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北京一建京桥分公司的项目经理中,36岁的叶耀东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但工作的辛苦和磨练却让他比实际年龄显得老了很多。曾经有人说,是建筑业"毁"了他,10年的工夫让原本英俊的小伙子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可叶耀东却不以为然。他说:"从事建筑业是我不悔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他今年31岁,浓眉大眼,身材健硕,浅浅的笑容衬托着浑然正气,一如他雷厉风行的本色.他就是中铁二十二局六公司第七项目部年轻有为的项目经理侯传彦. 2003年参加工作以来,侯传彦先后参与了房建、铁路、隧道、高铁、市政工程的建设.10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真抓实干,一路风雨兼程,可他却禁得起风雨的洗礼,逐渐将自己锤炼成一名技术创新型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3.
李继功,红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子,站在那里像一座墩实的铁塔。当笔者采访他时,他憨厚地吭哧了半天才说出了这句话:“看到铁路发展我就高兴。”这话实在是太普通了,可笔者当时却眼一亮,心一热,觉得这一句话里什么都有了。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位70后,他高高的个子,戴着一副斯文的眼镜,看起来自信而又干练;话语不多,但字字句句都那么铿锵有力;他管理项目讲究一个原则,那就是精益求精,铸造精品。  相似文献   

5.
曹海英 《工会博览》2014,(19):21-22
曾经作为一名军人的姚自然,股子里透着军人的处事风格.在工作中,他和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全身心投入,哪里有工程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只要用心加认真,没有干不好的事情.”姚自然说:“在现场,也许不能帮上什么忙,但一碗绿豆汤送到职工手中时,带给他们的是企业领导的关心和尊重,也鼓舞着施工队伍的势气,施工人员干起活儿来更有劲儿了.”  相似文献   

6.
韩基宪 《工会博览》2005,(12):51-51
近日,由首钢与德国海瑞克公司合作生产的国内首批3台盾构机正式下线。在验收仪式上,北京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张凤朝,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局长程连元,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斌,中铁十六局集团董事长刘汝臣和首钢总公司领导王青海、姜兴宏、孙伟伟等50余人现场观看了盾构机的演示。  相似文献   

7.
简讯     
林华  申亚 《工会博览》2010,(17):66-66
戴建华.1969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大专学历。1989年开始从事钢结构施工作业.先后参加了南京站、北京南站、国家体育馆、太原南站等国家重点工程钢结构施工作业.作为一名钢结构施工人员.戴建华对待工作始终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平常的工作中,总是来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晚。多年来,他一直坚持上班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静文 《法制博览》2022,(5):142-144
要致富先修路,是改革开放之初尽人皆知的一句口号,随着追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脚步,"修路"已无法单纯满足"致富"的条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路上,中国成功解锁"基建狂魔"的称号,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建筑施工方式展露于这片黄土地中,为祖国点缀出不一样的富饶风景.在这看似繁荣的建筑施工中,隐藏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建设施工...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项科学技术的发展。集各种现代高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大城市中。但建设一个功能强大、结构复杂的建筑物对建筑施工管理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弱电安装工程管理更是施工总承包施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在南极打工     
说到泥瓦工,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难成大器的行当。可是,江苏省宝应县仅有初中学历的泥瓦工崔仑明,却把这一行做到了南极,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到南极做泥瓦工的打工者。他凭一身过硬的本领,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且还成了众多欧美国家以26万美元年薪争相聘请的对象。  相似文献   

11.
建设施工企业由于其本身工作性质为流动作业,而且因居地分散,居住和办公环境较差,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工作强度与难度相对较大的特点,在人事管理与具体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较多,也比较难以解决.一旦问题出现,轻则员工工作积极性受损,童则影响正常施工建设.因此,作好建设施工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近日,住总集团发布实施《北京住总集团实施绿色施工工作方案》,继续推进"绿色施工"。在市建委公布的104个"绿色施工"样板中,国家话剧院、万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我儿子小涛半年前在一家国企单位被解除劳动合同后,其女朋友又和他分手。此后即待在家中闷闷不乐。我劝说他要看得开,要拿得起、放得下,要有男子汉的气概。但这些话他根本听不进去。我试着和他谈心交心但也都无济于事。我怀疑他可能是精神出现了问题,建议他看看精神科医生,这就更激起了他的反感。  相似文献   

14.
两个妈妈     
<正>我曾经和一位在南疆工作的汉族干部(让我们以S来称呼他吧)吃过一次饭,听他讲了讲他的故事。S的父母都是当年的援疆干部,他在新疆出生、成长,成了一个新疆人。S的一些经历对他的同代人而言稀松平常,如今听来却有振聋发聩之感。S说他有两个妈妈,一个是亲生母亲,另一个是他的维族妈妈。因为他小时候父母工作太忙,有时候一下乡几个月都不回家,只能把他寄养在一户维族人家。当时从妇女解放的角度来说,民族  相似文献   

15.
赫鲁晓夫是苏联领导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国内对他仍然众说纷纭 ,评价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修正主义者 ;有的认为他的改革没有触及斯大林模式的灵魂 ;有的认为他既有巨大功绩 ,又有严重错误 ;有的否定他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评 ;有的认为这是他一生的主要功劳 ;有的认为他对个人崇拜的批判是不彻底的。赫鲁晓夫具有两面性。他进行了体制改革的初步尝试 ,但是没有取得成功。他在理论上既有右的东西 ,也有左的东西。通常是左和右混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人·声     
《南风窗》2008,(17):14-14
我认为他的压力更大,因为他曾经拿过金牌,曾经破过世界纪录,所以现在大家都在盼他夺金,都认为他必须夺金。——代表中国参加奥运男篮比赛的姚明这样评说他的上海老乡刘翔。  相似文献   

17.
黄松 《工会博览》2005,(18):70-71
28年,以山为伴。他的学生就像小树一样,在他的辛勤培养下长大、成材。山绿了、孩子们长大了,他却憔悴了。在他的学生们眼中他就像环抱学校的那一座座大山,永远是滋养培育他们的沃土。正是因为他的工作与奉献,使这个既普通又偏僻的山区中学和祖国的教育事业紧密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据说他是“非典第一人”。也许,人们对他的关注太密切,而关爱太稀疏。 他在全世界面前晃了一小会儿,又默默消失在人海。 现在,他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他还能回归厨师行当吗? 我们忽略了,其实他也是位英雄—— 在他压服面对未来的忧惧,勇敢面对全世界的那一刻。 他的出面给许多人直面病魔的信心, 也为医学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 我们应感谢他,尊敬他。 有可能的话,我们也要尝尝他的好手艺。 ——《南风窗》编辑部  相似文献   

19.
他公而忘私,曾置亲生骨肉于不顾;他并不富有,却慷慨解囊,向病人伸出援手;他知人善任,在平凡岗位上甘为人梯。他就是扎根山区43年的乡村白衣使者王占枝。  相似文献   

20.
林亦非 《南风窗》2011,(15):66-69
郝仝鑫,18岁,陕西人。2005年冬天,他跟两个同学跑上小山坡,顽皮的他爬上高压线塔,谁知那是通电杆,就这样他的双手给电断了。那年他12岁,在医院的8个月,他天天都哭,无法接受失去双手的自己,他曾经自暴自弃,天天躲在家里,直至来到"云之南"残疾青少年游泳俱乐部。郝说:"在家里,吃饭洗澡全都是父母帮我的,在这里我学习了自己生活,将来离开父母,我也可照顾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