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大量揭露中,小型断层,其落差及产状已基本确定,但其向工作面内部延展长度却无法控制,给工作面正常安全过断层造成影响。下面根据潘三矿多年采掘资料,利用数学分类回归的方法,找出潘三矿已经揭露的中.小型断层的落差与延展长度的关系,以指导生产单位在回采过程中安全顺利通过中、小型断层。  相似文献   

2.
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时下出现了一批过“寄生”生活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或赖在象牙塔里继续深造.或赖在家里给父母当“成年宝宝”。江苏省张家港市一位富裕家庭出生的女大学毕业生.由于不愿上班.又不想伤父母的心,于是跑到上海编织了一个神话。在神话里,她是某钢铁公司的总经理秘书.深得总经理器重。为了让父母相信这个神话,她采用欺骗的手段.从父母亲友手里先后“啃”走8000万巨额财产.用于“豪装”自己的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犯罪文化是与社会主流青少年文化背道而驰的不健康的文化。青少年的犯罪文化心理主要有;重视为朋友两胁插刀的义气,性欲望的放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兴盛、崇尚暴力等,这些犯罪文化心理引发了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犯罪的社会心理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当前大学生犯罪增多,恶性程度越来越高,探索大学生犯罪现象的社会心理成因,发现大学生教育和高校心理环境均存在着诸多缺陷,建议尽快建立预防大学生犯罪的防控系统,这个防控系统应由预测系统、预防系统、矫治系统和控制系统等4个子系统所组成。  相似文献   

5.
当前学生心理负担过重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首先从社会学角度认为心理压力是一复杂的结构,是一个“整合力系”。文章剖析了“整合力系”的成因:目标预期、失败暗示、教育冲突、压力转嫁、耐压弱化。在这些基础上,从系统论和发展观的角度提出将“减负”工作落到实处的对策,包括:教育评价:“减负”发展“极”;教育质量:“减负”发展“轴”;监控预警:“减负”发展“度”;系统有序:“减负”发展“力”。  相似文献   

6.
目前,针对大学生的电信诈骗案件频发,已经成了高校安全教育中的非常重要的课题。但由于大学生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学校教育的缺失,使得典型诈骗大学生的现状不容乐观。同样,国家立法不足,高校法制教育短缺,也是导致该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本文从当代大学生教育的角度来对学生遭遇电信诈骗的困境、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应对当代大学生如何预防电信诈骗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7.
黄芳芳 《工会博览》2009,(10):52-52
从英语专业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出发,经过一定的观察和总结,查阅相关知识,结合问卷调查信息,分析怎样把握文科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心理,来引导文科大学生积极有效地培养自身专业素质,为其今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石勇 《南风窗》2012,(10):91-92
官民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一个抽象群体与另一个抽象群体之间,具有一种莫名的心理对峙,成为他们打交道的心理背景。一方对另一方敌视、愤怒,而另一方为了在心理上防御,也必须主动地变得敌视、愤怒。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遇到"心理挫折"现象在现代社会各种矛盾交汇和沉积的时期是难以避免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是当代青少年对社会适应性反应的一种结果.只是这种心理现象在当代青少年的各种社会生活中日趋多发且恶化,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对形成当代青少年"心理挫折"的诸多主客观因素及其恶性反映,有分析、有例证地充分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杨仁彪 《工会博览》2009,(12):40-41
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导致一部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产生心理焦虑情绪,故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政策导向,专业调整.改革教学模式等措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心理及就业倾向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以期使毕业生以良好状态应对就业竞争。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1.
许多研究把性侵害未成年人视为最可恶的犯罪。从临床心理学诊断视角看,性侵害未成年人不仅会对个体造成即时的伤害,也为其成年期的心理障碍埋下祸根。受到性侵害的未成年人绝大多数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症状,这种症状会维持数年甚至终生,必须进行紧急的危机干预和介入,在随后的心理健康辅导和治疗中,需要社会的相关机构设计一些更好、更专业的符合未成年人特殊需要的心理援助项目。  相似文献   

12.
张慧瑜 《南风窗》2010,(5):86-88
正是在这种无可选择的多元化的世界中,宋思明向海藻发出二奶致富的邀请。这条路就这样摆在了80后的面前,去除了一切意识形态的掩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特点是:亲属集团在"心理社会均衡"模式中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由于亲属集团成员的资格具有恒定、自动和不可转换的特点,个体生活在一个高度稳定、较容易得到心理社会均衡的亲密圈子中。与之相联系的两个层面的心理文化取向是"人伦中心"和"人与人之间的彻底和谐"。这些特点不仅反映在中国人的日常行为上,也反映在中国这个行为体对"外部世界"的态度和行为上。当今中国提出的"和谐"理念的心理文化基础有消极和积极两种含义,消极意义的和谐是指伦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具有较高的均衡度,行为体的行为较趋于静态、消极、内敛;积极意义的和谐是指在伦人这种基本人际状态下,人们有一种把人际关系的和谐作为最值得追求的东西而加以提倡的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将行为导向追求和谐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何月红 《法制博览》2023,(22):148-150
伴随着科技时代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犯罪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产物,且在近几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大学生网络犯罪作为我国社会犯罪问题中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现已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为探寻我国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与防范对策,本文从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三方面出发,探讨分析大学生网络犯罪的成因,并以重视学校教育科学引导、强化社会教育政策规范、构建家庭教育隐性功能等为切入点,总结大学生网络犯罪的防范对策,以此提高在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降低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率,为社会输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大学生家庭功能对心理异常的影响,并检验孤独感对心理异常的中介作用和性取向的调节作用,2021年3月至9月,在上海市高校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287名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FACESⅡ)调查家庭功能,UCLA孤独感量表调查孤独感,心理健康筛查CORE量表调查心理异常情况。发现家庭功能能够负向预测孤独感(β=-0.27,T=-16.75,p<0.001)和心理异常(β=-0.12,T=-4.55,p<0.001),孤独感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异常(β=1.12,T=25.27,p<0.001),孤独感在家庭功能和心理异常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β=0.04,95%CI=[0.002,0.08]),家庭功能与性取向交互项对孤独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大学生家庭功能是心理异常的重要预测因素,同时应关注孤独感和性取向的作用,采取一定措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减少心理异常情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交流日益频密,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量,他们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青年农民工的越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体制结构及群体心理这两个纬度对青年农民工的越轨心理进行路径分析,并希冀能够给城市管理体制的改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城乡交流日益频密,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进城务工,这一群体具有较高的社会活动能量,他们在给城市带来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如青年农民工的越轨问题。本文拟从社会体制结构及群体心理这两个纬度对青年农民工的越轨心理进行路径分析,并希冀能够给城市管理体制的改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凸显的农民工犯罪问题应当成为中国犯罪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那些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长大的人们曾经邻里守望、互相关爱、忍受清贫、朴实劳作,甚至胆小怕事,是什么力量、什么要素使他们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犯罪者?艾绪强案件的心理行为过程会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沟通过程。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和价值观念多元的条件下,如何有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作用,是当前我国思想文化领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引领,需要遵循社会心理沟通的规律,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沟通各要素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学视角切入,对未成年犯进行心理矫治具有降低人身危险性的重大意义。根据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和教育、轻缓为主的刑事政策,其更适合采用社会建构论心理学矫治范式,具体包括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和叙事心理治疗两种方法。实务和理论界对未成年犯心理矫治的探索,已为这些矫治方法的应用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