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伊朗因为地缘战略的重要意义,成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和争夺的前沿阵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伊朗政治社会发展与变迁大都与这一国际背景密切相关。美、英一手策划和制造的“八一九”政变,对伊朗以后的历史造成了极为深远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第三世界话语和阿尔及利亚革命、古巴革命等国际因素的促动,特别是1963年对和平学生的残酷镇压以后,伊朗的左翼运动迅速向“左”转,游击战争、武装斗争、暴力革命等思想逐渐在左翼派别,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占据主流。但是,由于巴列维王朝的政治垄断和高压,各种社会思潮唯有穿上宗教的外衣,才能够生存。这为宗教势力在意识形态和革命中最终居于领导与支配地位,从客观上创造了思想上的便利条件。在伊斯兰革命中,左翼的声音和主张逐渐被宗教声音所淹没和替代,左翼对宗教领袖和伊斯兰革命持同情、理解与支持的态度,因而从另一个侧面对伊斯兰革命的成功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早期伊朗民族主义是在什叶派伊斯兰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宗教-民族主义,具有自身的特色.由于伊朗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特殊亲缘关系,伊朗反封建、反殖民的民族主义一直与伊斯兰教什叶派自成一体,具有鲜明的宗教色彩.自近代以来伊朗民族主义思潮与运动发端之际,伊斯兰教什叶派就构成了影响伊朗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伊朗民族主义在发端年代与伊斯兰教什叶派所形成的这种特殊联系,决定了伊朗民族主义运动难以摆脱伊斯兰教的束缚与羁绊,正是伊斯兰革命这一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标志性事件得以在伊朗取得成功的历史积淀所在.  相似文献   

3.
试析阿富汗民族国家建构的阶段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富汗的民族国家建构从11世纪开始,可以分为5个历史阶段:中古(阿富汗统一国家基础的形成)、近代(阿富汗国家的形成及其早期发展)、现代(阿富汗的独立及民族国家的初步形成)、当代(阿富汗民族国家在曲折中发展)和1978年"四月革命"以后(阿富汗民族国家走向解构).这里面有4个问题值得注意:阿富汗作为欧亚弧型地带多民族国家进行民族国家建构典型之一的意义;第三世界弱小国家的安全保障和中立问题;君主制在第三世界现代化中的作用;阿富汗与伊斯兰世界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以霍梅尼为核心的伊斯兰话语和思想在革命后逐渐占据政治意识形态的中心,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也逐渐为宗教势力所占据,曾经为伊斯兰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穆加黑丁"、"费达依"、人民党、"自由运动"等政治军事组织在政治舞台上逐渐被边缘化.这3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革命统一战线随着共同敌人的消失而渐趋瓦解的历史过程,倒是恰好验证了西方"革命学"中的所谓"自然史"阶段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1979年伊斯兰革命作为当代伊朗政治的起点,对伊朗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政治纲领被载入宪法,导致了法基赫政治体系的诞生及其体制化,从而决定了伊朗政治伊斯兰和保守的特性.为加强新政权的伊斯兰特性,一系列伊斯兰性质的权力机构得以建立,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原有国家权力机构形成重叠,因而打断了正常行政决策,使伊朗改革一波三折.伊斯兰革命对伊朗的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伊朗引起了激烈争论.如何在教法学家权威统治的宪法原则中体现和实践伊斯兰与共和两大因素,使其并行不悖,成为伴随伊朗政治发展进程的最突出问题,也是保守派与改革派对伊朗未来政治发展方向的争论焦点.  相似文献   

6.
2011年初发生的“阿拉伯之春”以世俗“街头革命”为先导,却为伊斯兰分子提供了政治崛起的历史机遇.政治伊斯兰在突尼斯、摩洛哥、埃及相继取得选举胜利后上台执政,宣告阿拉伯世界迈向政治伊斯兰时代.目前,中东世俗主义与伊斯兰主义、伊朗和沙特各自领衔的“什叶派新月”与“萨拉菲派新月”、以埃及穆斯林兄弟会为首的伊斯兰温和派与以“萨拉菲派”为首的伊斯兰保守激进派三对关系的博弈日益加剧,已经并将继续影响中东政治伊斯兰走势.  相似文献   

7.
侯赛因·阿里·蒙塔泽里(Hossein Ali Montazeri)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伊朗伊斯兰革命的主要领导人、伊斯兰理论家、伊朗民主运动的倡导者和人权活动家。20世纪80年代,他曾被伊朗最高领袖霍梅尼任命为其继任者,但由于他与霍梅尼政见不合,最终被取消最高领袖继承人资格。  相似文献   

8.
伊斯兰教的产生通常被认为是宗教与社会革命结合的产物,它对社会的整合功能,以及对社会秩序的规范作用相当突出.宗教的社会功能是宗教本质的核心所在和宗教定义的关键因素.伊斯兰教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社会整合、社会参与和社会协调.从它们对于民众生活的意义重大中可以看出政治要素的"系统状态".因为民众是支持和支撑各国政权的基础,民众稳定是政权稳定的基本前提.笔者所探讨的是伊斯兰教对早期伊斯兰社会制度的构建与整合,对教法的整合,以及对生活秩序的整合,它真实地反映出穆斯林的社会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文化以固有的社会属性,通过宗教礼仪形式参与并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对构建社会秩序和规范社会秩序的有序性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独特的社会参与功能.宗教文化构成了伊斯兰社会的主要元素,在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以及世俗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宗教叩拜文化不仅是穆斯林的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固定的社会生活秩序.从时间、空间到人间.社会上的一切几乎都是宗教的,伊斯兰社会形成了一种立体的宗教管理模式.礼拜的要素之一是人际连锁关系,宗教生活形成了一个"社会文化场",每个人都不能离开以"社会文化场"为中心的生活圈,且都是社会宗教活动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颜色革命"蔓延到吉尔吉斯,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颜色革命"并不属于革命,它是在民主口号掩盖下的政治、经济利益再分配.吉尔吉斯"郁金香革命"的原因既包括内部因素,也包括外部因素.吉尔吉斯"颜色革命"的影响是深远的,俄美在中亚的博弈也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