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会的职能,需要加强工会建设。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将工会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强化工会维权职能;通过工会自身改革,完善工会工作;将工会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工会工作干部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法》中工会的职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既是工会的基本职权,也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工会的职权体系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劳资双方矛盾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我国新近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赋予工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的内容,即协商权、异议权、签约权、起诉权和监督权。工会的这一职权体系是一个整体,但这些规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关于签约权、监督权和起诉权的规定均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是工会依法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况进行的群众性监督,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天津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天津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在监督方式和程序方面,条例规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发现用人单位违反相关事项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不当劳动行为是指雇主对劳动者和工会的团结权的侵害行为。不当劳动行为的责任主体是雇主,目前有根据劳动关系的实际状况对雇主性质进行判断的倾向。不当劳动行为主要包括不利益对待和拒绝集体谈判两个方面,前者是指雇主以劳动者加入和组建工会,或者进行工会的正当活动为理由对这些劳动者进行解雇和其他不利益对待;后者是指雇主没有正当理由,对工会的集体谈判加以拒绝或进行不诚实的集体谈判。劳动者或者工会因雇主的不当劳动行为受到权益侵害时,可以通过行政机关的劳动委员会实行行政救济,或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裁判所进行司法救济。  相似文献   

5.
邓秀峰 《法制与社会》2011,(12):194-194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承担着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是职工群众利益的代表者与维护者,工会要充分发挥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贡献力量。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本文就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要事     
《法治与社会》2020,(4):4-5
2月3日:郭大为在省国防工会机关和省工人疗养院检查疫情防控工作2月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郭大为到省国防工会机关、省工人疗养院检查疫情防控工作,还与11个市区工会主席通了电话,对各市(区)工会系统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给予肯定,并提出新要求,同时向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广大工会会员表示慰问。  相似文献   

7.
汪赛男 《法制与社会》2010,(20):187-187
富士康连续坠楼事件成为社会各界广泛讨论的焦点。本文从法学的角度思考了由富士康事件折射出的企业管理和社会责任、政府监管职能异化、工会维权等问题,并最终从企业、政府、工会、职工四个方面,得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关系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关系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的大背景下,处理好劳动关系、保持劳动关系的长期和谐、稳定对于我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工会已走过90个年头,然而不仅《工会法》及相关立法尚需完善,现实当中的实际操作更是如此.工会的职能在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得到加强和确保落实.本文指出从工会会员资格、工会干部直选和工会的监督职能等三个方面有效推进工会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工会是与工人联系最密切的基层维权组织。根据《新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工会要在组织机构、维权机制、监督检查机制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0.
马玲 《法制与社会》2011,(30):166-166,17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市场转型的需要,劳动者已成为社会人数较多的一个阶层。劳动者要求参与企业的利益分配、提高自身的地位等诉求,由于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力量的失衡问题越来越严重,劳动者只能寄希望于代表其利益的工会能为其争取合法权益。本文提出我国工会在劳动者维权中的角色缺位问题,分析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历史方面的原因以及工会法律规定的不全面,操作性不强等,进而提出了解决工会角色缺位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借鉴西方工会权利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工会权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工会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组织工会和代表职工的权利 ;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 ;罢工的权利 ;参与管理的权利。(一 )组织工会和代表职工的权利组织工会和代表职工是工会的基本权利 ,也是工会最早争得的权利。在西方国家中 ,对组织工会权利的承认 ,大多经历了长期的斗争。资产阶级政府对于组织工会的立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工人运动的初期阶段 ,法律完全禁止工人组织工会。第二阶段是相对禁止的阶段 ,这时在一定限度内允许工会存在。第三阶段是完全承认的阶段 ,这时容许工会完全合法地存在。此过程在英国表现得最为明显。英国 …  相似文献   

12.
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的国有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效率,是新时期做好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本文根据国有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在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做好国有企业基层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元香 《法制与社会》2012,(36):170-171
“民间工会”的出现表明了农民工对“组织维权”的需要.农民工通过老乡、亲友串通起来组成老乡会、同乡商会等“民间工会”进行维权,采用潜规则来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带来了新的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也影响农民工对官方工会的信任感,造成官方工会威信下降,使得农民工参加工会的比率下降.凡事都有两面性,民间工会虽然对官方工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但在民间工会与官方工会的博弈中,也为官方工会的改革创新带来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4.
工会工作应将以人为本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并积极付诸实践.当前工会工作应做到思路转变,抛弃陈旧做法,敢于创新.工会工作的创新需要在理念转变、机制完善、方法改进和丰富内容等多个方面积极努力.工会工作者应理顺思路、积极作为、迎难而上,并在工作细节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正确行使工会职责,履行工会使命,推动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论新时期我国工会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工会作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在劳动者利益的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工会在目前的经济体制转轨中的作用如何呢?在分析我国工会作用的现状的基础上,论述新时期工会作用的内容和发挥作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6.
工会的法律责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行《工会法》中缺少工会法律责任的规定。实践中,工会不代表、不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也不需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工会在性质上不是政治团体而是职业团体,工会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法人资格,工会及工会工作人员应分别承担各自的法律责任,工会与职工之间是代表关系。应当走出关于工会的种种理论误区,确立工会法律责任制度,并且分步骤地完善我国《工会法》。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作为一个流动的社会群体,已经成为了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他们的"权利缺失"和"权利剥夺"状态却尤为明显,他们的利益时常被损害却没有一个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因而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尽管自2003年以来,全国总工会和各地工会加强了吸纳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力度,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农民工因为种种原因游离在工会之外。对影响和制约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梳理有助于我们厘清传统工会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8.
在新形势下,国企工会维权的"双维护"并非"两难选择",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集中反映,是实现企业发展和职工权益保障的辩证统一。文章从客服公司开展工会维权工作探索入手,研究国企工会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权益,切实维护和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国企工会只有与时俱进,创新思维与方法,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更好地将全总提出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方针落到实处,才能在推进企业进步的同时,维护职工群众权益,推进工会自身工作,实现企业劳动关系和谐、职工群众满意、工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三赢"格局。  相似文献   

19.
王经纬 《法制与社会》2011,(25):270-270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大企业中工会维护职工权利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工会中存在的各种法律问题也不断涌现,特别是在外资企业工会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更是不敢小窥。本文通过对外资企业工会中存在的几种法律问题进行研究,来说明外资企业工会为职工维权所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困境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 《行政与法》2010,(5):116-118
我国《劳动合同法》的立法价值目标是实现劳动关系的和谐。但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过程中,企业的抵制、规避行为,配套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地方政府、工会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容乐观。为此,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制度,促进企业自觉维护职工权益,并完善《劳动合同法》的相关配套制度,落实政府与工会在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