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泰国政府的农村开发政策及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以来,泰国政府开始有系统地制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力促民族工业发展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农村的社会面貌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倾斜于以农扶工,致使农业的增长速度远低于工业的增长速度,城乡差距日益显著,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介绍和分析泰国政府的农村开发政策,或许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泰国南部的马来族问题和政府的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南亚》1990,(2)
泰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如同世界上其他一些多民族国家一样,泰国也存在着复杂的民族问题,其中泰国南部的马来族问题便是比较突出的一例。对此,泰国政府一直予以较大的关注,力图妥善解决。本文拟对这个问题和泰国政府的有关政策作一个简要的叙述。 一 在泰国南部与马来西亚接壤的5个府,即宋卡、亚拉、北大年、那拉特越(陶公)和沙敦,居住着约100万马来族居民。在宋卡府,马来族人口占全府人口的1/5;在亚拉府占2/3;在北大年、那拉特越和沙敦这3个府则均占3/4以上。  相似文献   

3.
泰国,是接受印支难民最早、暂居人数最多的国家,又是印支难民去第三国定居的最大的中转站。10多年来,泰国政府和人民从人道主义出发,克服了种种困难,为安置百万以上的印支难民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就印支难民在泰国的概况、泰国政府对印支难民的政策、印支难民问题对泰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图对泰国政府行政机构在政策执行中的作用加以考察,着重考察渔业厅作为中央执行机关在执行渔业发展政策中的作用。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泰国政府行政机构及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第二部分阐述泰国政府行政机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以渔业厅为例,探讨泰国政府行政机构对政府政策的执行情况。其中,对一些与渔业发展政策的执行成败攸关的因素作了考察;并对渔业厅执行政策的短期成绩作了详细评价。最后一部分探讨在政策执行方面应从泰国的经验中吸取哪些教训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前,泰国还没有成文的语言政策和规划,但是在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的泰国民族国家的构建过程中,泰国政府通过不断强化标准泰语的地位和作用,以促进泰国的国家认同,在强调泰语地位的同时,又注重其他外语的工具作用,为泰国的国家形象和经济发展服务.20世纪末叶,在民族国家的构建基本完成的时候,又顺应全球化的潮流,提出多元文化的政策,放宽对英语、中文等外语的限制,但强调标准泰语主导地位的政策不会改变.  相似文献   

6.
《东南亚》1989,(4)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所长强·特拉逸博士应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和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的邀请,于今年8月访问了云南。强博士在云南期间,与我省研究东南亚问题的学者进行座谈,并介绍了泰国政府的对外政策、对柬埔寨问题的立场以及泰中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 最近的经济形势与预测 (一)最近的经济形势:继续努力进行经济重建 泰国政府根据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议继续努力进行经济重建。重建的目标首先指向造成这次危机的原因之一的金融体制;1998年8月,泰国政府公布了综合金融体制重建政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法制制度等方面的整备,进入1999年后又对破产法等一部分法案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8.
《国际交流》2010,(2):13-15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由于历史和自然地理等因素,各民族之间、特别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在经济、社会方面存在着发展程度的差别,存在着语言、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人文差异。逐步消除各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差别.充分尊重各民族的人文特征。是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必然要求。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项民族政策,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对本国独立以来民族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阐释。他的认识涉及对苏联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评价,认为苏联时期没有解决好联盟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关系。批评苏联时期的极权主义思想,总结其民族政策的经验教训,提出建构哈萨克斯坦多民族的公民身份认同,反对滥用民族自决理论。本文认为,哈萨克斯坦实施民族和睦团结的政策措施对中亚地区的稳定是有益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周边贸易发展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泰国政府的投资政策策略已作了重大的变动,即欢迎外商来泰投资,同时也鼓励泰商到国外投资。 上述投资政策和策略将使泰国政府的投资政策更加灵活,更能适应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之变化。为适应世界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泰国政府鼓励本国企业家到外国投资,以期获取原料和资源,并将生产基地迁到国外,进行加工出口。如果泰国能够及时和正确地进行上述结构调整,当会有助于泰国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11.
马来西亚从1970至1990年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单纯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它还包含了比较完整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发展战略。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马来西亚当时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社会问题——马来族人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本文主要不是从经济的角度,而是要从社会和民族关系(主要是指华人与原住民的关系)的角度去考察和研究马来西亚这一时期实施的“新经济政策”。一、背景马来西亚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是有深刻社会历史背景的。独立以后,马来西亚建立了以马来人为主体的政府,马来民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了统治地位,但…  相似文献   

12.
泰国北部美斯乐村居住着特殊的华人群体,他们历经坎坷,传承着中华的传统生活与文化习俗.美斯乐因自然条件优越、泰国政府扶持等原因使经济发展呈良好趋势.经济以种植业、旅游业、合作社为主要特征,存在旅游业发展遭遇瓶颈、人口结构性缺陷威胁村庄可持续发展等迫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内容提要南非和津巴布韦两国的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既有相同点,也存在较大差异。两国除历史条件等相同外,其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由于外部势力的干预程度不同导致政策制定过程不同;内部势力的分化与整合差异表明政策制定的国内政治环境差异;两国对白人种族主义政权遗产处理方式不同;族际分野与政治分化的敏感性使两国面临的政局和政策导致的政治后果差异。概言之,民族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对政治稳定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虽然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在下降,但激进的民族政策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津巴布韦的教训为其他国家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14.
哈扎拉人是阿富汗第三大族群,也是阿富汗最为贫穷和边缘化的族群之一。阿富汗哈扎拉问题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可以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段:一是哈扎拉人抗拒阿富汗国家普什图化政策时期;二是哈扎拉民族政治运动应对国家动荡时期冲击的阶段;三是"9·11"以来哈扎拉民族在国家重建时期扮演的积极参与角色,以及要面对的族群安全问题阶段。重建时代的阿富汗国家基本消除了针对哈扎拉民族的歧视和不平等政策,哈扎拉人的社会政治、经济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阿富汗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成为了哈扎拉人群体安全的主要挑战,只有通过域内外各方势力共同推进的阿富汗和平进程,根除塔利班问题和"伊斯兰国"极端势力,才是解决阿富汗哈扎拉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一、泰国政府扶植民族资本企业的政策 (一)概况泰国政府所采取的扶植民族资本企业政策一贯是不过份露骨而是采取一种“折衷”的做法。例如,以泰国国家经济开发计划来说,计划的出发点到底是以发展国家经济为主呢?还是以依靠外资投资为主呢?其观点历来是不很明朗的。从经济开发的政策看,所谓重点扶植出口加工类型工业、发展和扩大资本市场等等政策也是到第二次经济开发计划的第二期(1970—71年)才逐步提出来的。这种态度暧昧的政策也可以从《奖励产业投资新法案》不问国内资本、外国资本一律规定给予有关奖励企业优惠待遇的做法看出来。根据《奖励产业投资新法案》的规定,凡是企  相似文献   

16.
拉美的黑人和印度人都是外来移民 ,两大民族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它既是殖民主义制度的产物 ,又受当今政党政治的影响 ,实质上是个阶级压迫问题。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政党狭隘的民族意识和政策上的偏颇 ,社会制度的局限性 ,是拉美黑人和印度人关系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1961年以来,泰国政府曾先后制定并实施了五个国家经济社会开发计划。目前正在实行预定在1991年结束的第六个国家经济社会开发计划。从经济社会开发计划这一名称也可知道,这些计划提出了经济及社会两方面的开发计划、政策及目标等。但是在制定计划时,政府似乎是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隔离开来考虑的。在泰国的国家开发计划当中,似乎并没有将经济发展问题和社会发展问题相互联系地或综合地加以  相似文献   

18.
图们江地区人口外流的社会影响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洁  公辉 《东北亚论坛》2013,(6):87-94,127
图们江地区的大规模人口外流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如劳动力短缺、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民族教育萎缩等,已经成为图们江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有效解决人口外流,就应该着重从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监管,以优惠政策"引凤还巢",鼓励外来人口落户,调整少教民族生育政策,加快社会养老事业建设等方面入手,处理好人口外流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图们江地区建设成各民族群众幸福的家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战后泰国工业的发展过程、泰国政府的所谓“工业化”政策和鼓励外资发展工业的政策提供了比较系统的资料,并就五十年代、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泰国工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比较。原文长达六万多字,现予摘译,分两期刊登  相似文献   

20.
图们江地区的大规模人口外流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如劳动力短缺、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老龄化、民族教育萎缩等,已经成为图们江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有效解决人口外流,就应该着重从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监管,以优惠政策"引凤还巢",鼓励外来人口落户,调整少教民族生育政策,加快社会养老事业建设等方面入手,处理好人口外流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将图们江地区建设成各民族群众幸福的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