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立法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惠兰 《求实》2007,(3):57-6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其执政区域内首次以国家名义颁布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在法律的层面上确立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以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等基本准则,从而把苏区妇女从愚昧、野蛮、封建、毫无人性的旧式婚姻下解救出来,使之成为苏维埃社会的主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对妇女婚姻自主权的立法保障,既是对封建传统婚姻家庭制的彻底否定,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维护和保障妇女人权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2.
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妇女被封建的旧势力压在社会的最底层,悲惨生活,妇女的一切行动、言论无不受到层层的束缚。所谓“女人无才便是德”,便是旧中国妇女所应严格遵循的信条。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的地位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封建的残余思想仍在不同程度上束缚着妇女的自由。在一年一度的国际“三八”妇女节之际,本文介绍一种抗战前夕的妇女刊物——《前进妇女》,以示纪念。一、创办《前进妇女》周刊的时代背景《前进妇女》的创刊是与当时的国际、国内的历史条件紧密相关的。一九二九年——一九三三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和深刻的经济危机。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  相似文献   

3.
上世纪20年代初,在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推动下,兰州有识青年妇女逐步觉醒,积极追求独立平等和自身的社会价值,勇敢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冲人大革命的浪潮,拉开了兰州妇女解放运动的序幕,展现了追求自由、向往光明的巾帼英姿. 觉醒中应时而起的兰州青年妇女 甘肃地处偏远,上世纪20年代前后,兰州仍处在强大的封建势力统治之下,妇女的社会地位极为低下.整个兰州除几名女教员外,在其他广泛的社会职业中,再也见不到妇女的影子.更有甚者,为了宣扬“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思想,封建卫道士们在山字石设立了保节堂,专门用来摧残那些丧夫而无男孩的妇女们,强迫她们守所谓“节”、保所谓“贞”,一处“保节堂”不知沾满了多少妇女的眼泪和鲜血,吞噬了多少妇女的青春和生命!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妇女的解放和发展是其重要的内容。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必须以妇女解放和发展为尺度,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深厚的封建文化的国家,更必须把促进妇女的解放和发  相似文献   

5.
夏航 《党史文汇》2011,(2):16-20
抨击封建,以系列新闻评论揭露黑暗社会对妇女的压迫 1919年11月14日,长沙城发生了一件震惊全省的以死抗婚事件。  相似文献   

6.
张冬玲 《理论学刊》2007,2(2):121-123
从最基本的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角度讲,女性的故事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是由女性的社会地位来决定的。近现代社会以来,在救亡图强的大前提下,妇女解放问题被置于封建等级制度批判、封建伦理意识批判的核心层面,妇女解放更多地是通过解放妇女强调女性的社会责任,确立和维护女性作为与男子同等的“人”的生命价值。因此,从总体上说,近现代文学对女性的书写方式是外部观照。  相似文献   

7.
<新潮>不仅在反对封建伦理争封建文学方面,对<新青年>起了有力的配合作用,对社会问题的批判也十分尖锐.<新潮>痛斥封建家庭是"万恶之原";深刻揭露了妇女在旧家庭中的痛苦地位,积极探求了女性解放之道;无情批判了封建主义道德,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道德进行了新解读;尖锐批判了封建主义人生观,认真探讨了自杀问题;对社会改造问题也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探讨,在反对封建主义思想:和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21,(6)
抗日战争时期的广东妇女运动如火如荼。广东妇女积极支援和参与抗战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是广东妇女积极参与抗战的重要前提,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压迫是其原生动力;第二,地理位置和革命传统是广东妇女积极抗战的独特因素,这些因素促使广东妇女的思想受到彻底解放,有力唤醒了她们的革命意识;第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广东妇女积极抗战的力量之源。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中国共产党坚决倡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鼓动广大人民包括广东妇女积极参加抗战。通过回顾历史探讨广东妇女产生革命热情的原因,有利于调动妇女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女性挣脱封建枷锁的桎梏走上解放之路已有半个世纪了,党和国家为妇女成才创造了许多条件,大批女性人才脱颖而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占有全国总人口一半的中国女性成才的人数远远少于男性,究其原因,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历史的原因,社会的原因,也有妇女自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对一切封建束缚和压迫,争取男女在经济上、文化上、家庭中的平等,改善并提高了妇女地位,使广大妇女逐渐摆脱了封建枷锁,寻求自身的解放。作为模范抗日根据地的晋察冀边区,在妇女解放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婚姻法>颁布后,由于封建婚姻家庭制度的严重阻碍,各种各样的婚姻家庭案件不断涌现,其中尤以广大妇女主动提出的离婚案件为多,并且伴随有大量妇女因婚姻关系而自杀和被杀的不幸案件发生.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宣传婚姻法和贯彻执行婚姻法的群众运动,切实地改革封建的婚姻习俗,有计划地提倡和建立新的婚姻制度,并加强了运动的试点工作和重点试验工作,严格婚姻登记程序,认真总结和表彰,从而不仅使全国范围内的家庭和婚姻纠纷案件呈显著下降趋势,而且形成了男女平等、民主和睦的社会新风气,为未来新型的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初就非常重视妇女工作,深刻认识到妇女是中国革命的生力军。毛泽东曾说:"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日。"因此,中共在革命斗争中,始终积极发动和领导中国妇女的解放运动。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把妇女解放思想引入农村,领导广大农村妇女打破封建枷锁,参与到革命战争和苏维埃政权建设当中。在中央苏区,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已成为唤起劳动妇女的革命斗志.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在封建社会,中国妇女受尽压迫和欺辱。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砸碎了套在妇女身上千年的枷锁,妇女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但是盘根错节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难以彻底肃情,封建的思想杀毒、传统观念仍然毒害着人们,影响着当代妇女的生活.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本文拟通过对当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评析来探索这一妇女问题。封建社会是妇女的地狱,“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好女不嫁二夫”的封建思想,也不知葬送了多少女子美好的青春年华。若寡妇再嫁就被人认为是“不干不净”的女人。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上的中国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在经济结构上以自给自足的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基础,在政治上实行的是封建专制的宗法制度。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产生的文化当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男权文化。因此,妇女是不许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早在商代妇女参政就被认为是一种不祥。几千年来,中国妇女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过着一种与社会隔绝的封闭式生活,以致“闺(?)以外,礼乐刑政,食货兵农诸事罕得闻焉”(《时报》1912年2月7日),只能在闺门之内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共产党自创建之初便非常重视妇女工作,深刻认识到妇女是中国革命的生力军。毛泽东曾说:"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日。"(1)因此,在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始终积极发动和领导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党把妇女解放思想引入农村,领导广大农村妇女打破封建枷锁,参与革命战争和苏维埃政权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所带给妇女身、心、性的压迫以及妇女不屈的抗争这一现象,有其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不平等的社会性别机制.社会文化建立了家庭暴力的语言脚本,家庭暴力是社会暴力的产品;社会对妇女的越轨导致妇女的越轨.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完善和制定相应的禁止家庭暴力的法律制度、措施及实施的路径是妇女期盼"得救"的希望之光.  相似文献   

17.
<正>9月下旬,十三师火箭农场进行了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抽样调查,这标志着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工作在十三师正式启动,这也是全兵团及十三师首次进行的一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工作。此次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是根据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相关要求做的一次调查,目的是为全面客观地反映2000年以来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状况和变化,为党和政府科学制定促进妇女发展、推  相似文献   

18.
陕甘宁地区曾经是经济文化落后闭塞、封建传统根深蒂固、妇女文盲占95%以上的地方,广大妇女根本没有民主的权利和习惯。20世纪40年代,中国共产党使民主的理想在延安化为活生生的现实,边区妇女获得了空前的民主权利,迅速掀起了参选参政运动,从而成为这块民主圣地上的一朵奇葩。回顾这段辉煌的民主政治史,至今仍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与思索。  相似文献   

19.
妇女的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切相关 ,妇女社会地位、状况的变化反映了改革中不同社会阶层的变化。当前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妇女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要保障妇女获得经济资源的平等权利和机会 ,进一步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及决策水平 ,使妇女群体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关威 《广东党史》2013,(4):36-38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闯将。他在宣传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深刻的思考。陈独秀从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社会妇女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妇女解放的主张,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后,陈独秀与其他社会主义先驱者一道,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思想,发起了新民主主义妇女运动,将妇女解放推向更高的层次,对于中国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