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回应COVID-19疫情对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对外交往提出的挑战成为菲律宾杜特尔特政府的工作重点.疫情背景下,反贪及棉兰老和平进程等多项长期工作也得到稳步推进.尽管采取及时应对措施,菲律宾仍成为东南亚COVID-19疫情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反贪工作持续推进,清查了菲律宾多个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2020年新反恐怖主义法》的实施强化了菲律宾政府管控内部安全问题的能力.经济受到疫情冲击,多项宏观指标恶化,旅游和海外劳务等支柱产业受损严重;政府在疫情的不利影响下仍然坚持推进"大建特建"项目建设;反垄断斗争取得初步成效.外交方面,国际主流媒体和非政府组织仍就人权和新闻自由对杜特尔特进行抨击;美菲两国关系在年初一度恶化,但疫情暴发后合作紧密.中菲两国紧密合作,在抗疫、南海问题管控及国际事务合作方面成效卓著.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通过对马科斯就任总统前后的言论、就职演讲、国情咨文以及媒体访问的报道进行分析,剖析马科斯政府的经济政策内容与趋势,分析马科斯政府任期内(2023—2028年)菲律宾经济的前景和挑战。马科斯政府的《2023—2028年菲律宾发展计划》描绘了未来六年菲律宾的发展路线图,其中包含了历任菲律宾政府经济战略中的关键要素,如贸易自由化、放松管制、减少官僚主义等,保持了经济政策的连续性。马科斯及其经济团队也在推动菲律宾国会修改1987年菲律宾宪法的经济条款以更好的发展经济。在基建方面,马科斯继续前任总统杜特尔特的“大建特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承诺保交付,并提出自己的“多建好建”口号。在菲中经贸关系方面,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显著增长,已经超过了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贸易。中国成为菲律宾投资和进出口的重要来源国。虽然有不少亮点,但农业衰退,制造业停滞不前以及服务业比重过大等菲律宾经济主要结构性弱点仍然存在,同时还面临着通货膨胀、贫困、就业,以及贸易和国际收支平衡等问题和挑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批准可能会给菲律宾带来经济机遇,但仍需要为农业等弱势部门构建安全网。菲律宾海洋经济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选取传播学领域臧国仁的“三层次框架”理论为指导,对比分析菲律宾《马尼拉时报》在阿基诺政府时期和杜特尔特政府时期有关南海新闻的报纸框架。分析显示,《马尼拉时报》在不同时期就南海新闻设置了不同的高、中、低框架。高层次框架的变化反映出杜特尔特政府加强与中国在争端和非争端方面的双边互动,以协商方式处理问题的南海政策;中层次框架的变化体现了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转向的理性化特点;低层次消息来源框架的不同表明南海议题回归到中国、菲律宾和东盟三方的外交框架内,高频词位的升降印证了高、中层次及消息来源框架的分析,核心词搭配的变化则呈现出杜特尔特政府对中国和自身形象的新认识。文章认为,杜特尔特南海政策变化的实质上是立足于菲律宾经济社会发展的务实之计。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执政之后,美菲防务合作有了新的发展。经历了初期的“短暂疏离”,美菲防务关系实现了“质”与“量”齐升,双边军事演习出现多边化苗头。这既是因为菲律宾自身亟待加强防务能力,需要得到美国支持,也与菲律宾国内亲美的民意基础和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再强烈指责菲律宾人权问题有关。然而,美国对菲律宾安全和经济支持难及预期,美菲在南海问题等关键安全议题上存在分歧,菲律宾继续寻求外交多元化,诸如此类制约因素有可能致使美菲防务合作深化发展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5.
2016年,菲律宾顺利完成大选,并成功进行权力交接,政治社会总体稳定;经济以6.8%的增长率跃居亚洲首位;外交上一改依赖美国的大国平衡外交政策,在新任总统杜特尔特的率领下,菲律宾试图走独立自主的外交道路.随着杜特尔特的成功访华和两国领导人对南海问题的磋商,菲中关系逐步恢复正常.2017年,菲律宾将继续走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并有望实现7%以上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上台执政后积极兑现其竞选时的承诺,在政治领域高调宣战扫毒打黑,推进棉兰老冲突地区实现和平进程谈判的同时与菲律宾共产党达成和解,并推动修宪改制;在经济领域颁布一系列发展计划与纲领,试图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和贷款改善国内拥堵的市政交通,为经济增长、发展及转型打下基础。本文将勾勒杜特尔特政府执政后在政治与经济领域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成效及面对的问题,剖析其难以兑现竞选承诺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对菲律宾政治经济发展前景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7.
南海政策"大转向"是杜特尔特政府最鲜明的执政特色之一,也是备受菲律宾国内非议的话题。然而纵观其四大策略,即坚定、灵活地处理"南海仲裁案"裁决,积极、稳健地推动中菲油气共同开发,全力推进制定"南海行为准则"以及维持对中国的战略戒备与必要威慑力,"原则坚定、方略灵活"的理念实际上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并在经贸、"南海行为准则"磋商等方面,获得了远多于阿基诺三世政府的实利或主动权。因而,相关非议既无法准确反映杜特尔特政府南海政策的实质,也不能客观评价其成效,但是这也进一步折射了中菲关系的脆弱性,以及后杜特尔特时代菲南海政策的不确定性。重新释放菲律宾大国平衡外交的活力,充分兼顾菲律宾的安全与发展需求、管理国内政治压力,更好地适应南海博弈新态势,则是杜特尔特政府南海策略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围绕南海问题,菲律宾与中国之间摩擦不断.2016年6月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上台后调整了对华政策,新政策表现出务实性、独立性以及大国平衡性三大特点.这一政策调整是在菲律宾政府对华外交陷入僵局、国内南部恐怖组织与分离组织势力猖獗、国家社会经济亟须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进行的,同时带有杜特尔特的实用主义外交迹象和个人特质.这一调整对南海争端及亚太战略格局正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自小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美菲同盟迅速强化。美菲宣布将加快全面实施《加强防务合作协定》,菲律宾对美新开放四个军事基地,美菲制定双边防务指针,深化海事安全合作,实现联盟的现代化。美菲同盟的强化是小马科斯政府对杜特尔特时期外交政策的“再平衡”,也是美菲双方战略利益契合的结果。未来美菲同盟可能经历短暂的微调再逐步走向强化,但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差异、中菲关系的发展和美国战略资源的投入等因素会制约同盟的发展。美菲对地区安全形势产生复杂的影响,也给中菲关系健康发展和解决南海与台海问题带来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文莱经历了极不平凡且充满挑战的一年,尽管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响,文莱继续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安宁、经济增长.文莱政府积极应对疫情并在抗疫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显示了文莱强有力的国家力量和政府治理能力.中文两国加强合作,共克难关,在抗击疫情中增强政治互信、深化友谊.  相似文献   

11.
一月 2日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任命副总理兼计划部长詹祖里为总理。4日以詹祖里为首的内阁宣誓就职。 毛里塔尼亚总统任命曾担任渔业和海洋经济部长的库纳为总理。3日库纳组成政府。 3日 塞内加尔同台湾地区重新建立所谓外交关系。中国政府决定自1996年1月9日起中止同塞的外交关系。 菲律宾和英国签订为期10年的防务合作条约。这是两国签订的第一项防务条约。 5日 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宣布辞职。11日自民党总裁桥本龙太郎当选首相,并组成内阁。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尽管受到新冠疫情持续影响,文莱整体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安宁。苏丹哈桑纳尔提前改组内阁,多名部长被撤换,体现了文莱政府在巩固政府架构、提高政府效率方面的积极努力。政府推出多项举措,减少疫情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受新冠疫情和全球石油价格影响,文莱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减少,但文莱经济多元化计划取得显著进展,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非油气产业为文莱经济带来新活力。文莱以东盟为基石,推行多元外交政策,与世界各国保持友好关系,积极参与维护地区与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2023年,文莱政府在政治方面仍将继续加强政府机构改革和管理,明确部门职责,提高政府效率,维护“和平之邦”的长治久安。全球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为文莱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活力,经济有望恢复正增长。政府将继续推动经济多元化,在用地政策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农业和渔业等非油气行业的发展,带动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文莱外交将继续保持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和中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5周年,站在两国关系新的历史起点上,中文两国将继续增强政治互信,促进多层次沟通交流,推动两国的经贸...  相似文献   

13.
2022年,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乌克兰危机不断升级,东南亚地区虽经历了系列内外风险与挑战,但区域政治、经济、外交和经贸合作等领域发展成效显著。政治方面,东帝汶、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相继完成政府换届,泰国、柬埔寨等国即将进行国家大选,缅甸危机仍在持续。地区政治发展整体平稳,部分国家政局稳定存在不确定性。经济方面,为加快促进疫后经济复苏,东南亚地区国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经济发展整体保持了持续复苏的态势,部分国家经济增速超出官方预期。同时,由于世界经济面临着“滞胀”的风险,2023年东南亚地区经济发展保持持续复苏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外交方面,东南亚地区外交压力持续增大,更加重视战略自主,强调维护东盟“中心地位”,将持续推进多边对话合作,确保本地区总体和平稳定。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方面,双边贸易增长强劲并创历史新高,双向投资与产业合作取得新进展,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成果丰硕,可持续发展成为合作新热点,澜湄合作打造成为区域合作“金色样板”,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取得了突出进展,伴随着RCEP的全面实施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3.0版谈判加快推进,将进一步激发和释...  相似文献   

14.
7月 1日,菲律宾海军和美国海军在菲律宾以南的“危险水域”进行了一次联合海上巡逻.报道称,当天,美国“科罗纳多”号濒海战斗舰加入菲律宾“拉蒙-阿尔卡拉斯”号巡逻舰的行列,在苏禄海一带进行了打击海盗的巡逻. 3日,由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担任主席的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向中国共产党捐赠50万比索(约合1万美元),用于援助四川省茂县山体滑坡受灾民众.当天,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副主席、能源部部长阿方索·库西代表该党向中国驻菲律宾大使赵鉴华递交了捐款.赵鉴华感谢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的热心捐助,强调民主人民力量党这一善举充分体现了菲方的对华友好政策,体现了菲律宾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相信菲律宾民主人民力量党与中国共产党的友好合作关系将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中菲关系深入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
2020年,在COVID-19疫情防控背景下,印度尼西亚的政治与社会形势总体稳定.下半年,总统佐科改组内阁,并经受了"伊斯兰捍卫者阵线"对政府权威的挑战.印度尼西亚经济经历1998年以来的最大幅度下滑,但随着"国家经济复苏计划"的实施走出了低谷,以"V字型"走势反转.外交上,印度尼西亚重视卫生合作和经济外交,并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17年,菲律宾经济实现了6.7%的增长;菲律宾政府用5个月时间平定了马拉维武装对抗,社会日益稳定;外交上,一改前期"一边倒"的战略,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随着与中国等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转变和对国内治安的加强管理,可以预见,2018年,菲律宾仍会取得不俗的经济增长,外交上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7.
菲律宾2004~2005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马尼拉时报》报道 ,菲律宾总统阿罗约把菲国的2004年形容为“胜利和灾难的一年”。这称得上一个贴切的总结。政治上 ,当任总统阿罗约在2004年5月的大选中击败对手 ,获得连任 ,当选菲律宾第15届总统 ,保持了菲政权的持续性。菲政府的反恐、反腐行动以及与反政府组织的谈判都取得了一定进展。经济上 ,菲国内生产总值取得了可喜的6.1%的增长率 ,达到15年即198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然而 ,年初的海难、接连遭受的洪涝和台风灾害 ,千头万绪的国内政治、经济问题 ,提前撤军给外交关系蒙上的阴影等等或许都算得上本年度菲律宾难以跨越的坎。2005…  相似文献   

18.
2021年,文莱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安宁。受全球COVID-19疫情及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文莱经济出现负增长,但总生产量呈现正增长。文莱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尽力主持东盟系列会议和事务,展现了东盟轮值主席国应尽的责任和外交能力。2021年是中文两国建交30周年,双方举行系列庆祝活动,合作防控疫情,增强了政治互信,深化了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菲律宾的经济合作: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红芳 《东南亚》2003,(2):32-37
中国与菲律宾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中菲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经济往来关系。 1 975年 6月 9日 ,中菲两国政府宣布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两国关系步入正常化发展时期 ,经济合作也随之快速发展。但是 ,由于存在着影响双边经济合作顺利发展的诸多复杂因素 ,长期以来 ,中菲经贸关系的发展情况与中国和东盟其他一些主要成员国相比 ,发展过程较为曲折 ,规模相对较小。进入 2 1世纪 ,中菲之间的双边贸易大幅增长 ,2 0 0 2年中国首次被菲律宾列为十大贸易合作伙伴。在双方政府的努力之下 ,其他形式的经济合作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一些发展。中菲双边贸易…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柬埔寨政府各项工作推进顺利,大规模COVID-19疫情防控工作结束,高层换届工作正式进入政府工作日程,原救国党残余势力被彻底瓦解;经济方面,得益于有效的防疫措施,柬埔寨经济开始回暖;外交方面,虽然柬埔寨与美国及欧盟关系仍处于低谷期,但与中国及越南等中南半岛国家的关系发展良好。2022年,柬埔寨将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在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有保障的情况下,柬埔寨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地区事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