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农民工社会流动的时序着手,分析现阶段农民工的社会分化,通过比较第一代农民工和第二代农民工的差异,用新型农民工的概念诠释第二代农民工,进而分析新型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存之道——“新生存主义”,并对新型农民工通过再教育途径实现新生存主义转向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治向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楠 《行政论坛》2011,18(3):78-81
就法治视角而言,农民工健康权益保护是一个基本人权维护问题。农民工健康权益对法治存在依赖关系,法治通过保护公民健康权为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驾护航。目前我国农民工健康现状及现有法律制度缺陷决定了保障农民工健康权益只能通过法治。加强农民工健康权益保障法治建设,夯实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治根基,是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基础工程。这就要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强立法工作,明确国家义务与社会责任,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切实实行保障和完善农民工健康权益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朱晶  左楠 《理论探讨》2015,(2):78-81
2007年我国首次将农民工纳入公积金住房保障体系,意图通过构建公积金制度改善农民工的居住环境。政策执行几年来,农民工"候鸟式"的生活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民工公积金制度并未达到预期目的。基于农民工商品房购买行为视角,运用实证数据分析农民工公积金制度的运行效果。研究结论表明:住房公积金能增强农民工的支付能力和融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工的住房条件,制度、雇主特征和农民工自身对住房公积金的存缴皆有显著影响。针对现行农民工公积金制度的运行症结,从制度设计、企业存缴主体、农民工自身等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主体.引领和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意识,不仅是推动新生代农民工个体发展、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步伐、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意识还较为匮乏,主要表现在:文化生活体验单一,文化自卑心理严重,文化价值观盲从,文化实践被动.引领和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需要积极引领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价值观念,准确把握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期待,充分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主体地位,切实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俊 《理论视野》2010,(9):20-22,55
立足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现状和特点,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和主要政策取向:增加就业,建立健全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制度体系,增强城镇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依法保护农民工权益。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中党的工作:困境与出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决定了在农民工中加强党的工作的重要性。然而,这项工作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党员管理工作困境、党组织建立运行困境和农民工中党的政策落实困境。为了摆脱困境,必须构建农民工党员主体意激活机制、构建农民工党员主体素质提升机制、构建农民工党员激励关怀帮扶机制、构建农民工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和落实党对农民工的各项政策。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城市中被社会利益边缘化的的弱势群体。农民工权利边缘化问题也就是备受社会关注的农民工权利保护问题。认真分析和剖析农民工权利边缘化的表征和原因,并从一个原则两个理念三个层次上提出构建农民工权利保护体系,不仅有利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利,更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推进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从现状看,农民工并未较好地融入城市。就农民工的政治参与而言,无论是参与制度、参与能力,还是参与质量都有待提高。农民工政治参与既是农民工政治诉求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农民工权益的重要途径。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质量关系国家和谐稳定的大局,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实现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关系社会公平正义和国家安全稳定。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的实现需要相应理论作支撑:以人为本思想是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的哲理渊源;经济人权观念是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的法理基础;社会公正理念是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的伦理依据。目前,制约我国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有三大因素,即经济制度缺陷、法律制度冲突和文化制度曲行。新形势下,实现农民工权益平等保障在具体路径上应注重提高农民工平等观念、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发展工会组织。  相似文献   

10.
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是维护农民工基本权益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如今农民工医疗保障仍处于城乡医疗保障体系的夹缝和真空地带。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应主要由政府统筹考虑,企业积极配合,农民踊跃参与,社会大力支持;当下最要紧的是,必须采取灵活的形式解决农民工看不起病的问题;未来可以分阶段、分类别地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医疗保障体系。浙江省温岭市从农民工的实际出发,通过多元治理的途径,开展非公企业医疗互助保障活动,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实用价值已得到政府、企业和农民工的认可,同时也为全面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提供了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农民工协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有2亿多农民工,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层出不穷。建立农民工协会以维护他们的利益是可选择的举措。农民工协会应当是半官方的社会团体法人,具有非营利性质。它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于农民工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对于农民工进行法律援助和代表农民工与政府、企业进行沟通。为了实现该职能,在农民工协会内部应当设立权益保护部、技能培训部、对外联络部、法律事务部和财务管理部五个主要部门。农民工协会应是通过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信息沟通的方式运作的。  相似文献   

12.
吴海艳 《学理论》2009,(11):13-14
金融风暴的冲击使我国农民工就业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新形势下的农民工就业问题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首先介绍由金融风暴引发的“农民工失业潮”,其次从加强农民工就业能力培训、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当前促进农民工就业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社会组织需求是实现其权益保障需求的手段。目前农民工组织化程度较低,工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不强,应有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劳动者团结权是农民工权益工会保护的法理基础。实现农民工权益工会保护的具体路径是:因地制宜创新工会的组建形式;工会应主动协商,代表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订集体合同;在思想上和立法上接纳农民工;重视工会在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中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工会应成为农民工维权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党建是伴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而出现的新事物,是改革开放以来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领域,是乡村振兴和城镇化进程中着力解决的新课题。农民工群体的二元特征衍生出了农民工党建的二元属性。将新时代农民工群体问题置于三农问题和推进现代化的大视角下统筹考虑,将农民工党建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重要领域加以统筹考虑,在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农民工党建这个基层领域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党更好承担起团结带领农民工群体致富奔小康、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15.
用脚投票是农民工对工资长期徘徊停滞不前、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劳工权益保障缺乏的抗争。民工荒的背后实质上是农民工"用脚投票"的一次权利自救。依法救济农民工劳动权利,需要完善农民工权利的司法救济机制、优化农民工权利的行政救济机制、提升农民工权利的社会救济能力、规范和引导农民工正确使用私力救济方式。  相似文献   

16.
供给侧改革下农民工就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供给侧改革下,中央经济工作的重心是稳定经济发展速度、调整产业结构。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工就业难和城市用人单位用工荒的矛盾以及农民工结构性失业与新兴产业人才短缺的矛盾逐渐突出,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难题。为此,国家应通过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完善农民工就业政策制度、强化农民工自身素质、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等系列措施,来配合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7.
熊易寒  杨肖光 《青年研究》2012,(1):71-82,96
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两种主要渠道。本文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框架下,讨论学校类型对于农民工子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接近主流价值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与主流价值观表现出一定的疏离;(2)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为强烈地感受到城市主流社会的歧视;(3)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对于个人前景的预期低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挫败感。可见,单纯的教育吸纳对于促进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作用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市民化的观念障碍与调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的经济理性支持他们向城市流动和市民化行为,但由于现实社会的重重障碍和城乡观念的种种分歧,农民工的城市化倾向往往受挫。此外,城市农民工强关系网的建立,加上受到城市冷淡,他们很少参与城市社会活动,自然没有城市主人翁意识,更谈不上产生城市归属感。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城市社会和市民要抛弃对农民工既往的刻板印象,消除对农民工的偏见和歧视;农民工本人也要适度调整心态,增强自我改造意识,争取按照城市规范要求使其观念和行为与市民一致。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NGO建设的政策需求与生成路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的出现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农民工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其合法权益却没有得到应有保护.而农民工仅凭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产生了对组织的需求.农民工非政府组织(NGO)为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了组织保障.然而,农民工NGO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工程,许多问题值得探讨.试图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对农民工NGO的建设目标、政策需求和生成路径进行探讨.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个人观察归纳法,认为农民工NGO的建设依然面临着法律、经费、制度、人才等方面的困境.根据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和组织的生存困境,得出:现阶段农民工NGO的建设目标应该是发展面向基层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层组织.政府应该给予农民工NGO提供政策支持,包括进入与退出政策、资金与资助政策、制度与技术政策和人才与人事政策,从而推动农民工NGO的内生路径和外生路径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荣荣 《学理论》2012,(19):113-114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农民工继"民工潮"之后,开始出现返乡现象,农民工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农民工就业和三农问题的有效形式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具有重大意义。从农民工返乡创业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对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原因、创业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