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1 研究青年生活圈,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青年问题,如青年为什么总是不断变换自己的活动范围,青年生活方式的变化取决于什么,青年的生活场所与成老年的有何区别,青年是在哪一个地平线上起步的,青年的本质力量体现在什么地方等等,都有待于对青年生活圈的分析。一、前青年生活圈 2 前青年生活圈是青年生活的起点,青年是在前青年生活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为了弄清青年生活圈,必须首先分析前青年生活圈的发展,乃至有必要追溯到人之初的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将青年研究纳入科学的轨道虽然在70年代末期才开始,但由于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投入的力量较可观(社科院系统、大学系统、共青团系统、各种青年研究会等),因此发展的速度较快。这可从近十年来发表的有关青年研究的论文、专著、译著之多以及许多地方都有青年研究的刊物和经常召开青年研究方面的会议得到证明。由于青年研究的发展势头大,所以青年理论研究有早熟的趋势,表现为青年理论研究已朝着学科化的方向发展。许多同志已经着手或正在着手建立《青年学》、《青年社会学》等  相似文献   

3.
一 理论分析框架 90年代以来,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1978年至今)的青年发展进行理论研究成为青年研究的一大热点。由单光鼐、陆建华主编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在掌握80年代至90代初期中国青年发展的大量实证材料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中国青年发展的理论,即“偏离与吸纳理论”。199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100多个市(县)对10000多名青年所做的《中国青年发展状况调查》,就青年在政治心态与社会  相似文献   

4.
我国青年研究要有大的发展,首先对近十多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现状必须有清醒的、客观的认识和估价。应该承认现在是建国以来青年研究的最好时期,其间的研究成果不可谓之不“丰”,然而真正具有开拓意义的研究成果却寥若晨星。审视近十多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现状,不难发现,在青年研究成果“繁荣”的背面,却潜藏着深刻的研究弊端。这里择要概括和分析如下: 青年研究的弊端表现之一是研究的时髦化对我国青年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恐怕还没有一种完善的研究理论和模式能对当代青年教育加以说明与解释。研究理论的落后或贫困有两种补救的方式:一是迅速调整自己的研究视  相似文献   

5.
从六十年代起,青年就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題。在这30年间,青年研究从理论到方法都有了十分显著的进展。同时也还有许多带有共同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如何认识这些问題,对于青年研究在今后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关于青年学的建立科学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辯证运动。青年研究工作的进展,使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人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青年研究在理论上不探索自己的道路,缺乏自  相似文献   

6.
在对我国青年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的时候,首先需要把握以下两点:第一,要将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青年研究与这以前的、关于青年的工作性和政策性研究区分开来。如果说这两者在研究任务、研究原则尚有一般意义上的相通之处的话,那么,若从研究的领域与范围、研究视点与方法乃至具体程序着眼,我们就无法将它们混为一谈。这种区分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涉及到对青年研究的学科价值的评价问题、涉及到科学意义上的青年研究方法论的确立问题。具体说来,关于青年的工作性和政策性研究只是青年研究的一个部分。在  相似文献   

7.
李苹 《学理论》2012,(11):197-198
青年学生的信仰教育是当前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研究青年学生信仰教育的基础理论对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信仰教育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从青年学生信仰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青年学生信仰的生成机制有:需要认同机制、伦理内化机制和心理整合机制,从而掌握青年学生信仰的发展的一般过程,以便更好地改进青年学生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青年研究和青年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与发展,青年研究面临着如何进一步由经验性研究向科学化方向发展的问题。一些青年研究工作者在这方面进行了种种尝试和努力,但本人注意到,在这一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障碍,特别是来自研究者自身的心理障碍更为重要,对此,本文试图加以探讨和分析。一、青年研究主体的障碍性心理因素近十年来,随着改革与开放的深化,我国的青年问题以及青年工作实践活动的发展,青年研究可谓成果累累。但是,冷静地、深入地审视起来,在众多的著作、论文中真正能对青年工作实践起指导作用或有利于解决实际的青年问题的并不多见,青年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是严重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从青年研究工作者的素质与心理来分析,不难发现有如下几种障碍性心理因素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始于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思考。1992年我们新辟了“社会现象”这个栏目,目的有二:其一、增大信息量、增大《青年研究》的可读性;其二,进一步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我们企望针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青年现象,进行理性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结论,以促进青年研究的发展。欢迎广大读者就此踊跃来稿,要求是:内容丰富,材料翔实,有一定理论深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青年研究的发展,经历了青年问题热→青年学科热→青年热点热等阶段之后,现在正处于徘徊期。从学术理论方面看,青年研究成果能升华为社会科学基本概念范畴的极少,故一直为理论界所忽视;从实践应用方面看,青年研究成果能转化为对策性操作措施的亦很少,故越来越难以得到实际工作部门的支持。对此困境,有些人归罪于应用研究多而理论建树少,有些人归罪于学科建构多而应用研究少。笔者认为,青年学与社会学有密切的从属关系,结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关注对青年群体、青年问题以及与青年有关社会问题的研究。本刊注重经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的结合,强调学术规范性,鼓励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本刊也欢迎对学术前沿和热点问题的讨论与争鸣。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早年探索人类解放道路时,就注意到了青年问题,对青年的解放,青年的社会地位、作用,青年的全面发展,青年的教育,青年的社会问题等等作了研究和论述,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为无产阶级认识青年,发挥青年的社会作用,提供了理论武器。尔后,列宁、斯大林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结合当时社会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实际,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又对青年问题作了研究和论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研究的理论。对于这份遗产,青年研究领域应当加以总结和继承。马恩列斯对青年的研究,我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3.
来稿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年伊始,感慨良多。仅就编辑部来稿而论,信手拈来,就有不少令人鼓舞之事,诸如,研究队伍愈益年轻化了,来稿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了,稿件行文、用语越来越规范了……等等,确实令人兴奋。 回首往事,在20世纪80年代,乃至90年代,活跃在青年研究领域的大多是“青年工作者”,其中不少人由于各种原因未受过系统的专业理论教育,以致“文革”后“归队”时知识结构已显陈旧、过时;如今不同了,新的年轻人不断涌现,活跃在我们刊物上的硕士、博士比比皆是,他们科班出身,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熟悉本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刊…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曾在一八四三年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青年研究和青年教育的现状迫切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思想作指导。于是,马克思主义青年观就特别突出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们在长期的斗争实践和理论创造的同时创立和发展起来的。革命导师在探索革命道路的初期就开始对青年进行研究,并一直贯穿在他们战斗的一生。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写了《青年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主张青年“要为人类的福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国外青年社会化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和人们对青年社会化的认识过程为两条主线,以社会化研究的各种学说学派的产生发展为辅线(其中以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青年学为主),采用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较为全面系统地评述了国外青年社会化的嬗变过程,为我国的青年研究和人的社会化研究开阔了理论视野,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和方法。因篇幅较长,将分2期刊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时代和社会的飞速发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和学科化成为提高青年教育水平的客观要求。青年研究在学术研究领域异军突起,成为很走红的研究门类。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青年研究的科学化有了明显的突进,逐步走出了传统的、直观判断的经验模式,初步建立了理论分析的科学研究模式。各种研究论文和专著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使青年研究园地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青年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有效地指导了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了教育的效果和水平,这方面的成绩是不容抹煞的。  相似文献   

17.
当前,青年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学术热点。然而,由于我们的青年文化研究时间不长,研究者理论准备不足,青年文化还没有进入规范化研究空间,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研究既有成果,推动我国的青年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青年研究纳入科学研究轨道已进入第十个年头。为了总结和推动青少年研究的深入开展,全国青年研究学者协会和《青年研究》编辑部定于今年上半年联合举行青年研究笔谈会,就以下选题进行交流: 一、青年研究领域中建立青年学的必要性和理论条件;青年学学科的范畴、体系和方法。二、青年研究近十年发展中的成就与进展,问题与困惑。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是否已经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与青年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中国青年社会学研究会在上海召开了“青年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理论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四十位学者针对青年研究十余年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青年研究的方法论和青年研究的学科发展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本刊自今年第1期起,摘要发表与会者的发言。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张青方一、青少年期的心理社会发展从本世纪初青年心理学家的创始者霍尔的《青年期》开始,青年心理发展的理论迅速发展起来,其中,美国精神分析专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对青年期研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埃里克森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