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李晓莉 《党建文汇》2002,(12):25-25
关于章含之,除了一致认同的漂亮聪颖之外,加在她头上的称谓也一直都那么引人注目:民国时代,她是大律师章士钊的养女;共和国时代,她是国家主席毛泽东的英语老师;再后来,她成了当时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妻子。十年春秋,相濡以沫,章乔之爱,难舍难分。北京史家胡同51号,是章含之住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家。  相似文献   

2.
王仕琪 《党史文汇》2010,(12):32-34
一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请了著名学者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担任自己的英语老师。在此期间,利用学习英语的间隙,毛泽东多次向章含之提到对章士钊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博采之窗     
毛泽东与他的英文教师 章含之 1963年对于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来说,是值得永远纪念的一年:她成了毛泽东的英文教师。 这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70寿辰。除了亲属,毛泽东只请程潜、叶恭绰、王季范和章士钊四位湖南老乡去赴家宴。毛泽东在邀请时特意说明:不带夫人,但可带一名子女。章  相似文献   

4.
梁奎 《党史纵横》2020,(2):19-22
1963年寒冬的一天,毛泽东在散步时,突然对他的英语老师章含之说:“我还欠行老一笔债没还呢!”毛泽东口中的行老就是章士钊,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女儿。章士钊字行严,湖南长沙人,人们习惯地称他为行老。“也许行老忘了,这笔债,早该还了……”毛泽东为什么会向章士钊借钱?这中间有什么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章士钊(字行严)先生,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学者.1973年他已92岁高龄,为致力于祖国的和平统一去香港.1972年下半年开始,章士钊先生向女儿章含之谈了想去香港重新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尽最后一份力的想法.章含之将父亲的愿望报告给周恩来总理,总理担心他年龄太大,身体不允许作此长途旅行.章士钊先生理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个在共和国历史上无法被忽略的名字。民国时期,她是大律师章士钊的养女;共和国时代,她是国家主席毛泽东的英语老师;再后来,她成了当时外交部长乔冠华的妻子。1月26日,她悄然去世,享年73岁。  相似文献   

7.
苏成爱 《党的文献》2017,(2):122-123
毛泽东晚年喜读《智囊》,并留下珍贵批语。毛泽东批注大字本《智囊》,是章士钊通过其女章含之赠送的。据该书所钤"晚翠楼图书记"印章考证,其更早的主人并非章士钊,而是日本明治时期日本人仙石政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章含之说:“你愿不愿意当我的老师啊!我跟你学英语” 1950年国庆节,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国庆招待会,章士钊带着14岁小女儿章含之出席。 后来,章含之回忆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的印象时说:“那时的毛主席在我印象中特别高大魁悟,坚实沉稳,同我后来的感觉有相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晚年喜读《智囊》,并留下珍贵批语。毛泽东批注大字本《智囊》,是章士钊通过其女章含之赠送的。据该书所钤"晚翠楼图书记"印章考证,其更早的主人并非章士钊,而是日本明治时期日本人仙石政固。  相似文献   

10.
还债     
1963年初。一天,毛泽东读完英语,对当时帮他学习英语的章含之(章士钊之女)说:我还欠你父亲一笔债没有还呢。章含之以为主席于闲暇之余同自己提起欠债之事是开玩笑,就回答说:父亲从未提及此事,若主席真的欠了父亲的钱,父亲是必定不敢催主席还债的。不料毛泽东认真地说:这笔债早该还了。回去你告诉行严先生(章士钊字行严),我从现在起要还他这笔欠了近50年的债了。一年还2000元,10年还完2  相似文献   

11.
1973年12月,章含之在经历了婚姻的挫折之后,终于与乔冠华结为伉俪。而在婚后不久,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曾在新中国外交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乔冠华却神秘地消失了。章含之在《我的爱情归宿》一文里,向人们披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汤雄 《世纪风采》2008,(5):29-31
前外交部长乔冠华,江苏盐城市建湖县人,1983年9月22日10时零3分,在北京医院溘然长逝,其骨灰盒仅在八宝山公墓存放了三天,便由其夫人章含之取回,安放在她的卧室里近两年。1985年清明节,章含之亲自怀抱着骨灰盒送往苏州,安葬在东山杨湾的华侨公墓。  相似文献   

13.
一位是杰出的外交家,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一位是著名民主人士章士钊的养女,曾为毛泽东的英文老师.他才华横溢,感情丰富,素有"外交才子"之称;她天生丽质,才华出众,堪配"红色名媛"美誉.  相似文献   

14.
十五、身体力行尊行老,劝得含之学父亲行老是毛泽东对章士钊的尊称。章士钊字行严,湖南新化人,生于1881年。章士钊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清末曾任上海《苏报》主编,鼓吹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后,先后担任过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农业大学校长;也曾任过北洋军阀政府时期的教育总长。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他与毛泽东发生过一些不寻常的关系。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五四运动和驱张运动时,就给章士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的岳父杨昌济与章士钊是很好的朋友。杨昌济在逝世前,曾郑重地向章士钊推荐了毛泽东和蔡和森。章士钊…  相似文献   

15.
乔冠华是新中国第四任外交部长、著名的外交家,他才华横溢,思路敏捷,深得毛泽东的赏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点将”乔冠华,出席各种国际性会议,并让他承担了许多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发表的声明、公报等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乔冠华不负毛泽  相似文献   

16.
1966年8月19日晚,一群身穿旧军装、袖戴“新北大红卫兵”臂章的男女青年闯进章士钊的家。他们一进门,就命令当时已86岁、行动不便的章士钊到院子去接受讯问。 红卫兵走后,章含之急忙把在院子里晃晃悠悠站了近两个小时的父亲搀回屋里,让他在床上躺下休息。回想起刚才那一幕,她不禁难过地伏在父亲怀里哭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早年乔冠华     
1983年9月22日上午10时40分,乔冠华因患肺癌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70岁.当天下午,身在外地的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这位与乔冠华有着半个多世纪深厚情谊的同乡至友,惊闻噩耗,"不胜痛悼",随即向章含之发来唁电.他称"冠华同志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磨灭",并痛惜乔冠华"晚年遭遇坎坷,方庆重新工作,得以博学英才,再为人民服务,不幸被病魔夺取生命.这固然是党的一大损失,也是我个人失一良友".其评价之公允,言语之动情,着实令人动容.  相似文献   

18.
张军锋 《党的文献》2011,(6):86-91,102
岁月流逝,关于中共创立、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点滴回忆都显得弥足珍贵。这里刊发的蔡元培的女儿蔡啐盎、蔡和森的外甥女刘昂、章士钊的女儿章含之、任作民的夫人丁祝华的一组访谈录,介绍了他们所知道的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邓恩铭的有关情况。这些资料虽由转述而来,但史料价值颇高,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博览窗     
《湘潮》1987,(1)
毛泽东“还债”一九二○年春,毛泽东在上海为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筹备旅费,向章士钊求援。章即向沪工商界名流募捐了一笔巨款相助。一九六一年我国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有一次毛泽东对章士钊说,共产党不会忘记为她做过好事的爱国人士。当初我经手借你两万元,  相似文献   

20.
苗生 《党史纵览》2001,(5):43-44
1983年9月23日,正值当年的中秋节,在北京医院北楼的118号病房内,弥留之际的乔冠华拉着夫人章含之的手轻轻地说:“晚年所以幸福,就是因为有了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