与世界史学互动中前行,这是我国史学界多年来的夙愿和梦想.这个未来的目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在中国从“史学大国”走向“史学强国”的进程中实现.在这一进程中,我国青年史学家更应当拿出能体现中国史学特色的优秀成果,成为中外(西)史学交流的急先锋,在重绘世界史学地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时代赋予他们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3.
张帅 《传承》2010,(30):108-109
心理史学是利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对各种历史现象做出心理学解释的一种新史学方法。心理史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视野,有利于将历史研究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出发点。充分地认识心理史学这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心理史学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海外中国学的研究,正逐步纳入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范围,将其视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的一个新的分支方向。中外史学交流和互动,是我们不可忽略的。接受史学理论对海外中国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海外中国学研究对中国史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史学史研究对推动海外中国学发展的意义是双重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高美苏 《前沿》2013,(11):188-190
西方史学思想中"西方中心主义"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认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历史阶段理论是其根本原因,而西方经济科技地位上升则是其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但伴随着战争对西方社会的破坏及非西方国家工业化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西方史学思想中西方中心主义思想逐步被打破。  相似文献   

16.
肖波 《传承》2008,(12):38-39
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对法国年鉴学派等其它西方史学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切入点,以法国年鉴学派为对象,分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整体观对年鉴学派提倡总体历史学和长时段跨学科研究,重视研究经济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白寿彝学派"是以当代著名史学家白寿彝(1909—2000)为领军人物的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学人群体,当今主要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构成。这个学派在学术理念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史学理论。他们在治中国史学史的过程中有着强烈的理论追求。他们坚持唯物史观在史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重视挖掘中国丰富的史学遗产中的理论内涵;重视史学史研究中史学方法论的改进、提高,善于转换研究思路和视角;在史学史的研究中充满现实关怀,积极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这些优长使该学派在当今史学史研究中处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前后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变的历史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史学批评也随着时代潮流的急剧变革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其特点是史学批评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加强,史学批评的视角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史学批评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文章选取龚自珍、魏源、夏燮为例,重点探讨了他们在史学批评领域所具有的史学批评意识,在史学批评理论、史学批评原则上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史学危机论的提出,一些年轻的史学家纷纷行动起来,他们要求改良落后的史学研究方法,注重从其他学科中吸取先进的方法论经验,跨学科研究随之兴起并渐成思潮,到20世纪末达到了它的一个顶峰。这次跨学科史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既是对西方跨学科理论和方法的传播与应用,同时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摆脱阶级斗争史学方法论的束缚,适应史学危机论的呼声和学科分化的要求,吸取其他学科的新的理论和方法,走向辉煌21世纪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对法国年鉴学派等其它西方史学流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切入点,以法国年鉴学派为对象,分析了马克思世界历史整体观对年鉴学派提倡总体历史学和长时段跨学科研究,重视研究经济和人们的物质生活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