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军之父     
座落在古城长沙市天心阁城楼下的修业学校,被誉为“体操摇篮”。在这个“体操摇篮”里,有一位受人尊敬的“冠军之父”,他就是集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等头衔于一身的年逾花甲的印尼归侨刘庭怀。他从1958年创办湖南省第一个少年女子业余体操队以来,先后为国家输送了60多名  相似文献   

2.
硬汉吴京安     
3月14日晚21点50,天津大剧院,沉寂了一年的话剧《红旗谱》在这里刚刚结束了复排后的首场演出,谢幕时,正在鞠躬的主演吴京安忍不住流下连串泪水,事后他说他想起了去年那场车祸和这几个月的艰辛,一场《红旗谱》让他穿越生死。媒体用"浴火重生"来形容其中的不易。去年《红旗谱》巡演前,一辆大公交和吴京安搭乘的出租车意外相撞,坐在后排的他一下被撞断8根肋骨,颅内出血、肺积水、  相似文献   

3.
正张伯苓,天津人,生于晚清时期1876年的天津。他的父亲久庵公满腹才学,更以弹琵琶闻名,天津人称其为"琵琶张"。然而,由于贪于享乐,久庵公把一份很好的家业消耗殆尽,非常后悔,决心将儿子培养成才。张伯苓幼年时接受了严格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父亲还随时指点他做人处世的道理。"人越是在倒霉的时候,越要勤剃头打辫。"父亲的这句话,张伯苓终身不忘,常用来鼓励自己,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把精神振作起来,决不气馁。  相似文献   

4.
正肖克凡初中时曾去天津自行车车胎厂学工劳动,16岁初中毕业后进工厂成为铸造车间翻砂工,这些经历让一直深植大地的实力派作家肖克凡对中国工业人生有着深刻的理解。至今仍熟知自行车胎生产全部工艺过程的他,当初正是以《黑砂》《最后一座工厂》《最后一个工人》《堡垒漂浮》等一大批工业题材小说声名鹊起,此外,小学五年级就成为天津"活地图"的肖克凡还以津味文学见长,无论曾经的《天津大雪》《天津俗人》《天津大码头》,还是  相似文献   

5.
在民国前期的政治和文教领域,曾活跃着一位前清翰林,名傅增湘。他曾任民国教育总长,力倡男女平等,在天津创办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天津女子公学,开中国女子教育之先河;他慧眼识书,遍访全国藏书大家,广聚天下古籍,搜罗善本无数;建成名动天下的"双鉴楼",藏书达20余万卷;他以校勘、重印古籍为己任,一生校书800种,计1.6万余卷,影印善本书百余种,播惠后人。时人有著名教育家、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之誉,真可谓名  相似文献   

6.
一块紫砂泥,一把竹尖刀,两天时间,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就在一双巧手下诞生了.天津有个泥人张,喀左有个泥人徐.不同的是,喀左这个泥人,是用紫砂捏的.他叫徐明,土生土长的喀左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徐明七八岁开始学习绘画,擅长书法、国画和雕塑,专业从事紫砂泥人艺术已有20余年.他的作品形象古朴逼真,憨态可掬.他的创作丰富了喀左紫砂产品的品种,对宣传、推动喀左紫砂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7.
1 得知莫筱禾没有嫁给林之双这个消息后,我的整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都被摧毁了.林之双是我高中时的班主任,当时,他是和莫筱禾一起来我们高中代课的,我们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 林之双刚进我们班时全体女生"哇"的一声差点把天花板震掉——帅,不得不承认很帅.他明显地成了女生的偶像,男生的公敌.其实也不算是公敌,因为下课后各种八卦袭来"他怎么那么年轻?""他毕业了吗?""对了,他有女朋友吗?"……  相似文献   

8.
这是印度尼西亚苏加诺总统在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建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的一篇演说.苏加诺自己曾经说过:这是他近几年来最重要的一篇演说,是表明他的政治哲学观点的最重要文件之一.本文是从美国康纳尔大学的英译本转译的.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叙述了1927年7月4日建立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动机,叙述了印度尼西亚民族党的目标是建立所谓"公正繁荣"的、"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苏加诺在这篇演说中着重叙述了他所主张的所谓"贫民主义"的内容和意义,并分析了他主张的用所谓"社会民主"来实现印度尼西亚式"社会主义"的政治主张.  相似文献   

9.
一 她大学业后,进入南方的某公司上班. 三个月后,她认识了同事安安.接着,她和安安相恋了.那个落寂的雨夜,她和安安依床而坐.她搂着他,幸福地发傻. 此刻,一只蝴蝶闯入他们的视线. 她特惊异,在这座举目无亲的城市里,蝴蝶是第二个光临她陋室的"客人".第一个客人,自然是恋人安安了. 她问他:"你想做一只孤独的蝴蝶吗?"他摇头, 她忽发奇想,给那只蝴蝶取个名字叫"梁兄"吧.梁兄化蝶的故事,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越南文坛出现了一场"新诗运动",这些新派诗人们创作的诗歌摆脱了字句和格律的束缚,反映了知识分子内心的彷徨与忧郁,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抒发了对美好爱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春妙正是这场"新诗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春妙"这个名字似乎从一出现便成为众人的聚焦点:有人对他赞不绝口,有人对他肆意批判,但无论是赞他的人抑或是骂他的人,都无法否认他带给越南文坛的那份震撼.而在其后的50余年里,这个名字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时至今日,虽然春妙已辞世20余载,但他从未走出越南人民的记忆.相反,每次重读他的诗,人们便能感觉到其中澎湃的激情和那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  相似文献   

11.
袁恒雷 《新青年》2022,(3):34-35
<正>金晓宇的老家在浙江桐乡,他出生于天津。本来,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还都有稳定的工作,金晓宇的童年该是无忧无虑、快乐健康的。可是在6岁那年,他和邻居孩子一起玩耍时,被玩具手枪击伤了他的左眼,最后导致失明。父母心疼不已,他们在天津陪着金晓宇读完了小学,而后选择落叶归根,回到杭州生活。岂料不幸再次降临。本来考上高中重点班的金晓宇前途一片大好,可突然有一天,  相似文献   

12.
该那个男孩上场了,该他上场当着熟悉的同学和陌生的家长的面,去讲述自己的理想.在他之前,已经有同学说:"我长大要做一名律师"、"我长大要当精算师"、"我长大要当联合国的同声翻译家"……每个理想都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男孩忽然胆怯了,因为他的理想与他们有些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钟悦 《国际观察》2001,(1):26-30
普京执政以来,推行着一种很具有个性色彩的外交政策.文章认为,他的基本原则是沿袭了他的前任叶利钦的,但在具体做法上却又与之有所不同.所以,普京外交应该是一种有"倾向性特征"的"双头鹰"外交.  相似文献   

14.
·1· 初相识,他把字写错了一个,害得她跑上讲台去纠正,他改过来,随后请她吃饭,说感谢,说要不就丢丑了;她不去,他又买了糖送到她寝室里,大家都吃了他的糖,含着糖果,冲他说"白白!"留他两个在寝室里"坐谈". "见多识广"的寝室长居然说,"把我们的小八妹交给你照顾啦."那时候,一个寝室住了八姐妹.她的脸红了,他却乐成一朵牵牛花.  相似文献   

15.
"……切已经留给世界一笔财富,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如此近距离地了解他,可以成为这笔财富的继承者.切留给我们的是他的革命思想,革命美德,留给我们的是他的性格,坚强意志和工作精神.一句话,他留给我们的是伟大的榜样!切的榜样是我们人民的典范!切的榜样是我们人民的理想典范!"菲德尔·卡斯特罗总司令的这些话总结了我们今天来为这个无疑已经成为古巴解放事业中最受尊敬和爱戴的一名战士举行8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的诸多理由.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非洲因表述主体的不同而被"发现"或被"建构"成不同的形态.一是"自我表述与建构"的非洲,它由非洲本土世代传承下来的传统符号系统组成.二是"他者表述与建构"的非洲,它由近世以来外部世界关于非洲的知识系统(学者著述、媒体报道、游记描述,等等)组成.自我表述的非洲与他者表述的非洲,两者常常相去甚远,各有形态.只有在"自我表述"与"他者表述"之间不断地穿梭往来,融合两者的视角与方法,方可建构起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非洲图景.  相似文献   

17.
"水煮"的快乐课堂 孙老师上课总爱来个方言、国语、洋文夹在一起的大杂烩.那天上课,他让同学上台演板,大家都举手争着上去.可孙老师用手指着坐在角落里沉默的张丽同学,对我们说:"我让she do."OH,my God!话音刚落,全班就哄堂大笑起来,这she do从他的嘴里一出来,我们就听成了"水煮"."水煮"可是同学们最爱的一种小吃啊!于是"水煮"就成了化学课的代称.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手表     
当年,父亲是村里唯一戴手表的人,这一度让他很自豪.父亲原来在外地教书,后来被打成"右派",开除回家了.所幸,纯朴、善良的乡亲们并没有歧视他,在生产队干活时,还对他格外关照.父亲秉性纯良,又有着知识分子特有的清高和孤傲,受不得别人的恩惠,而他身无长物,惟一的财富就是那块"上海"牌手表.  相似文献   

19.
丁路 《新青年》2002,(8):36-37
八年前天津儿童医院为十个病危的孩子,举办了一次实现梦想的爱心的活动,这十个病危的孩子说出了自己的心愿。有的想坐飞机,有的想到郊外去.有的想要一包方便面,有的想见一下他们所喜爱的蔡国庆。当医院把这个消息告诉蔡国庆以后,蔡国庆专程赶赴天津,用他的微笑歌声和祝福,实现了孩子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提到已经78岁的以色列现任总理阿里克·沙龙,一个形象马上就会在人们的眼前浮现:壮硕肥胖的身躯顶着斑白银发,迈着重量级脚步晃动前行.可以想象他年轻时肯定像一头有力的"公牛".沙龙的一生充满着传奇和争议,他被冠以许多绰号--"推土机"、"刽子手"、"变色龙"、"常胜将军"、"战神"、"以色列恺撒"等等.也许惟其如此,沙龙才是沙龙.但在以色列政治变化的关键时刻,在单边计划执行之后组建新党准备继续前进的沙龙,2006年1月却再次遭遇重病的威胁.有些报纸甚至谨慎地认为,沙龙时代或将以悲剧结束,以色列政坛重新进入角逐领袖时代,中东和平再次面临紧要关头,前景莫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