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军校学员,是指高中毕业后报考军队院校而直接入伍入学的人员。军校学员(以下简称学员)集军人、大学生角色于一体,处于既不能完全享受军官权利,又优于地方大学生生活待遇的地位。他们这一角色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具有明显角色特色的生活方式。如谈恋爱这在地方大学生中十几年来一直是谈论的热点之一,但在军校至今仍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情感的表现,随着各人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经历而改变。部队女战士不仅具有广大部队青年和我们这个社会中女性共有的情感特点,而且作为一个当代女军人,她们的情感还有着其独特的表现。女战士在整个部队中虽然为数不多,但她们是部队成员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她们的情感特点,并培养她们良好的军人情感,对加强部队建设很有必要。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24)
当代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受多重外界因素相互作用的群体,虽远离社会的复杂环境,却又生活在以学校为单位的小社会中。近些年来,随着大学生群体发生犯罪、自杀等负能量事件频率明显增高,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成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究竟大学生目前的人际信任状况如何,有哪些因素作用其上,要怎样改善不好的状况?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翠 《学理论》2014,(23):288-289
当前对幸福观的研究是个热点,但针对与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女大学生是一特殊群体,接受过高等教育,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她们的幸福观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文明进步。同时正确幸福观的形成对她们自身的全面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当前,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些女大学生的幸福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出现了偏颇。  相似文献   

5.
葛薇 《学理论》2013,(23):391-392
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我国未来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军校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及在军校开展素质教育,是提高我国军事整体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从提高军校大学生思想道德、专业、身体三方面的素质和培养心理、人文两方面素质等五个方面入手,分析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以期能为军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许永莉  熊开生 《学理论》2015,(3):173-174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所处于社会生活中的人,谁都不会是独立的个体,不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作为同样生活在社会中的女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她们也在经受着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她们也在选择,也在"突围"。在这些"烦扰"中,她们的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出现分流的局面[1]。从学生管理工作着手,探讨如何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7.
女生长到十六、七岁,处于少年过渡到成年的阶段,她们的性格、表情、体像有其特殊性,天真烂漫,引人喜爱。老师父母对这样的学生不仅要喜欢她们,也要严格地要求她们。对她们的人生观、伦理观、革命理想和青春萌动期教育要同步进行,让她们健康成长。有的女生缺乏正确对待性萌动带来的多种问题,个别女生有失控情况。女生失身前后往往有若干  相似文献   

8.
单中元 《学理论》2012,(16):108-109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大学校园里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潮流。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你侬我侬的大学生情侣构成了大学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受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在谈恋爱过程中还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良倾向,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势必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29)
目的:调查和了解军校女性学员社会支持的特点和状况,为部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122名女性学员社会支持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社会支持在年级、独生子女等的分布差异,并与军人常模和中国人常模进行了比较。结果:女学员社会支持程度高于全国女性,低于部队;在年级上和家庭排行中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未来的军校教育将不断了解女性身心特点,实施适合军校女性发展的教学策略,帮助女学员培养现代女性意识安心于部队,奉献于部队。  相似文献   

10.
流动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常态现象。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通过婚姻的方式迁移到东部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她们离开了过去的生活环境,失去了原来的社会支持和资源,主要依靠丈夫和家庭,而她们的丈夫往往在村庄中处于较低的地位,这使她们在以后生活中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外来媳妇因为经济上、文化上的原因无法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生活,因而也就无法表达她们在政治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妇女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知识群体,她们对未来社会发展将起重要作用。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解读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表现,从社会性别角度关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由此分析性别角色社会化和社会文化、生活背景在女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所起的作用,并从高校的实际出发,探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段,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对社会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朦胧的阶段,难免受社会的影响,形成错误的恋爱消费观。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大学生的恋爱消费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伦理学的角度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恋爱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探讨了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恋爱消费观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谈恋爱问题,是当今各大专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題之一。这是一个既复杂又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題,作好这方面的引导工作,已成为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內容。为了更好地培养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生,培养更多又红又专的四化建设人才,有必要对这个问題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对女大学生减肥观念及认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身体苗条匀称已成为当前对女性形体美的评判标准 ,从而使减肥成为现代女性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女大学生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会对自己的形体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减肥时尚会对她们有什么样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调查。在我们研究样本中 ,有 77%的人曾尝试过减肥或想过要减肥。很多被试减肥的原因是受社会价值观的影响。认为自己体重超标的被试自尊明显低于认为自己体重正常的被试。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女作家的创作是一种富于开拓意味的新探索,女作家们以她们有别于男性的人生经历和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又一个五彩缤纷、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同时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又一个深邃真切、颇具人性深度的女性自我世界,从而使她们的创作所呈现出的社会历史广度和人性深度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女性写作无疑是当代中国文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国后十七年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女作家,如杨沫、刘真、茹志鹃、草明、韦君宜等,她们那些充溢着革命理想主义,表现时代情绪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女性文学赢得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16.
唐淙 《学理论》2012,(12):199-201
军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个人、社会和国家三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需要,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的需要。当前,军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想学习;二是学习方法掌握欠佳,不会学习。为培养军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军校教员有必要从教学环节和考核环节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学员加强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另一方面,改革考评体系,将理论知识考核与能力素质考核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婚恋道德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 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大学生的恋爱问题随着大学生中恋爱现象的日益普遍,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和重视,学校、社会对大学生恋爱的态度也由不准谈恋爱,发展到不提倡、不反对、毕业分配不照顾、出了问题要处分,进而发展到承认现实,合理引导。但对维系大学生恋爱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此,我们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主要采  相似文献   

18.
李国臣  王楠  侯瀚 《学理论》2015,(8):218-219
征集大学生入伍,在优秀学员中选拔干部,是兵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的迫切需求。大学生士兵提拔的干部知识丰富、个性突出、思维敏捷、视野开阔、创新能力强、阅历相对丰富,加强对他们的培养是提升部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改善干部来源、优化队伍结构、促进部队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依法治校理念的逐步形成,大学生谈恋爱已不再是一种时尚,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一项基本权利.学会正确的恋爱行为方式,即学会怎样施爱、怎样被爱、怎样区分友谊与爱情;又要学会怎样处理好恋爱与学习、恋爱与交往、恋爱与性和恋爱与人生的关系.这就需要一整套全新的连环机制共同来起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物质文化生活日渐富足,受多种文化的冲击,我国大学生的精神追求也日趋复杂、多样.人文精神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在科技时代实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既有利于社会、科技、人的精神层面的协调发展,又能深刻的体现出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