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哨     
《瞭望》2001,(46)
“红楼”知多少江西 向贤彪 就在人们尚为厦门远华“腐败大本营”——“红楼” 的奢糜震惊和愤慨时,广东韶关的“红楼”腐败案又浮出水面。据报道:原韶关市浈江区城市信用社主任陈建明和妻子黄燕华建造的“红楼”,其豪华与奢糜一点也不比厦门“红楼”逊色——这座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豪宅,花园、桑拿房、鸳鸯池、网球场、卡拉OK等一应俱全,该房主卧室的水龙头为  相似文献   

2.
隔海望金门     
鹭岛厦门,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沿海美丽城市。那里的鼓浪屿,那里的万石山,那里的南普陀,以及雄伟壮观的高集海堤,气贯长虹的厦门大桥,誉满东南亚的“集美学村”……都是十分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友好往来的增加,还有一个颇富传奇、神秘色彩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1994年的6月,我登上西沙永兴岛。就是这个1.45平方公里的小岛,却是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的“首府”。从北京来到这个数千公里之外的海岛,岛上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有一天,在岛上的一个制高点上我发现了一座碑。这是一座水泥铸的灰色的碑,高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碑的正面朝着大海,上书四个红漆大字“南海屏藩”,碑的反面写着:“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和“张君然立”。立碑时间是1946年11月24日。这是西沙岛上现存的年代最久远的一座碑,它不以政府党派、团体的名义树  相似文献   

4.
从山东省唯一一所高中毕业没抢到邮局“铁饭碗” 我少无大志,从来没有想到做什么学者.中国古代许多英雄,根据正史的记载,都颇有一番豪言壮语,什么“大丈夫当如是也!”什么“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真正掷地作金石声,令我十分敬佩,可我自己不是那种人. 1930年夏天,我从山东省立济南高中毕业.当时这是山东全省唯一的一所高中,各县有志上进的初中毕业生,都必须到这里来上高中.俗话说“干军万马过独木桥”.济南省立高中就是这样一座独木桥.  相似文献   

5.
尹忠华 《侨园》2022,(12):49-51
<正>“千山白”对好酌饮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若提及“千山”怕是多有人误会成鞍山的“千山”。千山白酒,确是因一座山而得名,但这座山指的是位于辽阳市东南角的千山,话说山中奇峰迭起、塔寺棋布,共有峰峦九百九十九座,故得名“千山”。千山北沿,便是细水长流的太子河。山水共成一色的同时,也孕育了当地独有的白酒佳酿——千山白,“东邻千朵莲花秀,北绕活水一湾清”就是千山白天时地利的独家优势。2009年,  相似文献   

6.
厦门很“大”。根据今年3月中国社科院公布的《2005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厦门在中国200个主要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9;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厦门经济发展长期平均增长率达到18.2%,按户籍人口计算,2004年厦门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271美元(全国是1000美元、福建省是1813美元),这两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厦门每年的引资数额,大体相当于整个西北地区;截至2004年底厦门的实际利用  相似文献   

7.
由“议政周”启动的厦门市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热情,宛如一股春风吹拂着厦门政坛。近年来在厦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厦门市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十分活跃。中共厦门市委书记郑立中认为,厦门市民主党派自觉服务全市工作大局,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为厦门市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议政周”激发参政热情1993年,民建厦门市委会率先开展“议政周”活动,提出“人人议大事、一人献一计”的口号,每年  相似文献   

8.
浩瀚的东海在这里拐了一个弯,留下强潮、滩涂和盐碱。 20年过去了,在这片荒地上,却崛起了一座可以自我积累的“金山”——上海石化总厂。 一座金山变五座金山 当金山人从零的起点向前追赶拉大了20年的距离而且仍在飞速发展的世界石油化工产业时,他们没有气馁,而是一代接着一代,一个台阶接着一个台阶地营造着自己不断变大的“金山”。一期工程1976年投产后,每年实现利税5亿元;二期工程,1985年建成,利税增加到10亿多元;三期工程今年4月全部建成投产,实现利税将超过17亿元,并且从化纤型企业转化  相似文献   

9.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唐代诗人王勃笔下的滕王阁。然而,多少年来,人们只能吟诵着这些灵巧飞动、气势磅礴的辞句,想象着这座卓然雄踞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的江南名楼的英姿。一九八三年十月一日,洪洲古城的人民奔走相告着一个消息:南昌市人民政府及各界代表,隆重举行了重建滕王阁的奠基典礼。  相似文献   

10.
踏足美国,便听到一则幽默有趣但发人深思的故事,说的是在同一时间有三种车要抢着过一座桥,这三种车是救护车、救火车和邮政车。守桥者依法行事让邮政车先行过桥,理由是尽管救人救火都是人命关天,但比不上信息传递重要,因为一则信息可能拯救更多的人财物。这条法例本来是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定和实施的,但一直延用至今。姑且勿论战时法例是否合理,但窥一斑可见全豹。早年美国的演说家爱德华·艾弗尔特宣称:“对于邮局,我不得不说它是仅次于基督教,是我们现代文明的右臂。”看来,山姆大叔早就认为信息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广而…  相似文献   

11.
张翠娥 《团结》2001,(2):42-43
黄山脚下的屯溪,是一座古老的小城。小 城虽小,却有一条声名远扬的屯溪老街。这是一条保持着宋代风貌的古老商业街,被誉为“活动的清明上河图”。老街的中心,矗立着一座融建筑和馆藏为一体的徽州古建博物馆,这便是民革党员万仁辉先生的私人博物馆——万粹楼。  相似文献   

12.
武斌 《民主》2011,(3):47-49
我在一个冬日的夜晚来到爱丁堡。这里冬天的白昼太短,说是夜晚.其实也就是下午四点钟左右。在茫茫的夜色中,我和朋友们驱车走进爱丁堡城,浏览着这座古城的夜景,也想象着在这座“世界文学之城”里所发生的故事。爱丁堡是一座“充满文学气息”的城市,这里不仅诞生了沃尔特·司各特这样伟大的作家,苏格兰民族诗人罗伯特·彭斯,  相似文献   

13.
这是当今中华大地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南疆北国,东海西漠,九州腹地,100多所高校、300多所中小学校园内,珍珠般点缀、丰碑般矗立着一千多座“逸夫楼”——目前,在中国,至少每一省(市、区)都建有一座“逸夫楼”,且无不外观漂亮、“内脏”先进,令每一见者眼亮心跳。当千千万万受惠的神州学子们安坐宽敞明亮的厅堂里追逐着海内外中华儿女汉唐重光的梦想时,那位名曰“逸夫”  相似文献   

14.
1990年12月30日上午,厦门岛上一声开山炮,揭开了“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的序幕。它标志着厦门由此向技术密集型的“硅岛”发展目标迈进。 素以“海上花园”闻名于世的厦门,有诸多建设“硅岛”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薛欣欣 《学理论》2009,(29):249-249
在风景清幽的泰山西北麓,坐落着一座千年古刹——灵岩寺。据文献记载“这座古寺始建于东晋永和十年(354),北魏孝文帝太和三年扩建,唐宋时极盛。”元和年间,宰相李吉甫纂《十道图》时,曾将它与“润之栖霞,台之国清,荊之玉泉”合称为“四绝”。  相似文献   

16.
在河南省虞城县,集体所有制的城关商业供销公司经理杨瑞祥,以善于经营闻名。五年间,他将二百元竟变成了一百多万元。 这是神话吗?不。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一九七九年九月,拉着架子车到处奔波谋生的杨瑞祥,串连五个穷朋友,合伙办起了一个“土杂货店”,几年后,他们就变成一个拥有八十一名职工,一座办公大楼、两座仓库、三间伙房、一个售  相似文献   

17.
120年前的1891年6月26日,处在巅峰期的北洋舰队从威海卫起航,第二次访问日本。这是甲午海战之前,双方最后一次近距离观察对手,对两国海军在今后的走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在中国铁甲巨舰的威胁下咬牙急追,终于在几年后超过大清海军,而北洋舰队却裹足不前,彻底丧失了海上的优势,“定远”、“镇远”的国威远扬成了昙花一现。  相似文献   

18.
万希平 《求知》2024,(3):43-45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谋篇布局中,把文化建设上升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城市肩负着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人民高品质美好生活的重要使命责任。一座城市的文化不仅孕育着这座城市的灵魂和根脉,也蕴藏着城市通往现代化之路的持久创新活力和不竭发展动力。202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明确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要求天津“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这一重要要求为天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文化建设新篇章指明了方向、划出了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深圳从南方一个荒僻的边睡,竟变成了一个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特区的事情特殊办”的方针,无疑在这座城市的诞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新近召开的全国特区工作会议上,深圳市长李灏提出了个新议题:特区的事情既要特殊办,也要勤俭办。他的主张立即得到了会议主持人、国务委员谷牧的赞同;与会的珠海、汕头、厦门三个经济特区的领导人也说:“提得对,很必要!” 记者就这一议题访问了李灏市长。李灏说,应当把勤俭办特区看作由我国目前国情所决定的一条基本方针。全国当前正在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  相似文献   

20.
最近,叶飞之女叶蓁蓁着文,提到了当年“厦门之战”的有趣一幕。一九九0年六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条消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叶飞六月二十四日在北京会见了台湾民社党元老谢汉儒。会见中,双方表示,国家统一是海内外所有中国人的共同愿望……无论谁看,这条新闻与每天都有的类似的报道没有任何特别之处。然而,作为子女,我们知道,父亲会见的这位台湾“客人”,不是一般的客人,而是他的表弟.即,我的表叔。在一九九0年的那个初夏,父亲和表叔在北京第一次见面时,共同的话题就是厦门……谈着谈着,他们惊奇地发现,一九四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