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拜金主义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负效应,它对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的危害性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警觉与重视。所谓拜金主义,是指人们象宗教信仰者崇拜偶象一样崇拜金钱。它在观念上具体表现为:“金钱万能”、“金钱至上”和“有钱能使鬼推磨”等。受这些观念的支配,一些人为追逐金钱不择手段、唯利是  相似文献   

2.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金钱可以买到一切吗?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省第八届人大代表、监利县程集派出所所长陈德喜用自己的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党和人民赋予我的权力,决不是用金钱可以买得到的!”他恪尽职守.秉公执法,勤政为民,廉洁自律.一年多来,他先后拒贿30多次,拒收礼品礼金共计人民币1万多元,他也因此成了人民群众热爱、坏人闻风丧胆的“铁警官”.  相似文献   

3.
有钱人怎样花钱,是很有影响的社会现象,多少年来一直议论纷纷:有人说金钱是天使,给人们带来福祉;也有人说金钱是魔鬼,放纵花钱,物欲横流带来社会风气的败坏。其实金钱、财富本身并无善恶,关键是人用钱来干什么。安徽省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居民、民企老板孙以侨使用金钱财富的方式令人赞赏,他近年来因此连获“好人”的称号,2016年7月当选“安徽好人”,2017年3月人选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的“三大禁忌”:毛泽东曾立下了一条规矩,一生做到“三不谈”,即不谈金钱,不谈男女关系,不谈家务琐事,并要求身边的人也要遵守这条规矩.  相似文献   

5.
《元史·许衡传》记载:许衡未做官之前,一年夏天外出,天热口渴难忍。刚好道旁有颗梨树,众人争相摘梨解渴,唯独许衡不为之所动。有人问他为何不摘?他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劝解说:“乱世之时,这梨是没有主人的。”许衡正色道:“梨无主人,难道我心中也无‘主’吗?”终不摘梨许衡不为一梨玷污清白,着实令人钦佩。更值得效法的是,他能在诱惑面前心中有“主”,牢牢把握住自己,做清白人,做忠实人。时下,对人诱惑最大的,莫过于金钱。而在金钱诱惑面前怎样做到两袖清风,不做金钱的俘虏,关键是要像许衡那样把握住自己。今天在被金钱俘…  相似文献   

6.
世界新鲜而葱茏。但说来可悲,就在这新鲜而葱茏的世界里,在洋溢“天理”的同时,也繁衍着“人欲”,繁衍拜盒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心态, 与文明社会格格不入。古人云:“专欲利己,其害大矣。”“人欲”务必约束,稍有放纵,就可能导致对物质的迷恋,就可能导致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从根本上排斥道德,使金钱的价值成为惟一。《阅微草堂笔记》载: 有两人为狐所媚,倒在深山奄奄待毙, 后被救起就骂狐狸狡诈,要猎人速去捕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批判和反对“一切向钱看”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教育人民和干部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崇高信念。“一切向钱看”是“金钱至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突出表现。早在100多年,马克思就把“金钱至上”概括为“货币拜物教”,并对之进行了深刻地剖析和批判。他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视金钱为  相似文献   

8.
提及“自知之明”,人们有个“传统观念”,似乎它是“明”“知”自身缺点、错误的“专用名词”,把“人贵有自知之明”等同于“人贵有知错之明”。于是,谁若想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冒一下尖,闲言碎语便象影不离形一样来了:什么“‘人贵有自知之明’,也不掂一掂自己的斤两”呀,什么“太自信、自  相似文献   

9.
古有俗语云;“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隐言之:人仅有“内财”,即份内的正当收入不得富足,犹如马只吃日草终不肥壮。这句话隐含贬义,人们常常以此来讽刺那些牟取不义之财的人。于是乎,有了“君子固穷”之说。在小生产的封建时代,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这种虽有才干,但仅靠安分守己的劳动获得俸禄,总也富不  相似文献   

10.
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思想政治工作也应该象我们的厂名铁合金行业一样,是“铁”,也是“合金”.  相似文献   

11.
我看活法     
这二年不常讲树立正确人生观问题了,假如组织一次“人为什么活着”的讨论,我想恐怕不会再象五、六十年代那样引起“轰动效应”,或许还有人会说你“假冒”。人不就是按照各自的轨迹在活着吗?活着,就有衣食住行的困厄,就有喜怒哀乐的纷扰,就有物欲的诱惑和面对物欲的迷惘.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今天,不管你赞同不赞同,金钱已经或正在左右着人们的物质和精神。于是,时下就出现了“金钱非万能,离了金钱却是万万不能”的“高论”.在这种理论下,不择手段弄钱,高档消费,吃喝玩乐,成了部份人追求的“时尚”。君不见某些豪华餐饮娱  相似文献   

12.
时下,对领导干部用金钱、财物行贿,人们都已深恶痛绝,大有“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之势,然而“精神贿赂”却仍然盛行。所谓“精神贿赂”,也就是有些人千方百计从精神上取悦于领导者,在精神上麻痹直至击倒领导者,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精神贿赂”比用钱财贿赂更隐...  相似文献   

13.
当下,跑官、要官,时有所闻;买官、卖官日有所见,这些已是平常之事,不再享有新闻价值.但近日《特区青年报》上发的一则消息却让人耳目一新.那报上说,沈阳一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建国走进沈阳人才市场.演讲台上,杨用幻灯打出自己设计的表格,其中用一句话概括“我的理念”:做一名称职的“家庭责任人”、真正的“企业纳税人”和合格的“社会奉献人”.他解释说,我只是想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价值.“我不知道我这个机关干部在企业里的价值,想请参加竞聘的60家企业给定个价.”一声槌响,花落谁家?拍卖,往往针对无形或有形资产,很少涉及到人,更不用说官人了.谁那么践,说卖就把自己给卖了?谁那么傻,只听说卖官的,没听过卖人的?“拍卖”自己,要有底气,要有信心,更得有勇气.那位副部长大人的“三人说”(家庭责任人、企业纳税人、社会奉献人),的确耐人寻味.《吕氏春秋》“克己”文中说:“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看来杨先生不仅熟谙此理,而且还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入现代社会,要竞争,  相似文献   

14.
有位我熟悉的秘书,近来常向我“暗示”:若有工作调动、审批工程项目、职位升迁等“重大问题”,可找他。正当我怀疑他有没有这个能力时,他谙练地说:“别看我是个秘书,但我可以拿领导的名义办事……”别说,现实生活中类似“扯虎皮作大旗”的人和事,竟屡屡得成。而且,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部属,领导者也可以用,有时甚至还打着组织的“旗号”,干违法乱纪之事。新中国反腐第一案就显露了腐败分  相似文献   

15.
往今来,多少人研究中医药草,为人治疾疗伤,成就显赫,功莫大焉然而能将金钱当做一味中草药来研究,治疗人的“心疾”,惟有《钱本草》。它对制欲戒贪,修身砺志,很有成效。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尤应成为各级干部的必读之物。唐代名臣张说的这篇《钱本草》,开篇明义,一语中的,寥寥数字,入骨切髓,道出金钱的表征和本性:“钱,味甘,性热,有毒”客观、准确、形象、生动。是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芸芸众生,谁人没有尝到金钱“味甘”的一面可是又有几人能知金钱“有毒”的特性呢无论平民百姓,无论…  相似文献   

16.
正领导工作的重点是"出主意",并不意味着"出主意"是领导者的专利。社会的工作、企业的工作、政府的工作可以由领导者去"出主意",也可以由普通群众去"出主意"。"出主意"的人越多,我们的企业和我们的社会也就越有活力,越有希望。更进一步而言,领导者要少出主意,让普通员工去出主意,去多出主意;领导者要出大主意,也让普通群众去出大大小小的主意。"出主意"的人越多,这个社会也就越和谐,越有活力。按照现代领导科学的观点,领导决策是一个谋断分工合作的过程。首先是"谋",是"出主  相似文献   

17.
冲儿 《先锋队》2011,(6):57-57
在理财上,美国有一条“1/3法则”。很多美国父母会鼓励孩子将自己赚的到钱1/3存到银行、1/3用于零花、1/3用来捐献。因为捐献可以培养孩子的慈善心和让孩子了解金钱对一个人的真正意义,也就是说除了能够满足自己的需要外,金钱更会造福于他人。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能养成自己的财富来自社会、最终也需要回馈社会的观念,这样的人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他也不会成为金钱的奴隶。  相似文献   

18.
“不能官越做越大,人越做越小”。这是电视连续剧《忠诚》中的一句台词,是市委书记高长河对“小金县长”的严厉批评。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再现。其实,现实生活中象“高长河”这种知人善任、一身正气的公仆确实不少,象“田立业”这种学富五车、报国无门的热血男儿比比皆是,类似“小金县长”这种钻营有术的官僚也不乏其人。看罢《忠诚》,有一个问题总是在脑海里萦绕:小金是如何成为“小金县长”的。“小金县长”之所以能得道登天,不是因为“小金县长”有多么特殊的领导才能,也不是某个领导、某个部门用错了人。冷静地分析,“小…  相似文献   

19.
面子     
在这个金钱与权力交织的社会中,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头禅:“没有钱就得有权,没有权就得有钱,不然就没法混”。也许当今的社会真的流行这个,有了这两样中的其中之一就有了面  相似文献   

20.
是什么?历来众说纷纭。明代宋载土育说:“钱是英雄好汉。有了它诸般趁意,没了它寸步也难。”莎士比亚则厌恶地说:“金钱,这人类共同的娼妓。”在那种金钱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里,人们对金钱的认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拜金主义”,把钱奉为万能之神;另一类则贬斥金钱,把它看作万恶之源。马克思给“钱”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钱,只不过是一种流通与分配的手段。它既非无所不能,又非万恶之渊薮。从货币到资本,又从资本到货币,真正的万恶之源,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至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那是另一方面的问题了。列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